1.佈建5G建設,加速科技發展,自動化運輸的可能性。並且主要幹道交通標線重新設置,符合自駕的規格,鼓勵國內外廠商投資興建的大眾化的無人車,減少自駕以及取代大眾運輸。
2.鐵路地下化然後,建議分層,一層可興建商店街及徒步自行車道,連結河堤自行車,一層為新竹站提供快車使用並且移到北新竹跟新竹站中間。第三層專門提供慢車使用(舊有的六家線)並且增設車站達到班次增加(現行因為共線無法增加班次)及捷運化的便捷。新竹站僅連結竹北竹南站,增加直達車的速度。
3.東大路拆除後,改為地下商場及地下停車場通道至中央路,中央路左右延伸至巨城及城隍廟,往城隍廟處可以類似仙台商店街的方式增設徒步區。
4.建設太陽光電,及發展電動機車,太陽光電開放投資,可以發債給市民投資,增加綠能比例,並且降低個人裝設損壞風險。
5.增加電子政府服務,減少洽公的時間交通浪費以及公務人員的事務。停車交通行控可以使用5G協助。
6.協助升級台大新竹升級醫學中心,發展兒科家庭醫師制,新建住宅參考澳洲提供一定比例老人住宅,提供市中心高齡長者移居。
提供參考
Arthur106 wrote:
今年住滿11年沒一個可以念光武,最好的備到30幾都沒機會,全部被分配到新科(恕刪)
prostar wrote:
一層為新竹站提供快車使用並且移到北新竹跟新竹站中間。第三層專門提供慢車使用(舊有的六家線)並且增設車站達到班次增加(現行因為共線無法增加班次)
六家線班次太少和共不共線無關,
燈會時期六家線就是15分鐘一班車.
六家線和縱貫線主線是分開的,
可能會干擾的應該只有2B/3A月台出發的班車,
而這兩個月台班次並不多.
新竹站立體化後,
除了六家線,發車站的功能會減少很多,
兩個正線以外的月台,
除了給六家線使用,其他就是避車道.
新竹站僅連結竹北竹南站,增加直達車的速度。
這中間還有北新竹/三姓橋/香山/崎頂四站,
未來有可能再添個下斗崙,
通勤站增多對區間車行車時間影響很大,
但是對快車而言幾乎沒有影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