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繳稅多就怎麼樣,相對的也對地方環境有所衝擊,政府在爽爽收稅的同時,難道可以視而不見?所以針對這些繳稅較多,受環境衝擊也較多的地區,政府提供較多的經費改善環境,是創造雙贏。chiashin wrote:國家把科學園區設在新竹縣市,把資源投在這裡,好意思說繳稅多???
berlinsarahlele wrote:神邏輯,事實勝於雄辯 台灣這麼小,還要這樣區分?不管建設在哪個縣市,錢花在刀口上比較重要!捷運、輕軌,優先在雙北,其次台中高雄,比較能發揮效益,其他縣市就算了吧!大陸也有過類似爭議,上海、深圳嗆說繳稅多,養其他省分事實是國家把資源投在上海、深圳,才創造上海深圳繳稅多!就像一家有幾個小孩,但收入只能供一個人念大學這個幸運兒,念大學的小孩好意思炫耀自己學歷高,收入高?
Big-lp wrote:天橋真是個嫌惡設施,(恕刪)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有人懶惰不想走天橋也不要把自己的標準套用在需要的別人身上.就交通流暢和安全考量,慈雲路和埔頂二路的路口是非常需要的,這裡在行人綠燈的時候常常是人車爭道,行人要閃轉彎車輛. 大熱天更不用提了,光是等個紅綠燈在路口曬的時間就可以來回走好幾趟了. 別人已經在迪卡儂納涼吹冷氣,你還在曬太陽,到底誰懶誰熱?慈雲路以東也是關埔國小的學區,小朋友走天橋快很多而且安全. 將來幾個建案蓋好樓下商場營業,天橋更能吸引東邊的居民過去消費.
00ff55aa wrote:不是說繳稅多就怎麼樣,相對的也對地方環境有所衝擊,政府在爽爽收稅的同時,難道可以視而不見?所以針對這些繳稅較多,受環境衝擊也較多的地區,政府提供較多的經費改善環境,是創造雙贏。 園區交通根本無解啊!解方只有兩個,但都幾乎不可行1. 分散科學園區,把一部分公司遷走2. 上下班時段,汽車強制高乘載
X計劃是有分流的效果。對我而言,X計劃和五楊延伸是很期待的。我是比較樂觀認為輕軌有一定的效用,但是要將竹北及接駁一併納入規劃,可惜現在看到的版本都沒有。輕軌除了縣市合作的問題,我想主要還是在自籌款的部份,如果負擔比例過高,縣市都無法負擔。機捷都可以地方零負擔了,科學園區應該比國際機場更值得重視吧!chiashin wrote:園區交通根本無解啊!(恕刪)
新竹市的輕軌------以前蔡仁堅市長時代,新竹市政府附近,有歐洲廠商提供輕軌列車車廂展示,距今,也超過二十年了,當時,公車族很支持,市區商家地主很反對。從蔡仁堅,林政則,許明財,到林智堅,歷任市長,藍綠皆有,都有作交通建設,都比較在外圍區,市區蛋黃區,牽涉太多利益衝突,誰也動不了,光是維持雙向,還是改單行道,就可吵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