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

新竹輕軌送交中央規劃報告未核定版--重點摘錄

重點是,竹北到園區的車潮,不只是竹北出發的車,而是目前的快速道路設計,就是會讓竹東和南寮方向過來的,都匯聚在竹北後,再從慈雲路、園區一路往園區 ...
可以想像,輕軌如果真的這樣搞,對於減輕慈雲路的車潮,恐怕幫助很小!
因為竹東方向來的,轉乘不方便 ... 除非內灣線可以加密班車密度,且目前竹中到開的班次,都改成新莊站到開,或許還可以爭取一點轉乘人潮。
至於南寮方向來的 ... 靠免費55路?我還是騎車開車好了!
至於竹北方向來的 ... 大概只有方便到縣府家樂福商圈那一塊,其他地方幫助不大,新核心高鐵區要靠六家線幫忙(等於多一段轉乘)。如果六家線還是30min一班的狀態下,轉移量也有限。
然後新竹市中心居然沒經過新竹站(連北新竹站也沒經過),卻很莫名的從這兩站中間切過 .... 這要如何接駁其他市區的人?新竹市區公車、公路客運和國道客運,都在新竹車站放射出去的,那為什麼輕軌要這樣跑?
真是奇怪,不是都編預算了,怎麼還拿舊案出去,而不是依照現況好好想想呢?還有,目前弱到不行的公車路網,怎麼和輕軌搭?有沒有去想呀?!新竹市輕軌不是自己畫爽就好,否則,可預見,大家還是照樣塞車,那真不知道這蓋來幹嘛用的?
小客5509 wrote:
談運量, 這只報告...(恕刪)
venturerotel wrote:
不知版大看的 是這...(恕刪)


上繳的是去年中的修訂報告, 其實要是環狀線的話, 其介面整合度應更加繁複, 就像先前所提到的六家到新莊站這邊應該有近四公里已有台鐵在營運,

這段再蓋一條與六家線幾乎相同的路線絕對是種浪費, 要嘛就是拿六家線直接開刀重舖軌道, 只是六家線暫時要中斷營運, 而六家站那邊如何接出竹北其他輕軌路線暫無想法, 但新莊站肯定是要再改建敲穿以便接出關新路, 而從北新竹接往千甲到新莊站這邊恐怕也等同暫時中斷營運因新莊站要改建



至於規劃每日五萬八千人搭乘何來未知, 比較接近的是如下--保守情境營運開張年每天五萬四千多人付費搭乘起, 但可以先留意紅框部份就是樂觀情境下目標年(不知道所謂目標年是指損益二平年嗎?)時每日運量可達九萬人付費乘坐, 後面晚點會說明照個人讀解, 這九萬人恐是虛報double重覆加總估算人次


對了, 圖表中關於最大通過區間量內提到的HC09-HC10車站講的是世博愛買一帶, 每日輕鬆都有萬把人以上利用搭乘


xqpw21zk wrote:
重點是,竹北到園區...(恕刪)


~~然後新竹市中心居然沒經過新竹站(連北新竹站也沒經過),卻很莫名的從這兩站中間切過 .... 這要如何接駁其他市區的人?新竹市區公車、公路客運和國道客運,都在新竹車站放射出去的,那為什麼輕軌要這樣跑?
真是奇怪,不是都編預算了,怎麼還拿舊案出去,而不是依照現況好好想想呢?還有,目前弱到不行的公車路網,怎麼和輕軌搭?有沒有去想呀?!新竹市輕軌不是自己畫爽就好,否則,可預見,大家還是照樣塞車,那真不知道這蓋來幹嘛用的?~~~


HC05車站可稱為東大陸橋站設置介於火車站與北新竹站間, 其實該站才是所有二十七站中規劃進出吞吐量最大的, 所以舊東大路橋要花一億多拆掉, 會有此站恐怕是要進一步設計與北區串接, HC05站旁會有應是商辦大樓改建接到HC05站









三十億的先期撥發預算應該八九不離十就是以此報告的工程經費為基礎, 可參見下圖中紅框標示


個人覺得新市府跟本沒有任何最新評估報告,只是拿別人在參考,只是想要爭取經費而已,但也未必不行,只是很多站跟路線看起來怪怪的,有特地要開發某些地方的意思,所以某些版本所站的目的不同規劃就不同,既然要做是希望市府好好跟新竹縣溝通,近來公佈車禍嚴重新竹縣市都不少,真的希望好好規劃不要只為了開發某些地乎略了當初蓋輕規的目的,解決新竹交通與簡少車禍當務之急。
個人覺得如果輕軌只開到園區幾站,市府要跟園區管理局談轉乘的問題,要有固定的園區巴士,巴士時間密集在上下班尖峰時刻內,各公司也可以有自己的直達巴士接搏,這樣我才會想搭輕軌上班(雖然本人已不在園區上班,但曾經是),因為不可能每一家公司都設站,當然體力好或想運動的人也可以騎bike,因歐洲人很多國家習慣騎腳踏車上下班。

小客5509 wrote:
而其他騎機車的降減一萬人改搭輕軌, 開車的降減八千人改搭輕軌...(恕刪)


我敢跟計劃主持人賭雞排, 依現有計畫這些數字絕對不會實現!

騎機車的別說會少1萬人了, 我敢保證連1千都很難!

我騎機車可以從家門口直達公司停車場, 我為何要去搭你的啥輕軌, 下車還要騎Ubike?!

開車的也是, 少8千?! 作夢!

你想想現在這麼塞, 他都寧願慢慢塞了, 你蓋好輕軌有啥誘因讓他把車子留在家去搭輕軌?!

這批人原本就不趕時間啊!(園區很多都是責任制, 9點10點上班都很正常!)

所以, 整個計畫完全沒有誘因吸引人放棄現有交通方式去搭乘

這就是為何大家看衰輕軌的原因!
大概要到火車站去太難繞了~
總是會有不盡理想的地方~
台北轉運站走到捷運也是要10分鐘。
只不過未來火車站到輕軌這條路怎麼去規劃,或是短程小巴接駁。
不然進火車站那邊,也生不出地來蓋,只能沿著陸橋跑。
小客5509 wrote:
~~然後新竹市中心居...(恕刪)
他已經把世博改造後的榮景估進去了
小客5509 wrote:
上繳的是去年中的修訂...(恕刪)
我指的不是蓋與不蓋的先進與落後。
而是觀念上的落後。
台灣地窄人稠,跟新加坡、香港類似。
當初國土規劃的好,重點城市的培養。
早該在幾個城市已有軌道的發展。
人家在可發展區域已盡量發展,當然有些地域沒落或是說美國沒辦法蓋高鐵。
這是人家地理上的問題。
所以講到自駕,我們會有這種思維?這種前瞻?
自駕台灣會領先全球?
早該利用軌道減少汽機車都沒做了。
小客5509 wrote:
不會呀
美國連個高鐵...(恕刪)
走舊東大橋?不就剛好蓋在一個說近不近,説遠不遠的地方?而且,好彎繞!怎麼不直接進火車站這個轉運點?怎麼不連同鐵路地下(高架)化一起考量?
這樣規劃,真的是好事?
那鐡路是不是將來要地下化?
小堅市長,想長遠清楚點呀!
小客5509 wrote:
~~然後新竹市中心...(恕刪)
如果照基隆輕軌的思維,直接借道六家線,就可以省下一個新蓋高架橋的費用。加上六家線在六家站後的軌道是可以延伸出去的,竹北端問題不大。
麻煩的是在竹中後往園區,這一段無可避免要拉新線。
另外,真的這麼費事,不如直接請台鐡把六家站和竹北站連起來(走光明六路高架),新竹就有一條環狀線了!
而且,一樣可以串聯新竹巿和竹北高鐵、舊市區,還可以借內灣線延伸到竹東、橫山!
只差在園區接駁了!如果新莊、竹中接駁夠密集夠好,其實可以省下很多力氣經費。
另外,目前沒有一個討論串提到軌道共振問題?高鐡不就因為南科而減速過台南?

小客5509 wrote:
調度維修機場若設在...(恕刪)
  • 4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