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新竹市慈雲路立體停車場自提BOT案

sunyearhuang wrote:
大型商場需自備停車場(通常在尖峰時段也不夠),但還有佷多商店,是沒有自備停車場的。
這時就必需要有公共停車場,不然就會是個災難。
都市計劃,道路,動線,公園停車場本來都是需要有一定的比例,生活和商業活動才能正常。
不然,既然是寸土寸金的光埔,甘脆道路通通取消,改建商場怎麼樣?
民眾若懂得停車場在精華商業區的重要性,就不會樂觀其成。

大型商場需要備有多少停車位其實也很兩難
只能在離峰時段跟尖峰時段做個平衡
車位備得多,以新竹平日上班時段來看,一定是空蕩蕩冷冷清清
消費者也懂得會自我調節購買時段,要在尖峰時段去商場,等待車位的時間勢必會久一點
一團和氣 wrote:
大型商場需要備有多少停車位其實也很兩難...(恕刪)

你搞錯我在談什麼吧?
我們在談停車場用地被變成商場,你在談商場要備多少車位。
大型商場要備多少車位,自有法定標準,也有環保審核程序。
都市計晝或重畫區,商場,住宅,道路,停車場和公園都要有一定的比例。
區域的活動才不會打結,也才能正常發展。
計畫為停車場用地就是要供週邊計畫區域停車需要,不可以貍貓換太子,變成商場。
政府真的沒錢要BOT,也應該是至少停車場六層,商場三層,說停車場是主業,也才像個樣子。
搞成商場六層,停車場三層,根本就是公有土地免費給商人蓋商場的把戲。
附近的綠地太少,這塊地當初若規劃為公園,下面蓋停車場,也不錯。
jpsheu wrote:
附近的綠地太少,這塊地當初若規劃為公園,下面蓋停車場,也不錯。

停車場蓋在地下,上面做公園是沒問題喔。不必一開始就做規劃。
但地下停車場,造價高,公園又沒搞頭。若是政府沒錢,又要搞BOT的話,應該沒有商人會來。
sunyearhuang wrote:
但地下停車場,造價高,公園又沒搞頭。若是政府沒錢,又要搞BOT的話,應該沒有商人會來。
有個方法

該地附近居民,每戶繳一萬,加上市府補助,應該可以下面是停車場,上面維持公園


每戶一萬而已,有永久公園,每戶每坪至少可多一萬,不錯的交易
kegabu wrote:
該地附近居民,每戶繳一萬,加上市府補助,應該可以下面是停車場,上面維持公園...(恕刪)

若是認捐,應該沒幾戶會出錢;若是強迫性的,要有法源。
現有比較接近的法源基礎是,工程受益費。通常用在道路和治水工程上。公園或停車場,好像不在可徵收受益費的項目上。
而且,以地下停車場造價估算一個車位約要50萬~60萬的造價算。250個車位就要12.5憶~15億之間。
就全光埔重劃區約5000戶計算,一戶要分攤25萬以上,不是一戶一萬就可以打發。
其實十幾億在市府預算並不是無法負擔(事實上新竹就有好幾個公有地下停車場的公園,計畫興建的關新公園佔車場也是)。
重點在於,停車場若在精華區,就會有商人口水直流的想把它變成商場BOT賺錢。
(若是公園預定地,地面上一定是公園,若蓋公園下的停車場政府就會蓋,因為不可能把商場全蓋入地下,商人就沒興趣了)
所以,以缺錢才做佔車場BOT的理由,我是存疑的。
基本上BOT方式是立意良善,只希望政府不要讓利太多


現有360個停車位(如照片編號),蓋成立體停車場卻只剩230個車位,是我質疑的部份。
真的,照片正中的這種空地種種樹比較實在。

sunyearhuang wrote:
而且,以地下停車場造價估算一個車位約要50萬~60萬的造價算。250個車位就要12.5憶~15億之間。
就全光埔重劃區約5000戶計算,一戶要分攤25萬以上,不是一戶一萬就可以打發。


S大, 250個車位, 一個50萬的話總價應該是1.25億, 不是12.5億喔
500,000*250 = 125,000,000 我應該沒算錯才對?
以目前一小時停車費20元計算, 一天營業12小時一個車位會有240元的收入, 假設扣掉空車位時間和維護成本去掉3成剩168元, 一年大概可以獲利61,320/車位, 大概8~9年回本, 如果再加上停車費可能會調漲, 獲利應該相當可觀

其實也不用每戶認捐, 乾脆全民入股好啦, 這種投資應該會還不錯
基本上就是錢的問題。現在政府光人事經費就捉襟見肘,要建設往往就是挖東牆補西牆
大家總是怕政府虧,商人太賺
想要共享利益,可以啊 政府請拿一部分的資金來入股

股東總是可以監督,也能共享收益吧!

如此對政府而言,一來減少負擔,二來共享收益 雙重目的政府比較能兼得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