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ao wrote:我覺得討論的狀況有點...(恕刪) 您所說的正是我覺得奇怪的事又如果說昌益把房子都先給投資客然後投資客又賣得比其他建案低那我覺得以絕對值來看這只是一個成本結構的問題甚至於應該努力讓自己跟投資客站在同一線上才對
rdcmd wrote:那就買在別人炒之前不然就冷眼旁觀看投資客如何死就好何必憎恨呢?...(恕刪) 我哪有仇恨?我只是提倡房地產交易"所得稅"這對投機客也是好事呀,沒有所得就不用繳稅,他虧損就完全沒有稅負更不會在虧損時為了持有成本不計價殺出,這對市場也是好事而且有賺錢就繳稅不是天經地義?只是賺得比較少,藉以降低炒作熱度而已(以免有人認為錢進去房地產就會生錢一樣,比甚麼都好賺,某科技公司炒房就是一例)
rdcmd wrote:您所說的正是我覺得奇...(恕刪) 投資客就是努力想辦法把你我也都變成投資客這樣他才有下線...當然如果你等級夠高...也是賺的到啦...不過老資格投資客都賺飽飽...就算小跌小虧也吞的下去當下線的新手就要當心點囉!以上!
請詳閱黑心建商 黑心房仲 黑心投資客 三部曲有提到 黑心建商建案要先連絡黑心投資客(大咖非常的大咖) 說明他們這一次的建案的風格跟底價 大咖黑心投資客一買就是一層樓一層樓的買 黑心建商確定建案已經售出多少了 才會把建案送給政府相關的部門受審 還沒蓋就已經賣出去啦 還等你勒文林苑就是這樣操作的 忘了還有人不同意 賣太快了 只好硬幹rdcmd wrote:別炮我喔! 我既非仲...(恕刪)
建商開發一個案子也是有風險的.萬一房子賣不好這筆帳算誰的?有時還要求下游承包商必須認購該案子推出的房屋.通常價格會比較便宜,而且是屬於不好賣那一類型的如採光較差等...等.好賣的當然拿出來公開販售就格也比較好,有必要搞內線讓投資客多賺一手嗎?
rdcmd wrote:別炮我喔! 我既非仲...(恕刪) 基本上 任何的新建案在推的時候如果是有投資價值的 基本上建設公司的員工都已經第一個先登記了再轉給投資客很少有一般真正想買房的人 可以拿到最低價格
stanleyao wrote:大多數人都會挑便宜的買吧(雖然看到投資客會恨的牙癢癢)...(恕刪) 從自住的角度來看當然是越便宜成本越低越好了,但是你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這幾年房地產的發展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已經從生活必需品演變成一種投資炒作商品。只要是商品炒作手法都一樣,所以你看看股市就知道,為何很多散戶死在追高殺低的陷阱中?因為以投資的角度來看,你要買的不是叫低價商品,而是會漲價的商品,所以房市跟股市一樣,散戶會追高殺低,而大戶手法要出清存貨當然是拉高價才好出出貨。散戶在房市或股市都賺不到錢的原因在於資源與資訊的不對等,而這些市場的很多消息其實都是背後大戶故意放出來的,目的當然就是為了超弄市場獲利,近日北市不是剛查出幾件假『黃金店面』案例?這不就是炒作房價最好的例子!為什麼大戶總是可以在利多消息出來前就可以搶進市場?而在利空消息出來前就可以安然撤出?散戶能?不能吧~講好聽這叫消息靈通,講難聽股市術語叫『內線交易』。然而炒做集團最喜歡用一種術語叫做『自由經濟』,用以掩飾市場被操弄假象,不然散戶怎麼會傻傻進場??像黃金店面一坪一千萬,請問這是自由經濟?還是炒做?市場法則『大魚吃小魚』,大魚設圈套就是要誘捕小魚大餐一頓,不然大魚不用百般設法設好圈套,然後大量散佈假消息及似是而非的消息,鬼故事造神(房市發財成功案例),其實手法大致上跟詐騙伎倆沒兩樣。像我常接到詐騙集團說我中獎,然後叫我領獎我說不要,他就會說有錢領幹嘛不去可以告訴我原因?其實就像房市一樣,房價會漲你幹嘛不買?沒賺到就是你不努力阿等等說詞都會出現。所以你可以比對房市手法其實跟詐騙伎倆師出同源,不知道是不是同個師傅教出來的~~總之房市鬼故事是講不完的,就好像詐騙電話永遠不會斷線一樣。
所以麻~ 政策問題很大~等房價炒到這麼高了,才來補自然問題更多.台灣從以前到實價登錄前根本是資訊不透明,不對等.在者投資房地產,持有時間越短買賣要付的成本更低.不透明的資訊+超低的成本超高的獲利變成如今的全民炒房.如果沒有2年前的奢侈稅打交易量打下來,現在房價在各國的貨幣寛鬆政策下只會更高.如今加了實價登錄,雖然推的晚了點,房地產以經被炒很高,但只要奢侈稅不退.至少短期間房市會健康一點.所以呀~最該罵的是政策的無能造成投資客掃樓掃房的歪風.如果所以政策都管制也課稅都合理了.誰會去罵投資客???當投資客炒房需要更多風險跟專業的研究時誰會去罵投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