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為何猛推竹北、關埔的建案而不推市中心就是因為當初土地進價成本低,推案利潤比市中心高,而且可稱得上是暴利再加上竹科工程師大多是外地人,不瞭解本地生活機能問題,隨便劃個願景說個未來性就很好說服事實上大多數的本地人是都不願意每坪花20多萬去買關埔的大樓建案要知道 "重劃區" 永遠都是建商的 "暴利區"
jongtsuen wrote:寫得太好了,其實建商...(恕刪) 哈哈寫的太好了怎麼沒看到S後面一堆數字大進來護駕,大明星都進來了他最愛講價格價格,不然就是抬出市長來,不然就是寫一大堆內容幾篇都差不多最後圈紅字的價格價格啦 外來客會買啦 哈哈
知道了成本, 頂多讓你知道建商有多麼能賺錢, 讓你恨得牙癢癢....但是知道了成本, 能不能讓房市降溫? 更重要的是, 能不能讓你買到滿意價格的房子? 這答案我想誰都知道"不能"吧....自由交易的市場, 供需決定最終的價格, 這是不變的真理....是供給和需求決定價格, 從來都不是成本和利潤在決定價格....建商不是佛心來的, 想盡辦法來哄抬房價, 所以很多人恨得牙癢癢....但反過來說, 掏錢買房子的人難道就是佛心嘛? 最好是! 回頭想想台海危機或是SARS, 哪個買家不是提著大刀子去砍價? 非得砍到見了骨頭才肯罷休, 不是嘛? 當時的賣方有多少是賠本賣出, 不在少數吧!所以囉, 多空兩股勢力本來就是一直輪流消長, 多空的交集處就是成交行情~ 從來都跟成本無關!ps. 如果真的這麼恨建商, 那大可看看過去倒閉的建商, 算算他們的成本, 也回顧當時的成交行情, 或許可消消氣吧~
還真是Change,之前我以供需理論說明,你不認同,認同無認何學理的短期存在"強弱論"?現在又說供需決定價格.其實你這次認同的理論才是對的,所謂強弱論大約只是獨佔性競爭市場+卡特爾(聯合行為:建商房仲投資客)因資金面優勢聯合所造成短期市場失靈.政府去年修法:為杜絕廠商聯合壟斷,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4)日通過公平交易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除了將業者涉及聯合行為時的罰鍰金額上限從2500萬元調高至年營業額的1/10外,同時並通過俗稱的「窩裡反」條款,即在公平會調查前、調查中如提供其他廠商的具體違法事證,協助調查,將可減輕或免除行政罰。此條如真的有人「窩裡反」在房地產啟動而有案例成功的話,當是買房消費者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