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六家線使用經驗

820517246 wrote:
家住新竹市立體育場附近,上週六有事去台北當天來回,於是就開車到北新竹站旁東光陸橋下停車(不用錢),事先看好班次, 10: 10 分離家, 搭10:23 六家線, 10:40 到高鐵, 搭11:03 往台北.
如果以往開車去高鐵站,大約10:20 要離家, 所以多花10 分鐘. 但省下180 停車費.

搭乘的經驗是內灣線的電聯車速度比起縱貫線要慢,尤其竹中到六家站可說是龜速前進,不知為何要如此無效率的運轉, 如果調快速度, 應該15 分鐘以內可以跑完新竹到六家

下車後直接走進高鐵站2樓. 兩台自動售票機消化買票需求有點慢. 但有23分轉乘時間,倒也不會來不及


我家也住市立體育場附近
換成是我
我就會走路或騎車到新竹火車站
搭10點整的自強或10點52的自強
自強車行時間1個小時10分鐘
票價也才177元.
騎車若是停後站
一天也是才20元...這樣加起來是197元
比去六家搭高鐵.要先去北新竹等電車
又要在六家轉車.這樣的成本不會比較省..
從北新竹搭車去六家15元.
六家到台北高鐵要290.算自由席280好了
這樣總額是295.差了98元
以前的我也都會搭高鐵..開車30分鐘去竹北
再停好車走進去...然後搭車....

結果加下來的時間.比在新竹搭自強還要多了半個多小時..
而且還有停車費的問題..
之後想想.就都搭台鐵好了.
反正早點買票.也都有位置可以坐.
平常去台北
高鐵都是搭7點39的.到台北8點12
因為擔心會塞車.常常7點不到就出門.
若是要搭內灣線去六家搭車..要搭6點50分的電車去高鐵站..7點10分到站.然後要在高鐵站看人潮..

搭7點06的自強就比較沒這問題.但它會誤點是真的...


當然...這個狀況是比較適合在新竹火車站附近的住戶使用...
若是住在關東橋.竹中的...就比較不適用

Terry025 wrote:
此外, 台鐵此次調整沒注意到新竹和竹東的需求, 只想到內灣旅遊? 其實應增加 竹中/竹東 與 新竹/竹東 班車. 以及延伸到 竹南 和 湖口 的車班規劃.


個人還蠻好奇的, 您在36樓有提到內灣線班次不能更密的原因就如同小弟所提的閉塞區間的問題(33樓).
那怎麼還會有增加竹中<->竹東, 新竹<->竹東車次的想法?
(hint: 上員與榮華都只有一股通過線)


另外, 以台鐵的支線定期車次而言,
很少會有竹東(二等)發車經新竹(一等)到竹南(一等)這種區間車,
更不用說是到湖口(三等)

當然, 也許日後富岡基地完工後,
就有機會湖口發車經新竹到內灣的區間車!
(不過機會仍然不大.)

Orion wrote:
另外, 以台鐵的支線定期車次而言,
很少會有竹東(二等)發車經新竹(一等)到竹南(一等)這種區間車,
更不用說是到湖口(三等)...(恕刪)


我覺得比較有可能的是在上下班時間開行
六家 <--> 竹南 這段區間的列車,
不過這可能也得等到台鐵新的 EMU800 買進來以後,
畢竟現在台鐵電聯車數量木身就不足夠
Orion wrote:
個人還蠻好奇的, 您在36樓有提到內灣線班次不能更密的原因就如同小弟所提的閉塞區間的問題(33樓).
那怎麼還會有增加竹中<->竹東, 新竹<->竹東車次的想法?...(恕刪)


提出此想法是提醒台鐵內灣線的需求不是只有觀光, 竹東鎮人口約 10 萬人(96527 2011/10 大約是新竹市的1/4), 大眾運輸只有新竹客運往來新竹市. 依台鐵行車時間, 行車時間約 32分(不轉車) 到 36 分(竹中轉車). 票價是 24 元, 而新竹客運從關東橋到新竹市就要 23 元, 而行車時間卻將近一小時!! 站在服務地方和本身的競爭優勢, 台鐵應該要做好這門生意. 不能只有看到內灣觀光.

至於車輛調度, 以台鐵竹東/內灣的行車時間 26 分鐘和 竹東/竹中的行車時間 15 分鐘來看, 可知
1. 內灣線最密是15分鐘(因竹東/竹中間無法會車,假設九鑽頭或合興可會車), 則每小時是可容納來回各四班次
2. 一列車一小時最多可以提供來一次竹東/竹中來回和一次竹中/內灣來回

所以我認為以目前台鐵的客運容量(路線, 車站, 車輛)是可以在上下學和上班時間 (7:00-9:00; 16:00-19:00)增加竹中/竹東班次到約每半小時一班.

至於延伸行車到竹南和湖口(or中壢??)也是著眼此路段台鐵的競爭優勢,台鐵所要克服的是行車調度及運轉效率和準確性.

就以台鐵沿線主要城市人口超過60萬人 (新竹市 42萬人, 竹北 14萬人, 竹東 10 萬人), 以目前縱貫線加上六家及內灣支線,台鐵的機會算是得天獨厚.還有日本的成功經驗可複製,要是搞得大家不想坐還不賺錢,真的是差太多的!! 或許要成為像高鐵或是台北捷運公司才有藥救吧 !?
kempshous wrote:
我家也住市立體育場附近
換成是我
我就會走路或騎車到新竹火車站
搭10點整的自強或10點52的自強
自強車行時間1個小時10分鐘
票價也才177元.
騎車若是停後站
一天也是才20元...這樣加起來是197元
比去六家搭高鐵.要先去北新竹等電車
又要在六家轉車.這樣的成本不會比較省.....(恕刪)


是呀, 原本台鐵有優勢的, 不過... 你要抓多少緩衝時間? 至少15分鐘吧, 因為台鐵常誤點(跟高鐵比)...
這也點出了台鐵新竹到六家的規劃不適當, 要轉乘的人在高鐵站等上 18-23 分鐘, 高鐵到台北需33分鐘.
結果 33+23= 56 與 70 相差也就不大了 !! 再加上 177 vs. 280, 台鐵還不錯喔...

於是,想在一小時到台北, 除非自己飆到台北或是飆到高鐵站, 否則不可能 !!
結果...

kempshous wrote:
我家也住市立體育場附近
換成是我
我就會走路或騎車到新竹火車站
搭10點整的自強或10點52的自強
自強車行時間1個小時10分鐘
票價也才177元.
騎車若是停後站
一天也是才20元...這樣加起來是197元
比去六家搭高鐵.要先去北新竹等電車
又要在六家轉車.這樣的成本不會比較省..
從北新竹搭車去六家15元.
六家到台北高鐵要290.算自由席280好了
這樣總額是295.差了98元...(恕刪)

大大顯然比樓主聰明...

時間差不多,甚至更快,而且一路到底。

樓主卻花更多的錢,還要轉來轉去.....
Terry025 wrote:
想在一小時到台北...(恕刪)


若是搭太魯閣號的話,以 284 次來說,19:03 新竹開,20:06 台北到
太魯閣號已經算是最快的選擇了但仍超過一小時

竹東原本就是台鐵支線第一大站,內灣線主要通勤也來自竹東
若是電氣化或增加柴聯車組才有辦法應付
目前台鐵主要問題都還是車廂不夠,因為法令限制,購車沒有捷運公司那麼自由
另外就是駕駛數量也不夠,這些問題要解決

台鐵也不是笨蛋,能賺你新竹到台北的自強號幹啥只賺新竹到六家的區間車
不過新竹到台北原本就算在城際鐵路範圍內
搭台鐵只是剛好而已

要是政府跟人民能重視整體軌道運輸如鐵路運輸不是只有把軌道運輸的焦點放在捷運
擴充台鐵的路線容量
太魯閣號已經可以解決很多台北到台中間的交通問題
事實上太魯閣號一小時往返北竹、兩小時內往返北中在票價跟時間上都有競爭力

日本也不是只靠新幹線跟地鐵,JR一般電車佔了整體軌道運輸很重要的環節
我雖沒搭過六家線,但我去過六家站(新竹高鐵站邊),
從小在火車站邊長大的經驗,大概知道為什麼竹中到六家要龜速,因為司機員也怕死啊,如各位開一輛煞車不靈敏車往碼頭的海邊或懸崖,你會全速前進嗎?

電聯車高速時煞車不能說停就停,開始煞車到停止起碼要好幾十公尺,以六家站設計外觀來看,是一個緩衝區很短的終點站,如下次各位有坐到這段路是開高速行駛時,大概列車司機已失能,大家只能唸阿彌陀佛呼上帝喊阿拉了,要有衝撞月台墜落地面的準備。
唉!有可能站區受限吧!好像當初設計上沒留讓自動煞車把關功能可發揮之較長的緩衝區,或許他們有留,但外觀直覺留長一點是較保險的.
不要我這樣一說大家都不敢坐了吧!飛機是最安全的大眾交通工具,鐵路是陸地上最安全舒適的大眾交通工具,那半空中呢!?



哈!哈!台灣目前是高鐵

其實電聯車從新竹到台北大約是95-105分鐘
班次密集
跟公車一樣可以等到坐位
用悠遊卡很便宜(悠遊卡也可以坐自強號,只是沒坐位)
如果沒先訂自強號
坐這個不會慢到那裏去

當然誤點的機率也比較高

kempshous wrote:
我家也住市立體育場附近
換成是我
我就會走路或騎車到新竹火車站
搭10點整的自強或10點52的自強
自強車行時間1個小時10分鐘
票價也才177元.
騎車若是停後站
一天也是才20元...這樣加起來是197元
比去六家搭高鐵.要先去北新竹等電車
又要在六家轉車.這樣的成本不會比較省..
從北新竹搭車去六家15元.
六家到台北高鐵要290.算自由席280好了
這樣總額是295.差了98元
以前的我也都會搭高鐵..開車30分鐘去竹北
再停好車走進去...然後搭車....
內灣支鐵捷運化,是以新竹火車站到六家這段不到12公里,花費63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5億多元,這個數額真的很驚人.
工程費用方面:土木工程建設經費為新台幣57.15億,
增購12輛電聯車EMU600約為新台幣6億元(每輛5000萬台幣) ,
WIKI 電聯車 EMU600
計劃中有買車,不是沒有.

比起法國Clermont-Ferran每組8000萬台幣SET4(共四車箱)輕軌電車 ,或上海市每組1.5億台幣SET3(共三車箱)的輕軌電車, 一點也不便宜 。
法國Lohr 單導軌路面電車 Translohr

新竹到竹中有8公里,沿線8個平交道取消採高架化,竹中到高鐵新竹站則有3.28公里 .包括新竹<=>竹中,總長度為11.28公里, 其中高架段9.92公里、地面段1.36公里。
下為路線地圖

改建工程將新設北新站、千甲站、關東站、竹中站到六家站,每個站區採綠建築,每站造價在5到7千萬元,竹中至內灣19.9公里則進行路基改善、中央行車控制系統及號誌系統改善。

最大比例金額的57.15億, 都花在土建上,把9.92km全改成高架, 數個造價在5到7千萬元富麗唐皇的車站, 整個投資都花在台鐵的站務改良上, 對園區和新竹市的交通, 沒有幫助.
這個投資是否划算? 不如把錢轉投資新竹輕軌.

一般輕軌的造價約 3-5 億/km , 輕軌只要使用既有平面道路,以及像公車站的簡易車站, 省錢多了.

而且內灣線捷運化可能影響未來新竹都會區捷運計畫推動,因鐵路法第11條規定「在運輸有效距離內,除都會區域內所建之捷運系統鐵路外,不得興建平行鐵路線」。
至於有效距離,由交通部依照鐵路經過的地方經濟運輸能量核定。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