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參見 新竹市特二道路 清華大學的態度 民國88年資料
還有 清大旁為何有個 工研院的 光明新村?
http://my.nthu.edu.tw/~secwww2/secretary/doc/397.html
貳、特二號道路用地概述:
一、本計畫道路自光復路口(清華郵局)起,經本校碩齋西側,至寶山路後銜接園區三路。路寬24公尺,全長1456公尺。詳如附圖一(見第六頁)。
二、本計畫道路之用地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自清大郵局至本校碩齋共500公尺,與成功湖相切而過,地形平坦,全為工研院光明新村的土地。
第二段通過本校男生宿舍,為一小型土丘,長400公尺,全為本校校地。
第三段為出土丘後至寶山路段之窪地,長556公尺,主要為老百姓的農田與農舍。
參、市府目前的規劃方案(88/08期中報告):
一、方案一A:第一段採離地五公尺的高架橋。第二段採明挖隧道。第三段為路堤。造價4.8億元。
二、方案一B:與方案一A同,但第一段之高架橋往北延伸200公尺至建功一路(勝利堂西側),造價5.4億元。
三、方案二:第一段與第二段配合地形,採平面構築,第三段仍為路堤,造價1.1億元。
四、方案三:第一段、第二段皆採明挖隧道,且向北延伸200公尺至建功一路(勝利堂西側),第三段仍為路堤,造價7.6億元。
五、方案四:與方案二同,但另以高架橋跨越光復路至建功一路(勝利堂西側),造價1.3億元。
肆、目前方案之優缺點評估:
一、方案一A:成功湖東側將有一條離地5公尺的高架橋,影響景觀。由本校進出特二道尚稱方便。但東院至校本部須穿越24米平面道路,且光明新村會強力反對。
二、方案一B:成功湖東側將有一條離地5公尺的高架橋,影響景觀。由本校進出特二道甚為不便。勝利堂附近商家可能會強力反對。
三、方案二:依地形採全面平面道路,造價便宜,由本校進出特二道甚為方便。但東院至校本部須穿越24米平面道路,且全線坡度甚大,成功湖東側有一小段路堤,影響景觀。第二段消耗本校大量土地,更使碩齋與校本部遙遙相望。算是對本校最不利的方案。
四、方案三:第一、二段採全面明挖隧道,對本校及光明新村幾無影響,但有許多缺點:(1)由本校進出特二道甚為不便,(2)隧道與光復路之地下管路重疊,難以實現,除非深挖八米,造成陡坡,(3)需通風設備,危險性高,(4)勝利堂附近商家可能會強力反對,(5)造價太高。
五、方案四:與方案二同但多了一個缺點:勝利堂附近商家可能會強力反對。
=====
http://www.techlife.com.tw/01News/01news.asp?NID=44549
科技生活記者:林美君 報導(2010/4/14)
新竹市特二號道路工程,至今未開闢,市府昨(13)日前往工研院,市府工務處長陳炳煌提出請工研院協助,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表示,可以矽谷等大概念思考此道路開闢問題。
陳炳煌表示,新竹市特二號道路工程,北起光復路與建功路交叉口,南至科學園區新安路與園區三路交叉口。約總工程費21億元,路線經光明新村、清華大學成功湖及宿舍區、交通大學運動場等,全長約1456公尺,如包含園區三路引道則為1865公尺,路寬24公尺,道路配置包括平面道路、隧道段、橋樑段及箱涵等型式。
該道路係屬市環狀道路系統之一,未來可經由此道路銜接客雅大道、景觀大道、公道三及公道五,建構新竹市完整路網,也可使市環狀路網更為健全。
該道路開闢可直接銜接光復路及園區三路,改善原有往來光復路、寶山路間之繞道旅次,並可疏解食品路與學府路之通過性車流,對於促進園區外環道路交通之連貫及新竹生活圈整體發展均有極大助益。
陳炳煌說,該工程規劃之初93年3月至今已與工研院召開六次說明會,雙方結論,將行經該院光明新村之路段由平面道變更為車行地下道,將增加三億元工程費。
工研院方面認為此道路開闢在忠孝路至建新路、建新路至建功路、建功路至光復路三個點都會造成擁塞,該院也請規劃公司來調查過。
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表示,可以矽谷等大概念思考此道路開闙問題,也就是以長遠計多花經費處理有其必要性。
此處有詳細的探討 :
新竹市特二道路探討 (1)
新竹市特二道路探討 (2)
新竹市特二道路探討 (3)
這條路是要從清交的椒借穿過去, 說實在根本影響不到清交的校園. 只有清大的一棟宿舍可能會影響到.
結果中科一直蓋大馬路, 南科也有快速道路, 高鐵下道路聯絡道等, 竹科附近卻只有靠縣市政府慢慢蓋馬路.
建議興建新竹都會區外環快速道路
新竹都會區外環道還是必須的. 中科才二萬人, 竹科有十三萬人要用路耶 ! 蓋一條貫穿湖口工業區, 台元園區, 高鐵站 (生醫園區), 工研院, 竹科, 竹南科, 這個科技走廊的道路系統不是過分的要求吧 ! 這幾個園區的廠商產值對台灣的貢獻有多大 ? 還有以後生醫的重鎮竹北生醫園區與竹南科學園區內的國衛院, 還有工研院. 這是科技產業界的交通大動脈耶 !
台中市一條一條快速道路或是國道四延伸. 新竹呢 ?
2.中科全年營業額預估達4000億元
-->2者加起來約1兆..
3.根據統計,新竹科學園區每年產值已達一兆八百一十三億元
相差不遠..而且竹科的人均產值應該比台中高吧!
而且台中工業區與中科之間只隔著一條中港路..
所以在這邊上班出入討生活的人員工人數應該與竹科相去不遠吧!!
再加上光是西屯區在地的人口數高達21萬多人...
另外該地又是1高與2高交會要道,每天要進入台中市區收送貨物洽公的車輛也很多...
當然會有多一點的交通建設....
Viruspig wrote:
個我覺得要有統計數字再說吧,台中彰化人多,但並非全都集中在中科或附近上班,實際上用到這條路的可能只有五萬人不到(只是猜測),而且台中原來就有好多條大路可以上大度山。但是竹科扣掉竹南至少應該還有十萬人全集中在一處上下班,所以開不開路不應該是用總人口數算,而是使用人數。但我覺得開了也沒太大用途,因為根據經驗不用兩年馬上又會塞滿了。園區管理局才是真正該為園區交通負責任的單位。當然還有新竹選的立委太沒用也是個原因,因為這年頭的地方建設根本不是看有沒有需要,而是地方從政者有沒有力 .........(恕刪)
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平平安安!
oilrogertw wrote:
1.台中工業區的廠商有一千零六十一家,產值差不多,約達六千億左右...
2.中科全年營業額預估達4000億元
-->2者加起來約1兆..
3.根據統計,新竹科學園區每年產值已達一兆八百一十三億元
相差不遠..而且竹科的人均產值應該比台中高吧!
而且台中工業區與中科之間只隔著一條中港路..
所以在這邊上班出入討生活的人員工人數應該與竹科相去不遠吧!!
再加上光是西屯區在地的人口數高達21萬多人...
另外該地又是1高與2高交會要道,每天要進入台中市區收送貨物洽公的車輛也很多...
當然會有多一點的交通建設....
這裡所講的外環快速道路是連結竹南科,竹科,工研院, 台元園區與新竹工業區(湖口)
工研院超過6000人, 台元產值約與中科相同(幾年前只有兩期就與當時的中科相同為兩千億,), 人數應該超過萬人, 新竹工業區六萬多人, 產值六千多億,
這個外環道所服務的人口光就業人口就有二十多萬人了. 產值超過兩兆. 重要性絕對高於中科中工的外環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