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pmis wrote:看到這個, 不禁覺得好笑.桃園躍居第6都 將帶領竹苗發展桃園只不過比新竹人多而已, 能有什麼能力帶領竹苗發展 ? 同樣情形也在台南,台南人口也不過多嘉義一些,就升格直轄市,市區生活機能也不過和嘉義彰化屏東差不多,真的有能力帶領雲嘉南發展?整個人口還不是照樣流失到台北台中和高雄
看到從2000年到 2010 年各縣市的繳稅, 新竹是少數幾個繳稅增加的縣市, 2010 年繳的稅還比未升格前的台中市還多. 對比新竹市所受到的待遇, 新竹真的是被中央忽視的城市.改制前2000年與2010年十年來各縣市稅捐實徵淨額比較
台灣已經廢省,新竹市等同於第六都(明年再降為第七都),自己這樣想就可以了。真正升格只是讓政府官員的職等與薪水三級跳而已,對人民不一定有什麼利益。當然統籌分配款也許會多一點,但以現在這麼多都的情況,已不再和過去那樣能多分到多少,萬一真如各位所說的竹竹苗合併升格,恐怕綜效會比不升格還慘。當然竹縣和苗縣沒沾到“市”的光環那也沒辦法嘍。只能說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像過去十幾年來,竹縣(竹北)在都會化的表現就遠優於竹市,市不如縣,可見有市也不一定有用,還是要看主政者是否有能力才比較重要,上面的寫說竹市稅收多少有什麼用,主政者有沒有把錢花在對的地方?沒有的話給你再多的分配款也只是浪費。
nszaa wrote:台灣已經廢省,新竹市...(恕刪) 基本上廢省後大家位階都等同於直轄市, 根本不需要再將台北縣, 台中縣市合併, 台南縣市合併與高雄縣市合併 "升格" 成直轄市(尤其高雄市本來就是直轄市了), 大家都是直轄縣市各自發展不是很好 ? 偏偏弄個五都六都出來. 我這欄所提的竹竹苗合併就是針對這個繆誤政策所提出的大家都來合併升格成直轄市, 大家都是直轄市來對應未來中央資源偏向五都六都的不公現象.我在此欄貼出了不少的統計資料, 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了解, 這些所謂升格的縣市, 除了人多之外, 他們真的夠格稱為直轄市嗎 ? 而人多是可以用合併來達成的. 所以其他的指標不能不參考. 尤其是經濟力與稅捐的資料更是不可忽略, 稅繳的多但補助反而少這種不公平的情況當然要一再提出讓大家了解.
十年來的各縣市所得稅(包含『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兩種)的統計資料.90年~101年度各縣市歷年所得稅統計資料大家可以看看改制前台中市, 台南市與新竹市的所得稅的比較, 尤其是新竹市的人口數只有三四十萬,台南市是六七十萬, 台中市從七十多萬成長到一百萬左右, 但繳的稅比新竹市還少, 就算是合併後來算只有 101 年度台中市(合併後)小贏新竹市一點, 但輸給新竹縣市合併.但是補助呢 ? 而且台中台南都合併升格了 !連結文章內還有『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的各別比較表, 就不貼於此了. 新竹市不是只有『綜合所得稅』比台中台南多, 『營利事業所得稅』也是比改制前的台南還多, 96 年度開始就比台中市還多.
iepmis wrote:十年來的各縣市所得稅(包含『營利事業所得 這種東西不用再貼了,基本上對這議題有興趣的人差不多都清楚這回事。但重點是升格的首要條件就是人口,不是其他的。人口達到之後才會再看其他的條件,人口達不到,其他的什麼都不用看。所以,你先貼出人口的部份吧!等你貼出的人口部份都達到了,再去貼別的東西吧!當然你可以合併竹竹苗,如果不夠的話,你還可以再合併南投好了。那你怎麼不乾脆併入桃園就好了呢?喔!是不甘心,不舒服,不愉快,不爽的關係喔!答案原來只是這麼簡單喔!我說過我個人的意見是反對5都,反對6都,更反對竹竹苗合併升格。但是反對歸反對,總統又不是我在做的,反對有什麼用呢?重點是桃園明年就要升格了,至於新竹就再慢慢等吧,等下一位腦袋有另一種問題的總統上任也許就有機會了。PS:新竹如果沒有竹科的帶動,不可能有今天的經濟規模,如果覺得新竹的經濟太好了,超過了6都了,很不合理,那很簡單,把竹科遷到6都去,讓人口少的新竹退回去他該有的經濟規模,那也ok啊!事實上現在也差不多有在這樣做,只是沒有很快,所以,大家覺得應該要再快一點,是嗎?竹科不是新竹人發明的,竹科是中央給你的,要懂得心存感恩啊!對外縣市的人而言,新竹如果沒有竹科根本就是一個不怎麼樣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