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時代力量:竹科通勤族多數不會搭輕軌上班

ANDYLIU66Y wrote:
北捷 平均每800公尺就可以設一個站,
轉車一定是效率中的效率

大台北市區大,轉車等個10來分鐘可算便捷,

市區小的新竹就不同了,
到市區要花的時間本來就少,
等個10來分鐘的接駁車會讓許多人不耐煩,
更何況,有辦法每15分鐘發一班接駁車嗎???

不過,一路公車的搭乘狀況並不差,
這些都是輕軌基本客群,
至於轉車效率,真的就別想太多了....
車廂買多一點就可以了,5分鐘一班也沒問題
只是2小時過後,沒人坐了,這麼多車廂只能先退出軌道休息去

cckm wrote:
有辦法每15分鐘發一班接駁車嗎???...(恕刪)
sunyearhuang wrote:
請問我那裡講一堆反對時代的話?
我只說:標題那句話是政治語言,就這麼嚴重?政治果然可怕

呃 並不是你反時代唷
別緊張 我文章也沒特定的引言回應人

sunyearhuang wrote:
那句話是無敵啊,我也認輸了!
但不是大多數的40%會搭輕軌,也可讓新竹輕軌削翻也是很無敵啊!
所以多不多數搭不搭輕軌,跟該不該蓋輕軌好像無關,所以說時代那句話是癈話沒錯吧。
癈話還要說,不是政治語言嗎?


======= 圖形分割線 =======



======= 圖形分割線 =======

一開始明明就是這麼簡單的議題
都說標題很好懂了
也請說會搭的人發個聲分享路線

結果你直接要玩統計的手段
要不會搭的先說

沒看到有不少人都說現在路線對竹科一點吸引力都沒
我直接寫我不會搭的上下班路線都寫出來
慈雲路 <--> 園區2

你就要扯隱私
呵 你走在路上頭上有顯示 ID ?????


回到原點
我同意新竹要有建設
我同意輕軌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象徵也是環保的主流

但是
現在的輕軌路線對紓解園區車潮不大
(因為竹北一定要加入計畫才可能有用)

不先從公車培養運量的輕軌很危險



時代力量這個標題根本就是bullshit,
同樣的可以說南科或中科通勤族多數不會搭輕軌上班,
因為中科、南科跟竹科根本就沒有輕軌啊,
他就不敢說内科多數通勤族不會搭軌道上班, 因為馬上會被打臉。
有時候,是有沒有的問題,不是會不會的問題,搞懂了嗎? 玩一些文字遊戲, 對問題沒有實質幫助, 只會拖慢了 前進的腳步.

labbat wrote:
取整數竹科10萬人...(恕刪)


這算法的取樣也意謂搭乘人次也有尖峰高峰之日

參考台鐵新竹站去年年底大約一週左右的進站與出站狀況, 增加最明顯的都在週五六日

至於一萬人使用輕軌要喝彩嗎? 按照規劃的保守估量, 開通營運一天要五萬四千人搭才算有像樣





labbat wrote:
取整數竹科10萬人討論方便
有人提15萬人、有人提7萬人,講清楚才不會雞同鴨講...(恕刪)

只算竹科,就目前應是13萬人。
LearnRPG wrote:
敢說出不搭的竹科人連路線都po出來了
某些人說的輕軌一口好牌問他起訖點卻說侵犯他隱私

隱私個資是個人權利,要公佈!那是他個人的權利。不公佈也是人家個人權利。這樣會很難懂嗎?
不懂何謂隱私,正如不懂輕軌。錯了認錯有這麼難嗎?
程式有BUG就DEBG,死不認程式有問題,不會讓程式自行變好。
依據釋字603號解釋..資訊隱私,係指就個人自主控制個人資料之資訊隱私權而言,乃保障人民決定是否揭露其個人資料、及在何種範圍內、於何時、以何種方式、向何人揭露之決定權,並保障人民對其個人資料之使用有知悉與控制權及資料記載錯誤之更正權。

LearnRPG wrote:
從哪條路上車到哪條路下車我是不知道有什麼隱私啦
難道那個人的頭上跟線上遊戲一樣有顯示你的 mobile01 ID ??

從一開始談隱私,就己經講過,這裡是公開的網路平台,還是搞不懂嗎?
你以為你連結不到我的ID,別人也不能嗎?知道什麼叫"間接連結"嗎?
你確定這裡沒有網友互相或單向知道部份個資嗎?這裡甚至有人知道我名子其至照過面呢?
這些資訊有沒可能連起來?讓他們知道我名字,那是我的權利,但這不表示我沒權利不想讓他們知道我的生活細節。
再上堂個資的法律課:
個資法保護的個人資料定義,個資法第2條第一款:個人資料:
指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護照號碼、特徵、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該個人之資料

別人上班從那裡上那裡下,會不會有人可以連結其它的資料識別出個人?算不算隱私,是不是個資法保護的範圍?法條給你了,重點劃粗體字。
再不懂,我也懶得解釋了,再解釋,不懂的還是不懂,要裝不懂的還是裝不懂。你就自hig吧!
藍一(火車站 - 竹中)的營運狀況還不錯,那是因為它班距算密集的,再加上光復路上還有2路(火車站 - 交大)、5608(新竹 - 下公館)、182(北大橋 - 新竹高鐵站)、世博三號一起助威,5608也是新竹公路客運中,班次密集者,讓光復路上相對好等公車。而藍一經過區域中,有新竹的主要學校(清交大、新竹高中、新竹高商)、住宅大樓區(光復路週邊、關埔計畫區)、國道客運轉運點(清大一堆國道客運設站)和科學園區週邊,都讓藍一都有一定的客源和需求在,也讓新竹市東區有相對穩定的大眾運輸人口。
但其他地方呢?有可能站一個鐘頭還不知道車會不會來!
因此,可以知道便利性決定了大眾運輸成功與否,藍一在新竹公車中算相對成功的,也代表大眾運輸還是有需求,退一步來說,大眾運輸也有必要性,否則,你要學生、老人家和不能開車者怎麼辦?話說回來,如果公車系統沒先改善,光靠輕軌恐怕很有問題!

cckm wrote:
不過,一路公車的搭乘狀況並不差...(恕刪)

sunyearhuang wrote:
這個不準啦!擁有汽...(恕刪)


所以我擷取的數據只有算機車,沒有把汽車算進去,
畢竟只有機車的方便性才能取代捷運(只要忽略自己的安全風險成本,汙染和佔用騎樓人行道的社會成本)

至於汽車是不可能取代捷運的,照你說過的,光是停車位的問題就很頭大了,我知道竹科很多公司是主管才有固定車位,一般非管理職是比誰早到搶車位的,只有少數幾間豬屎屋是一人配一車位

除非有接送小孩的需求,不然要開車還是很麻煩要很早起,一點也不方便

如果也把汽車算進去,數據上一定更能顯示雙北市捷運運輸間接消滅自有汽機車運輸的成效

至於你說的公用運輸市佔率,我查了一下,在交通部同一篇公用運輸市佔率文件中查到另一個指標: 私人機動運具市佔率

2009年到2016年

新北 56.7-> 54.2(-4.4%)
台北 43.3 -> 39.6(-8.5%)
新竹 84.7-> 81.7(-3.5%)

得出的結論應該差不多, 2009年到2016年, 也就是雙北捷運網漸漸完善的這幾年,雙北私人機動運具市佔率大降,顯示雙北並非本來就習慣大眾運輸,而是先有完善大眾運輪,民眾才慢慢放棄機動車轉移到大眾運輸

在這方面,擁有同樣經濟實力的新竹市卻完全看不到雙北的車尾燈,私人運具市佔率有81.7%之譜,也就是大家還是擠在小城市裡,繼續成為製造致癌懸浮微粒的移動汙染源,

這還是一個全國新生兒出生率最高的城市,我想不到小孩要怎麼在這種交通混亂,烏賊二行程機車趴趴走,公眾運輸也不完善的地方長大..





mko1989 wrote:
所以我擷取的數據只有算機車,沒有把汽車算進去,
畢竟只有機車的方便性才能取代捷運...(恕刪)

對一些沒有遠途開車的需求的家庭來說,是可能因為捷運網的成形,而放棄汽車。
但會搭捷運的人不代表他一定不再開車了。
如果一個人擁有一輛汽車,在沒捷運時年駛10萬公里。有捷運後只剩年駛6萬公里。
那不見的4萬公里到那裡去了?就是被捷運取代了。如果只因這個人有捷運後還是一樣有一輛汽車。
而說捷運對這個人旅運沒有替代性,當然是錯的。
同樣的,機車族有捷運後沒有放棄機車不表示他沒有在搭捷運。
大眾運輸佔有率是用訪查的方式調查出來的,但受訪民眾不可能會去計錄汽機車的旅程和捷運比率。
基本上也是概估,但至少會比較貼近實際情況。

包括公車的汽機車(統稱為公路運輸)其內部成本低,社會成本高:軌道運輸內部成本高,社會成本低。
軌道運輸內部成本高使其在台灣長久以來以自償率或自給自足的標準去評估,卻忽略其社會成本低的事實。
也使得有興建軌道需求的必需用高估的數據來獲得核淮,然後在軌道站點以重劃賣地的方式補償自償率。
這也常使得城市土地被提前和過度的開發,扭曲了社會正常的發展。
事實上公路運輸在內部成本較低的美麗外衣下,公路的修建維護,肇事和汚染的高社會成本也算進來,就知道它們並不便宜。
這一篇文章值得大家看看:
http://ir.lib.nck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40377/1/%E5%8F%B0%E7%81%A3%E6%B0%B8%E7%BA%8C%E9%81%8B%E8%BC%B8%E7%9A%84%E9%A1%98%E6%99%AF%E8%88%87%E7%99%BC%E5%B1%95---%E5%AD%90%E8%A8%88%E7%95%AB%E4%B8%89%EF%BC%9A%E9%90%B5%E8%B7%AF%E6%B0%B8%E7%BA%8C%E9%81%8B%E8%BC%B8%E7%9A%84%E9%A1%98%E6%99%AF%E8%88%87%E7%99%BC%E5%B1%95%E7%AD%96%E7%95%A5%28I%29.pdf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