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就算鐵路高架或地下或,原鐵路路廊要變成道路,機務段與貨運站依定要遷走或撤掉,這樣才能形成一條路。
機務段已經確定要遷到富岡,所以只剩貨運站,當然有些人認為貨運站一定會撤掉或遷走,不過事實上,從沒有任何消息傳出,新竹市政府送出去的報告也只是一直在評估中,南極冰魚大的網站很有名,曾敘述了北新竹站,其中有提到新竹貨運站,大家可以自己觀看:低調的台鐵北新竹站工程,新竹站-北新竹站,內文有提到新貨站有內部的時刻表,要廢除有正常班次的車站,應該不是交通部隨便說要遷要撤就可以的吧,就算是交通部要求,還是要找替代車站,這就可以給鐵路局一個 "評估"的時間,反正評估個幾年交通部又換人當家了。
我很明確表達我支持新竹鐵路高架化,但是考量現實,現階段我接受大車站這個務實的做法,反正大車站並不會影響到未來鐵路高架或地下。
chiashin wrote:
1.地下化是沒多偉大,其實新竹市人口約50萬人,一人一年捐一兩萬塊,一年就有50~100億,連續捐個幾年經費就夠了,這才叫志氣!
可以,以後新竹的公司營稅和綜所稅20%留在新竹建設,新竹一切自己來。
chiashin wrote:
2.前面已經說過,國家把竹科、工研院、清交大放在新竹,是國家給新竹牛肉,
請不要扯什麼出超、GDP...,以為自己很有貢獻!
...(恕刪)
前面我也回覆過,現在又來。
那國家把中央機關設在台北,台北也不應該MRT和建設;
是國家把國際機場設在桃園,所以桃園也不應該有捷運,
是這個意思嗎?
如果這有道理,把北捷,桃捷拆掉,新竹也可以把公車撤掉,新竹人有志氣,自己想辦法上下班。
你以為竹科發展像種菜,種在新竹自己就會長GDP?就算種菜也要人澆水澆肥和除草。
沒有公司投資,沒有人才匯集,竹科能壯大嗎?
這些公司和這些人或許原不在新竹,來自各地。
但他們現在就是在新竹打拚,不論有沒有設籍,有的現在可能還是三五族(週三五回台北或台中)。
但就是大部份時間在新竹生活,都是廣義的新竹人。
現在竹科也發展和顥現它的重要性,新竹人口和發展也早過了輕軌設置門檻。只求個上班,生活有一條輕軌,很過份嗎?
如果35年前, 竹科選在其它地區,一樣成功了,也發足夠的城市規模,我也讚成該地區該有的建設就要建。
不論原因,一個城市發展到那裡,該有的建設就該建,而建建設又正是再發展的推動力,一個城市求發展又有何不對?
如果新竹因為一條輕軌而帶動更多的發展空間,有更多的人選擇新竹生活而使工商業規模更發展。
就有捷運網的需求,漸漸把一條輕軌擴展成捷運路網,那也是正常的,不是嗎?
難道你又要說,是因為第一條輕軌是中央給的,所以不能因為該條輕軌的成功而要求擴建捷運路網?
台灣工業區分佈與區域產業聚落
iepmis wrote:
因為先有了工研院, 所以才有科學園區的建置, 而科學園區與工研院的關係密不可分, 加上新竹市有清大交大兩所以理工為主的大學, 在客觀條件下, 當時全台灣哪個地方比新竹更適合興建科學園區 ? 所以新竹有工研院與科學園區, 並非是中央的「恩賜」, 而是客觀條件下必然的結果...
科學園區會選在新竹當然新竹有其條件。(不是隨便選都會有一樣的結果)
但C大的錯誤觀念,會認為清交,工研院也是國家的恩賜,不是新竹自己蓋起來的。
你若再講其它天時地利條件,他就會說那是老天給的,也不算數。
重點不在新竹發展原因如何,它就是發展起來了,該有的建設就爭取本來就沒什麼不對。
為求更加發展的城市要求基礎建設來求發展也沒什麼不對。
用竹科是中央選擇的理由,不建設新竹是很怪的理由。
一個城市的發展,不論是因為一條母親河的孕育還是重要機構設置,發展到那裡建設到那裡。不知道有什麼好質疑的。
如果因一條河流匯集了相農業人口,造就了成功的農業產業。該地區因應產業活動而要求道路等基礎建設。
難道也要以,那條河是老天給的,不是居民自己挖的,所以駁回道路等基礎建設要求?
chiashin wrote:
當網友提到鐵路高架時,你發表了好多言論,提出一堆理由說高架的不好
當市府規劃部分高架的輕軌時,你只有挺輕軌?
這時怎麼不嫌高架不好? 顯然不符比例原則!...(恕刪)
你又開始斷取義了!討論事情,就事論事,論東談西,如何對話?別人也看得霧沙沙。
我是挺新竹鐵路,要就要地下化,因為高架鐵路有很多的缺點,效益卻比地下化小很多。
這討論串,我有相同的發言不是沒有。要幾篇才叫符比列原則?
我也解檡過輕軌高架和(重軌)鐵路高架的不同,你看完沒反應,現在又隔山喊話。
你都不知鐵路高架會有噪音問題,提醒你,不去查找資料,只回一句,噪音會多,等有數據再說。
台中鐵路高架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要數據環保局都有給11處超標的數據,附近居民的感受是"像戰車"!
所謂超標是大於80分貝,也就是改善到80分貝以下,就是合法的。你可以再去查查人對噪音分貝數的忍耐度。
我讚成極力爭取新竹鐵路地下化,如果是高架化,如投票我會投反對(不是反對立體化喔)。但如果大家都想清楚了。尤甚是鐵路沿線居民都都搞清楚利弊得失後,要建,中央也點頭,我沒有極力反對的理由(我又不住鐵路沿線,噪音又影響不到我,我不會跟人家綁布抗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