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前面商圈的問題,主要是路幅太小腹地不夠大,造成接送的車潮癱瘓整個站前的商圈。這些不消費的人影響了想要去那邊消費的人的意願。解決這些接送車潮才是重點。輕軌或是鐵路立體化都是方法之一,如果要走大車站的方式,也不是在原來的站體旁邊蓋大車站,而是將北新竹站和東光陸橋結合,讓從高鐵或區間轉乘的可以直接在北新竹站下車分流而不用都到新竹車站。甚至大膽一點,將部分對號車次改到北新竹車站下都可以。這個需要花費的時間跟經費絕對比原來的大車站省很多,而且效果還好。
聽說市府有意重啟鐵路立體化的評估,我個人是樂觀其成。有個比較客觀的數據,大家再來決定到底要立體化還是大車站,但是時間不希望拖太久,因為為了搞大車站已經花了八年的時間了。
冰見友樹 wrote:
新竹人都不要大車站這種自以為是的話...(恕刪)
00ff55aa wrote:
大車站除了一般民眾支...(恕刪)
你可以去看看近期關於兩者的辯論支持度其實沒有很低,效益的疑問確實是有,畢竟這邊不可能跟新左營一樣,新竹這裡已經飽和。
但是拆遷一樣會成為立體化的問題,你要很快其實難度也很高。而且中央態度目前偏向大車站,快速送審交通部也可以很快效益過低否決,不要以為沒有可能,新營就是效益過低否決。如果新竹送審被否決,要學水上繼續送審?會過機率也是很低,新竹市區內瓶頸處只有一處機車平交道,立體化效益也沒你想得高。
之後如果下一任又變,現在的評估錢又要丟水溝了。就算評估,你也要確定徵收和拆遷兩旁建物的成本是否值得立體化效益如此做。更何況他們願意拆遷嗎?不是這邊的亂說他們願意搬就是真的願意。
至於北新竹真不好意思,這車站就是個大麻煩,蓋在這地下化你去試試絕對違反鐵路坡度限制我早就說過,如果新竹地下化北新竹在平面那乾脆別弄,立體化不是拿來給玩雲霄飛車當兒戲的。也不可能新竹到竹北早就說過違反坡度限制。
這點就跟樹林搬遷立體化問題一樣,一弄南樹林直接泡湯,有過板橋舊站搬遷新站知情的不同意也正常。原地立體化,算了吧,跟新竹一樣會有拆遷問題。
至於拆掉重弄就好的說法,真把建設當兒戲。去模擬遊戲裡你想怎樣隨便你,但現實不是這樣。
至於路幅太小以前也有那為何以前新竹車站商圈是熱鬧?不過消費型態改變,還有房租太高,晶品城爛規劃就不用說了,新竹市自己人也沒有很多很捧場即使結束的那一天。
很多問題根本不是鐵路立體化就能搞好,更何況新竹市中心也只有一處機車用的平交道。先去把園區交通搞定也遠比在這討論這種事有意義太多,想在舊城區搞重建,也要當地人的人同意。隨便拆遷是獨裁國家的做法,我們可不是這種國家。
地下化費用高於高架化很多,高架化費用也不低,你們誤以為只比大車站多多少不含徵收費用。而且之後台鐵營運成本高架化高於平面三倍左右、地下化更高,台鐵也不是某些人胡說八道有賺該回饋你們,台鐵是負債。
自己不思考自己邏輯,整天只覺得別人邏輯有問題還能覺得別人被你吐槽得很慘。說新竹人都不要大車站這種自以為是的話,被戳破都不敢回答了是吧?這我不行
說什麼京都車站不理想是因為附近飯店非背包客首選這種神奇邏輯,背包客花不起錢住四、五星飯店正常,還敢把背包客當所有旅客,這麼神奇的思維還能洋洋得意真不簡單。真心不騙
你也不用再回我一些莫名其妙的回應,黑單你是因為你的邏輯太神奇。反正你也回答不出新竹人都不要大車站的論點哪裡正確,只要新竹有一個人認同大車站你這句不攻自破,是你自己說的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
真是快被你笑死,居然在台灣這種經濟水平的地方連自由行和背包客都不會分,只要不是跟團去旅遊的遊客就叫自由行好嘛,自由行的旅客住四、五星飯店的比比皆是。我身邊的朋友去自由行大多都嘛吃好住好,誰在跟你去當背包客。

我說連新竹人都不要大車站,你還能自己腦補成每一個新竹人都不要大車站喔,你這語言程度連人家講新竹人代表的是一個群體,和每一個新竹人意義不同的簡單道理都不懂,難怪奇葩言論這麼多。

你可以去看看近期關於兩者的辯論支持度其實沒有很低,效益的疑問確實是有,畢竟這邊不可能跟新左營一樣,新竹這裡已經飽和。
但是拆遷一樣會成為立體化的問題,你要很快其實難度也很高。而且中央態度目前偏向大車站,快速送審交通部也可以很快效益過低否決,不要以為沒有可能,新營就是效益過低否決。如果新竹送審被否決,要學水上繼續送審?會過機率也是很低,新竹市區內瓶頸處只有一處機車平交道,立體化效益也沒你想得高。
之後如果下一任又變,現在的評估錢又要丟水溝了。就算評估,你也要確定徵收和拆遷兩旁建物的成本是否值得立體化效益如此做。更何況他們願意拆遷嗎?不是這邊的亂說他們願意搬就是真的願意。
至於北新竹真不好意思,這車站就是個大麻煩,蓋在這地下化你去試試絕對違反鐵路坡度限制我早就說過,如果新竹地下化北新竹在平面那乾脆別弄,立體化不是拿來給玩雲霄飛車。
至於路幅太小以前也有那為何以前新竹車站商圈是熱鬧?不過消費型態改變,還有房租太高,晶品城爛規劃就不用說了,新竹市自己人也沒有很多很捧場。
拿新營跟水上來跟新竹相比真是會笑死人,不過依你的程度應該是看不出為何這樣比很好笑。

人家有說要新竹地下化然後北新竹在平面嗎?你這樣老是自己亂腦補人家的說法要不要去看個醫生比較好啊?

冰見友樹 wrote: 立體化效益也沒你想得高…
至於北新竹真不好意思,這車站就是個大麻煩,蓋在這地下化你去試試絕對違反鐵路坡度限制我早就說過…(恕刪)
都八年了…這篇文竟然還會浮出來…
身為樓主好像應該要出來說說話
首先 這題會拿立體化效益來反對的應該多半非新竹市人,選票不夠多、肥得不是我,支持的力道就弱了!最可惜的是,八年前政治正確的帥哥市長拉不下面子踩煞車,現在在高、邱任內更不可能轉彎了!
再者,技術上的坡度與預算向來都不是核心問題,有心要處理從竹北前就開始規劃都可以處理,顏色不對才是核心所在,這年頭哪個地下化不是顏色正確下中央核定的產物? 這也是在野陣營強推財劃法的遠因吧!不然背骨不選小綠綠的新竹人,恐怕也只能繼續眼巴巴望著其他縣市流口水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