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洛伊 wrote:每每有新竹市的開發、商場建設文章,就一定有人來擋、來酸。...(恕刪) 請問,您說“來酸” “來擋” 是在說我嗎?我是這個里的居民,是不能發表意見嗎?規劃的好我必定鼓掌支持. 爛建設我不能提出反對意見哦?
其實這區的都市計劃方向就是朝商業發展, 商業區人多車多是一定的, 以後還有住商混合的S2-2,興富發大案, 東側還有多塊商業地還沒開發, 這BOT案的影響比起這些大案, 應該是相對較小,商業區有他的優點, 相對的, 也有他的缺點, 但從都市計劃方向來說, 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陽台上的收成 wrote:引言 2017-10-10 23:47 by 陽台上的收成請問,您說“來酸” “來擋” 是在說我嗎?我是這個里的居民,是不能發表意見嗎?規劃的好我必定鼓掌支持. 爛建設我不能提出反對意見哦? 在買之前應該就知道這邊會有規劃BOT商場了吧??如果真的不喜歡將來塞車的環境 等商場蓋起來房屋漲價以後 賣調賺一些錢又可以搬到你覺得更喜歡的不塞車環境去不是更好嗎??你不喜歡住商場旁邊 喜歡住的人一堆別人要假日要塞車才能來買東西 而住那邊用走路的就可以逛 平日人又不會太多不喜歡也可以賺錢賣掉 不是挺好?
的確~這邊還說要打造信義計畫區空橋~已經是早知道的事了。而且看起來也還好~沒有很樂觀阿。富宇跟全球那塊商場也大大縮小,中間哪塊不是說也有迪卡農租。看起來中間哪塊的百貨,還沒廠商有信心來啊。phalex2 wrote:在買之前應該就知道這...(恕刪)
phalex2 wrote:在買之前應該就知道這邊會有規劃BOT商場了吧?? 那裡原規劃的是停車場,不是BOT商場。phalex2 wrote:你不喜歡住商場旁邊 喜歡住的人一堆 都計和重劃都要注重平衡。要住多少人,有多大規模的工商活動,需要多寬的道路,停車空間,水電支援,汚水,垃圾處理等等基礎建設。住越多人,商業規模越大,基礎建設就要相應升級。基礎建設是政府要興建的,用的是納稅人的錢,道路要用到土地,更是有限資源。不然何必有容積管制?就只要有土地就隨你蓋,不是皆大歡喜?(一樣面積的土地可以蓋的樓地板面積越多,房子成本就越少,房子就越便宜)議題中的那塊地,是依都計法定預留的停車空間,重劃能通過也是經過停車空間比例計算的。如果原本預計那塊地可提供1000個公共停車位,結果變成商場BOT可提供公共車位數變少了,這表示將來停車位會比預期的不足更多。停車位不足也會使地區的商業發展受到很大的壓縮的。通常政府的如意算盤是,重劃是照規矩來(不然過不了),日後想辦法變更,美其名停車場是BOT,主業還是停車場,其實是商業功能為主。停車位不足再從其它綠地想辦法。台北因為以前規劃不足,只好拚命在公園下挖車停車場。光埔明明是新規劃的重劃區,難道也要搞得要動綠地的腦筋?關長那邊,本來規劃的交通地地,不知用什麼名目給建商蓋住宅了,公共停車位不足,動到公園。但遭公園居民反對。以後關長停車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光埔一沒什麼綠地,能動腦筋的大概只剩國小那塊地)
這樣看起來頗有問題的因為不是純停車塔而是有許多商業機能(餐廳/健身/影城...等)容積率卻可以到這麼高的比例多增加的停車位卻只有汽車200機車200公聽會交通處處長有一段話"以新竹市中心林森路BOT 停車場為例,早期為平面停車場時,僅能提供約70 格汽車停車位,現況共提供626 個汽車停車位、1200 多個機車停車位,以及五層商場。透過BOT 方式,市府提供土地、解決周邊交通問題,同時增加市庫收入,在議員監督下,增加之經費釋放到地方建設,形成良性循環。"比例好像差太多了但是要說圖利廠商也怪怪如果真有利益怎沒什麼廠商願意來標??
LearnRPG wrote:但是要說圖利廠商也怪怪如果真有利益怎沒什麼廠商願意來標??...(恕刪) 如果是真以停車場為主體,保證永遠沒有商人有興趣。只要停車場主業只是名目,其實是商業取向,最後一定有人要。過程只是商人要多要少的折衝,不是很重要。另外一個是時間點的問題,案子一旦標下,就得依期限完成。光埔前景看起來是有,但時間不是一兩年可以起來。大型商場莫不希望別人先跑,等市場養起來了,我再進去,可以減少前期養市場的虧損。越晚做越有利,所以標案緩它一緩,一來可以討價還價,二來有時間可以緩衝。
晶品城除了周圍退縮的人行道外,幾乎可說是蓋好蓋滿了這塊BOT的商業面積比晶品城,可是比例少很多了,只用到50%600個停車格,以目前400個停不滿,未來有商場多加的200個能停滿的話,只能說生意不錯加上蓋好也是3年後的事了,那時全球3塊商場也都有很多停車格分散掉來逛的人潮及車潮了所以要停滿,真的不容易
phalex2 wrote:在買之前應該就知道這邊會有規劃BOT商場了吧??...(恕刪) 就如同 sunyearhuang大說明的, 那裡原規劃的是停車場,不是BOT商場。各項設施的均衡發展,才能創造更有價值的環境。(學校,交通,商場,停車,綠地...)當然知道附近規劃為大量的商業區,我也喜歡商業區的便利,但是已經足夠了,不用再多個BOT商場。其實我們都不能精準預測未來欠缺什麼,保留著能活用的平面停車場有何不好? 就急著處分他?題外話,之前市府也是 亂挪用學校用地 去蓋棒壘球場,花了數千萬卻用不到幾十次,延伸問題是新校舍來不及安置今年開始出現的小學爆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