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戶 x 20 坪 x 8萬= 24億
這估算似乎是簡單了一點,若是加上土地成本 應該30~40億的成本跑不掉.
我覺得以新竹本身的財政情況來說,若要花30~40億的成本來幫助這些新婚或弱勢家庭,
最好還是能提出一些比較數據化的調查,確定這需求是新婚家庭最需要的項目再來推行,
例如說與其花這些錢去蓋社會住宅,
不如我建議利用這些資源改善公共托育或是推行平價托育計畫,以現在外面托嬰中心平均1萬5~2萬左右.
若兩個小孩送托一年的花費就要36~48萬,我想若是經濟比較辛苦的年輕家庭一定不會花36萬去租房子.
但卻有可能要花這麼多錢去讓小孩子給人照顧.
當然也就有可能連小孩都不敢生了.
不過以新竹縣市這麼高的出生率,我想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大家重視的問題吧.
熙俐 wrote:
但他的住宅政策倒是滿...(恕刪)
錯誤的施政比貪汙還可怕。
新竹為什麼要蓋社會住宅?
1. 是給低收入戶嗎? 那為什麼不是直接提高低收入戶補助?
2. 是給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嗎? 那請問買不起房年輕人定義為何? 是買不起400萬二房一廳的房子? 還是買不起700萬三房二廳房子?
3. 是給租不起外面20坪房子一個月10000元租金的的年輕人嗎? 所以也是算低收入戶囉,那為什麼不是直接提高低收入戶補助?
蔡仁堅競選總部9月16日發表「青年政策」。邀請到三位青年代表座談:池睿庭-沃夫創意設計總監,以文創工作者的角度暢談從事文創工作的心路歷程,及對公部門的期待,希望新竹市能有創意市集、文創空間平台、讓文創業者有創作、展示、交流的管道及空間。許育綸-師大地理所研究生表示:現在新竹市的年輕族群,很難達到五子登科的夢想,所以非常期待蔡市長對於青年住宅、公辦人力銀行等政策;交大族群與文化所研究生葉明政則表示:現今社會勞資不平衡,高房價、高物價讓青年人掙扎在為求溫飽的生活中。希望政府能多為弱勢族群謀福。
新竹市長候選人蔡仁堅表示:對於市政的規劃他已成竹在胸,並且也寫成政策,今天首先推出青年政策:年輕人面對現下社會的不公不義的問題、青年貧窮的問題,在在都市政府的責任。太陽花學運,年輕人開始參與社會運動並從心裡發出怒吼,嚴正地向這個政府抗議著,年輕人願意打拼,但是需要這個社會給予他們「買厝」、「創業」、「工作」的機會與管道,許青年人們一個人生落腳的地方,一個讓夢想實現的城市。
一、買厝:
1.以市有、國有閒置土地;及都市計畫擴大、新訂所取得之區段徵收抵價地,興建社會住宅性質之青年成家住宅。讓新竹年輕人提早有恆產、恆心!
2.竹塹青年厝以公辦協力造屋興建。擬定先驅首案,評選300位符合資格之青年屋主,以社區參與及資訊透明化為原則,在社區規劃師協助下,遴選建築團隊,或舉辦國際競圖,負責規劃設計監造。屋主委員會全程協力參與、民主審議。
3.竹塹青年厝先驅案例同時想要達成多重目標-新竹是年輕人詩意棲息、永久安居的家園;引領城市建築的機能、景觀進化;市民公共生活的社會改造運動。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