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s wrote:
人工濕地雖然是人為的,但還是多保留原本的面貌....(恕刪)
河川高灘地本來就是濕地。所謂"人工"濕地,目的在於加強原濕地的"自然"功能‧。
為什麼要加強?因為人為的過度開發和使用所造成的環境汚梁,大自然無法負荷,所以才要加強大自然的"自然"功能‧。
高灘人工濕地是環保團體努力推展的重要項目,台灣有些人工濕地環保團體都還有認養的。
請大家不要看到"人工"兩個字就砲火亂射。
nothing_f wrote:
的確是如此.
那請樓主自己在家裡做一個生態系統.
先把自己家裡的汙水100% 回收再利用.
再來分享你的成功經驗!
很抱歉,我不是樓主。
人工濕地已經看是邁入成熟的技術了,全世界那麼多的人工濕地各有它們的設計目的。
它早已經不是在家裡或實驗室裡研究的東西了。
台灣最早的人工濕地實驗是在成大,它目前還在運作中,其成效也一直是很多相關研究的案例。
http://www.wetland.org.tw/about/hope/hope45/4502.html
所以,你也不需要在自家蓋人工濕地了

nothing_f wrote:
不然怎知妳們的公家的設計
是否可容納幾百萬戶的廢水.
喔! 對了 還有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就更難了, 有重金屬, 溴化剤, 一些高毒性的溶劑....等的.
這真是需好好研究啊.
::::::::::::::::::::::::::::::::::
不知你是否有任何建議, 或提供一些考查資料來參考參考.
河川不同形式的汚染,本來就要有不同濕地設計。
頭前溪人工濕地自然也是經汚染分析後才設計施工。
例如這是高雄工業園區建置濕地的前置研究: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6&cad=rja&uact=8&ved=0CDoQFjAF&url=http%3A%2F%2Fwww.most.gov.tw%2Fpublic%2Fattachment%2F351315485871.doc&ei=P_qVVbPDKsPlmAXYsYOQCg&usg=AFQjCNFMlJ-9Jdzy4t5t7BHr4OhFgP4IRw&bvm=bv.96952980,d.dGc
至於其成效是否達到設計目的,自有公家單位,環保團體和相關學者的監測和報告。
你不相信官員和公家單位,環保團體和學者總有一點說服力吧。
有沒有效果,不是你想當然爾的無效。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9&cad=rja&uact=8&ved=0CE0QFjAI&url=http%3A%2F%2Fhippo.bse.ntu.edu.tw%2F~wenlian%2Feco-eng%2Fmethod%2Fmethod-3.ppt&ei=P_qVVbPDKsPlmAXYsYOQCg&usg=AFQjCNFw6o7IADLE-E6xuJ4ydMjv5_KNwQ&bvm=bv.96952980,d.dGc
怕你懶得看文件,就把檢測數據貼在下面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