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島 wrote:
別扯這些屁話大道理!!等你買房時不用貸款再來說...
這好比一堆騎摩托車的窮學生,整日批評開車的上班族,"房都買不起了買啥車??"
有本事再來說話...
我也有房子,也有房貸啊
但我只看我年收入8倍以內的房子
而且我買屋時已經準備好的自備款是總價40%
全是我自己賺的,沒拿家人一分錢
我辦房貸時,銀行鑑價(不是建商配合的銀行)也比我的買價低一點點
我知道還是買貴了,被建商坑了一點點
但在我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啊
最重要的是我房子又不賣,這房子我打算住30年以上的
我開始付房貸就不管它漲跌多少了
我隨時手上還有房價10%以上的自由資金,作為臨時急用
我的個人人壽保單總價是房貸餘額的80%,加上意外險保額是180%
這是我對自己個人(自住客)貸款的避險規劃要求
不可以說話喔?
要不要您說說您的避險規劃是什麼?
是多買幾棟房子,家人一人一戶嗎?
很多表面事物背後藏著的東西不難懂,但要學會 獨立思考....
想當富爸爸 wrote:
其實「銀行鑑價」是對資產泡沫的一個良好的煞車機制,或者說參考指標
尤其是極度不透明化的房地產市場
對自住客而言,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賣的
你看上一個標的,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買貴了、被金光黨坑了
讓銀行來告訴你「銀行認為它值多少」,很好啊
你覺得你的估價能力、風險管理會比銀行/法人高嗎?
你認為你對週邊物件的成交行情會拿捏得比銀行準嗎?
有人說銀行會跟大戶、建商勾結
但它既然是授信給你,本身就要負連帶責任,你倒了就變成它的風險
你講的很好,讚+1,銀行貸款出去本來就該承擔風險,所以有鑑價制度
但此刻是政府企圖利用公權力來影響銀行鑑價行為及貸款額度ex,某案A, 市價1,500W ,銀行鑑價後值1200W ,打算可以貸1200*90%=1080W ,相當於自備要1500-1080=420W ,然後老K黨說...不行,這房你只能鍵價1000W,只可貸850W ...自備款是650W
銀行問:"老k黨,真正的市場行情我們會拿捏,會注意",老K黨說:"你懂個屁,我才是老大"
想當富爸爸 wrote:
我也有房子,也有房貸啊
但我只看我年收入8倍以內的房子
而且我買屋時已經準備好的自備款是總價40%
全是我自己賺的,沒拿家人一分錢
我辦房貸時,銀行鑑價(不是建商配合的銀行)也比我的買價低一點點
我知道還是買貴了,被建商坑了一點點
但在我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啊
最重要的是我房子又不賣,這房子我打算住30年以上的
我開始付房貸就不管它漲跌多少了
我隨時手上還有房價10%以上的自由資金,作為臨時急用
我的個人人壽保單總價是房貸餘額的80%,加上意外險保額是180%
這是我對自己個人(自住客)貸款的避險規劃要求
不可以說話喔?
要不要您說說您的避險規劃是什麼?
是多買幾棟房子,家人一人一戶嗎?
這是你的避險規劃,你可以存滿40%的資金才買房,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規劃
避險程度等同於風險管理,貸款成數高的人自然風險高
你房子打算住30年,不代表每個自住客都打算住個30年,至今我固定8~10年換一次房(目前第2棟,已住6年多),難道我不是自住客!?我可在意8~10年後我房子還值幾個錢咧,目前比6年前漲很大,蠻爽的
你打算住了30年,其間不賣所以不在乎漲跌,人家打算自住5年就換屋的人,他也要學你不在乎漲跌??
至於你手上的資金規劃及避險想法,那是你個人財務操作及槓桿使用的拿捏,我100%尊重不予置評,但是基本上我必須誠實說...你是好樣的,至少過的穩!!比很多年輕人好太多
至於我??別替我擔心,應該不比你差哪裡去,都是已婚又有小孩的人,不會玩太高的槓桿自找死路;至於最後,被你猜中了,的確我的生涯規畫中,希望幫2個女兒一人準備一棟房子給他,雖然他們孩都不到5歲,但是這裡想已經是現在進行式ing ...
還有就是,我也沒跟家裡要一毛錢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豐島 wrote:
你講的很好,讚+1,銀行貸款出去本來就該承擔風險,所以有鑑價制度
但此刻是政府企圖利用公權力來影響銀行鑑價行為及貸款額度ex,某案A, 市價1,500W ,銀行鑑價後值1200W ,打算可以貸1200*90%=1080W ,相當於自備要1500-1080=420W ,然後老K黨說...不行,這房你只能鍵價1000W,只可貸850W ...自備款是650W
銀行問:"老k黨,真正的市場行情我們會拿捏,會注意",老K黨說:"你懂個屁,我才是老大"
基本上,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可以安居樂業
雖然理想不一定達得到,但不表示這個理想就不重要
還有,這裡所說的的政府是不管哪個黨執政的
事實上在圖利財團這方面,在下也實在看不出K黨跟D黨又有多大的差別
照您的邏輯
這幾年房產暴漲,或多或少也是K黨縱容的結果
顯然到目前還是賺很多....「目前比6年前漲很大,蠻爽的」
也沒見您就感謝K黨了,不是嗎?
有賺到就是自己的功勞;會賠都是政府打壓的錯?
回到上面那個邏輯
人民可以安居樂業的前提,是食衣住行各方面可以有基本的社會正義跟公平
是年輕人可以藉由自己的努力翻身
不是生來窮就一輩子窮,運氣好投胎到有房子有遺產的老爸就吃香喝辣
相信這點對於同為「一切靠自己」的您,也該同意
那麼國家對於經濟行為,就不可能完全放任不管
完全放任,連號稱資本主義天堂的美國都做不到
銀行也是財團,也有貪慾,也有盲點,也會涉險,不然就不會有2007的次貸風暴,2008的金融海嘯
銀行對個人貸放信用的控管(如鑑價制度),可以看做是銀行對其金融業務的避險
那麼政府對銀行業務的控管,就是政府對整個社會經濟行為的避險
很正常,恰恰也是政府該做之事
泡沫的發生已是事實,那就用最少傷害的做法,避免泡沫無限擴大,降低整個社會曝險部位
奢侈稅、信用管制(降低貸款成數)、升息、房價透明機制,都是政府可用,也該用的方法
可以單獨用,當然也可以一起用
還是您認為 政府只可以鼓勵,而不可以預防泡沫的發生?
(話說回來,如同上面所說,反正就算政策讓您賺錢了,您也不會感謝它....)
至於自住客要不要換屋
在下同樣100%尊重您對自身財務的規劃
只不過 天下沒有只漲不跌的商品
有被墊高的好處,也就有被斷頭的風險
買賣波動之間,誰知道誰什麼時候會在轉角遇見黑天鵝?
黑天鵝總會出現的,不知誰撞到、何時撞到而已
所以才要避險,不是嗎?
心中時時糾結著數字
漲時開心
跌時憂愁
那是我不想過的生活
當然也有人樂此不疲,個人選擇罷了,都OK的
就像政府(不管是姓K的還是姓D的,還是姓C的)基於打擊炒作,對經濟行為的控管
在我看來,是必須之手段
您看了不爽,也就把它......當做某隻黑天鵝吧
黑天鵝總會出現的,不是嗎?
很多表面事物背後藏著的東西不難懂,但要學會 獨立思考....
2011-04-08 03:56 by 想當富爸爸
這幾年房產暴漲,或多或少也是K黨縱容的結果
顯然到目前還是賺很多....「目前比6年前漲很大,蠻爽的」
也沒見您就感謝K黨了,不是嗎?
有賺到就是自己的功勞;會賠都是政府打壓的錯?
這6年來房價漲很大,我沒說不是政府的功勞,無論老K或是老D,而對於目前房市泡沫化的問題,我開宗明義就說過,房價不合理及泡沫化的問題,政府的確該出手遏止,但不該採取全民通殺類似響應民粹的策略(奢侈稅),而該從最根本的房價交易透明化,按所得照實徵稅,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而我回應您六年前置產今漲了不少,我也很爽-->這只是針對您提到"自住沒差"自住不在乎漲跌"的意見,我可非常在乎漲跌,我也自住;可別給我戴高帽
想當富爸爸 wrote:
2011-04-08 03:56 by 想當富爸爸
相信這點對於同為「一切靠自己」的您,也該同意
那麼國家對於經濟行為,就不可能完全放任不管
.......................
泡沫的發生已是事實,那就用最少傷害的做法,避免泡沫無限擴大,降低整個社會曝險部位
奢侈稅、信用管制(降低貸款成數)、升息、房價透明機制,都是政府可用,也該用的方法
可以單獨用,當然也可以一起用
還是您認為 政府只可以鼓勵,而不可以預防泡沫的發生?
(話說回來,如同上面所說,反正就算政策讓您賺錢了,您也不會感謝它....)
至於自住客要不要換屋
在下同樣100%尊重您對自身財務的規劃
只不過 天下沒有只漲不跌的商品
有被墊高的好處,也就有被斷頭的風險
買賣波動之間,誰知道誰什麼時候會在轉角遇見黑天鵝?
黑天鵝總會出現的,不知誰撞到、何時撞到而已
所以才要避險,不是嗎?
1.呈上,我從來沒說政府不該管制,,而對於目前房市泡沫化的問題,我開宗明義就說過,房價不合理及泡沫化的問題,政府的確該出手遏止,但不該採取全民通殺類似響應民粹的策略(奢侈稅),而該從最根本的房價交易透明化,按所得照實徵稅,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2.奢侈稅以及特定區域不分對象的降低貸款成數或是鑑價成數,在我眼中就是種齊頭式的假平等,換屋賺錢你要抽稅,換屋賠錢你還是要抽稅,而且是本來的法定稅務外再狠抽一筆???當莊通殺??
3.我關心care的是這些急就章民粹政策下的弱勢犧牲者,所以我才說"死道友不死貧道,死散戶不死財團",大家都說這些這些政策只針對"非自住"投機者,對自住者無任何影響,真是這樣子嘛!?!?
ex.
一個社區本來是1500W的行情,因此波奢侈稅影響,讓其中斷頭戶殺出房價變成1000W,只要此社區中一出現這種破盤價,即使2年內這社區中其他因有正常因素的純自住用戶要賣房子,還賣的到原來的1500W嗎??是不是他也無形中承擔了400W的資產損失!?
沒錯,其他地區的房價也會跟著修正,但是不同地區不同城鄉,修正幅度會一樣嗎??
最麻煩的是,若此自住客是因經濟上發生重大問題而必須賣屋變現(ex投資開店失敗),因這通殺政策而致使他損失的些資產??算他活該是嗎??
房價漲跌本就是起起伏伏,無論是預售屋或是成屋交易,有交易才有所得,而無論以上是哪種,前都已經有相對應的稅務制度,預售屋成交所得部分要納入所得稅申報;成屋交易後所得也要依法申報,重點在於哪裡??
1.預售屋交易申報查核
2.成屋交易價格不透明,只搞個啥公告價格,偏偏又與實價差異大<--實價課稅這真的如此難嗎?
重點在於不是無法管制,而且可以管理的很好,只是"政府自己不願意把它做好",法令上早已有周全同時公平的規範
了解嗎??這是政府自己沒把自己該查核的該做好的實價課徵制度做好,自己不讓交易價格透明化,才慢慢讓建商可以輕易取得土地,投資客鑽漏洞,一步一步把這房價炒到天高,基本的功課沒好,這時又來個全民通殺的政策???而最扯的就是,無論輸贏,一律通殺!!這叫做公平正義原則??
尤其是成屋交易,一些相關行政稅費無論賺賠都已經繳了,房市漲價時要繳增值部分,賠了鼻子摸摸也就認了,而此刻呢??
所以我才說,奢侈稅打擊的僅是口袋淺的投資客以及弱勢且已於這兩年進場的自住客(特別是首購族),目前大家對打擊到前者拍手稱慶,可想過弱勢的後者??他們的資產縮水這怎算??總得為他們找些配套吧!?
個人淺見,還請參考即可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optoalex wrote:
個人並不反對奢侈稅!
不要說二年之內轉手賣, 就算五年十年都要課稅我都贊成.
因為它是針對非自用住宅!
而針對銀行鑑價六成, 我希望它也是針對非自用住宅!
如此而已 ~ ^^
!...(恕刪)
你的看法我100%尊重,而我看法簡單說就是..
1.about 奢侈稅 :這形同憲法中的"戡亂時期增修條文",根本是集民粹之大成的急就章法(背後目的大家都清楚,2008老K勝選後,至今贏過哪一場??五都贏了表面輸了裡子...其他都是慘慘慘,明年可能立委總統一起選,老K不搞這種民粹政策,岌岌可危),現有的法規都已經非常完整,只需將成屋部分改成按實際市價計算別再搞啥不知民間疾苦的公告價格即可,輔以交易價格透明化,加強查緝違法逃漏稅,賺的繳稅及規費及其他業務費用,賠得繳規費及其他業務費用,公平正義,且房市交易透明化後,更可以有效打擊變相炒作特別是短期哄抬,根本不需要"奢侈稅"
2.銀行鑑價部分,對自用住宅及非自用住宅做出差異化,這我個人100%贊成,如同目前水電費跟房屋稅一般,這絕對是要有配套而非"通殺"
個人意見,參考即可~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