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奢侈稅發酵,全台房價下修20%,新竹應該也有吧?


Ambroise wrote:
我同事買的不是這個案...(恕刪)

前面提的三個案子坤山水漾, 名銓一景, 說la view,如果不是寶佳目前在賣的只剩名銓...
我在園區工作超過七年了, 也從來沒遇過新竹區缺水會影響到園區的. 說實在的就算全台灣都缺水也不一定會影響到園區.

我出社會就在跟園區有關的產業到現在也十幾年了, 只碰到新竹區缺水兩次. 真不知Ambroise大所說的新竹區缺水有和典故??


Ambroise wrote:
缺水不會直接影響房價...(恕刪)
I will make you suffer on the downhills with my superior body weight.

Xanax wrote:
就算全台灣都缺水也不一定會影響到園區...(恕刪)


剛開會回來用餐...

我比你久多了(暴露出年紀^_^)
我也沒遇過嚴重的
但以前沒發生過不代表這次不會
這是隱憂
並不是進行式
只是提醒你隱憂(之一)
你要決定要不要入市?
甚麼價錢入市?

TFT/Foundry 大家產能這麼大
用水用電量都很巨大(佔用水比例很高)
恐怕不是"全台灣缺水都沒事"這麼簡單
你是老闆你絕對會需要可靠的原物料 planning

就像產業鏈這麼複雜,各家產品互相影響
這次日本地震
你可以打聽一下 t/U
wafer 是不是像 Morris 說得沒問題
物料看的到 6 月嗎?
信越/Sumco 復工了沒?
全世界有多少片 12'' raw wafer 產能受影響
ACF 呢?
PC 產業的零組件?

千萬不要犯一廂情願的毛病
每種訊息你要消化解讀
做為行動依據
如果是說拉妹的話,應該是有機會~
這幾天已經接了好幾通電話了~ 都說價錢可以再談

至於原物料斷鍊的問題應該會發生在四月底五月初吧
就看四月備用料找不找的到囉
T&U是還ok,有大把現金可以買wafer
至於一直要銀行舒困的呢,也沒這麼慘
沒多的現金買,那我就慢慢做,反正之前是多做多賠 (羞)

目前就看這波漲價會不會影響到買氣了
想買NB的就忍一忍吧~

suederb wrote:
如果是說拉妹的話,應...(恕刪)


這不是我說的喔

您真聰明

Ambroise wrote:
不是大家都被高房價制...(恕刪)


我想買的房子, 我都是這樣亮牌的呀~~ 只是被回絕了~
對於寶x 的房子, 我連看都不想了, 所以...沒機會亮牌~~呵~

看這標題, 很想說:是新聞看太多了嗎....
媒體講的只能當笑話吧...
我不相信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下修20%

房地產要從賣方市場慢慢轉換成買方市場, 還是要等一段時間吧..
不然股市八千點以上震盪這麼久了, 不是還一堆人不願意轉空手輕鬆享樂嗎?
還是要繼續抱著, 想賺末升段.

小弟淺見:
1. 如果是業餘投資客, 前幾年購入的投資標的比目前自住的房子還要好,
那應該就是會賣舊的換住新的,
因為這樣帳面上還是有獲利(五年以上的中古屋有一定的獲利空間),
住新的還可以再等下一次的上漲(考慮時間價值)
--> 中古屋會變多..

2. 如果是專業投資客, 可能會想出清今年會交屋的新成屋吧, 畢竟也是有獲利入袋
畢竟媒體一直放送房價下修的訊息, 我懷疑是想要故意引出不少已經忍很久的買方吧.
別忘了主力在出貨的時候, 誰是最好用的幫兇...
( 09年進場的, 至少也有10%~20%的獲利. )

3. 依目前的政策, 房價也許會緩漲或是緩跌, (因為我不會猜頂部, 也猜不到)
有看過科老的書的話, 我覺得現在就大概是在那雞蛋圖的頂部,
--> 想等房價更低的人, 一定要有耐心.. 不然很容易在最高點.

4. QE3 的確是很大的隱憂...這才是比較關鍵的因素,
不管是房地產或是原物料都比較容易被這影響, 而不是奢侈稅...
別忘了供需問題不僅僅是指房子的供給&需求, 應該要更重視的是貨幣的供需問題,

5. 看空的一定要有耐心, 看多的一定要小心, 房市循環的時間是10~30年(綜合各家的論點),
最難的就是等待了, 跟作股票一樣, 要等待..
不過房市比股市難熬多了.. 因為循環的時間拉比較長...


美國經濟持續復甦
熱錢會做選擇
駐留台灣房地產不一定是好標的

只靠台灣內需
房子是蓋太多了

QE3 還太遠

=================================

Fed理事:可考慮提前結束QE2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去年11月宣布二次量化寬鬆 (QE),砸六千億美元購買美國公債,以便壓低本來已經夠低的利率來刺激經濟和就業,二次QE原定實施到6月,但該會理事、聖路易聯邦銀行總裁布拉德26日表示,由於美國經濟現在「相當好看」 (looking pretty good),聯準會應該考慮提早結束二次QE。
布拉德建議的刺激措施退場步驟是:聯準會先出售手上的債券,改變該會重申多次的近零利率持續論,然後升息。
布拉德表示,由於美國經濟目前看來相當不錯,「如果聯準會在未來幾次會議,特別是4月會議,考慮要不要把二次QE做到底,還是提早一點收掉」,應該是合理之舉。
美國政府24日公布美國第四季經濟成長3.1%,高於上月預估的2.8%,並且和大多數經濟學家的看法一致。全年GDP則上升2.9%,而上一年下挫2.6%。
美國企業2010全年獲利甚佳,稅前獲利上升36.8%,是1950 年以來最大增幅。第四季消費者支出上升4%,為同期的GDP 成長貢獻2.8%。
QE2 要早退? 看那軟趴趴的美元指數就知道那是說好玩的. QE3 機會真的是存在的. 這些理事之所以沒能當上主席就是因為愛.....

以下報導是去年七月, 如今九個月快過去了, 不僅沒升息還冒出了QE2.

*************************************************************************


美聯儲理事拉克爾:數據疲軟不代表復甦動搖 升息日近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世華財訊)
20100709 11:06:07

美聯儲理事拉克爾表示,近期經濟數據表現疲軟并不代表經濟復蘇受阻,復蘇之路初期總是顛簸不平,美聯儲不會立即加息,但加息時機正在不斷接近。

綜合外電7月9日報道,美聯儲理事、里士滿聯儲主席拉克爾(Jeffrey Lacker)當地時間8日表示,近期一系列經濟數據表現疲軟并不代表美國復蘇動搖,美聯儲仍在接近加息時間。

拉克爾表示:“經濟仍在增長。未來數季增長確實可能低于平均水平,但要記住的是,復蘇初期總是顛簸不平。”

目前外界對美國經濟狀況更為擔憂。造成這種焦慮情緒的原因之一是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醫改與銀改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歐洲經濟與金融問題威脅則是另一原因。

出于上述因素考慮,經濟學家已將其估測的美聯儲加息時間后移。現在許多預測者認為美聯儲要在進入2011年相當一段時間后才會將利率從當前實際零位處上調。

在經濟擔憂如此強烈的背景下,經濟學家開始懷疑美聯儲是否需采取新措施以刺激經濟增長。鑒于利率已無下行空間,外界猜測美聯儲可能需重啟按揭資產計劃或開始其他新行動以幫助支撐增長。

拉克爾表示:“如果只看數據,擔憂情緒明顯蔓延有些令人意外。”他指出,復蘇初期經濟報告超出預期,因而近期數據低于預期不應令人意外。

他表示:“復蘇不會平坦且將充滿顛簸。”

與其他許多美聯儲官員一樣,拉克爾認為經濟尚無需美聯儲提供新的支持。他認為美聯儲返回市場購買按揭貸款可能性很低,“我不認為現在需要換擋。我們距離重啟資產購買計劃還有很長距離。”

拉克爾表示,加息不會馬上進行但正靠近。“我一直說,當增長足夠強且足夠確定時,我們就需加息。我認為目前尚未到這一程度。但何時須收緊政策這一問題變得更為令人信服的時刻正在靠近。”

拉克爾預計經濟增速將在2.75%到3%這一趨勢水平附近且未來增長可能加速。

另外拉克爾表示,鑒于勞動力參與率存在不確定性,高失業率(6月為9.5%)目前難以解讀。他將注意力放在月度就業創造情況上,“我預計到2010年年底,月度就業增幅約為20萬以上。”

對于通脹,拉克爾表示美聯儲須保持警惕,由于通脹預期將保持相對穩定,他預計核心通脹率將逐步回至1.5%。他警告稱“失業率相對較高時能造成通脹”,因此美聯儲須繼續密切監測相關情況。

對于監管改革,拉克爾敦促銀行業監管部門對它們在幫助瀕臨破產大型公司時將如何行使自主權予以明確解釋。“銀行監管部門需明確說明它們對新制度的打算。”

他表示:“金融監管法案在闡明無意支持大型金融機構股權持有人方面走了很長一段路,但這并非問題。真正的問題是短期債權人,這部法案沒有回答這一問題。”

對于貸款受限阻礙經濟增長這一問題,拉克爾預計這部法案不會導致信貸供應日趨緊張。雖然法案部分條款要求提高資本標準可能令銀行提高放貸受阻,但“貸款供應最終將會變好。”



股市獲利不二法門 - 選擇基本面佳個股, 逢低買進
台灣車價是歐美日的快2倍. 打打車價罷.
跌個50%. 烏鴉才買得起.
房價也腰斬罷. 烏鴉族就會買房了.

前日財經專家(?)老謝在節目中說. 台灣可能要大難臨頭(?)....
看來多了一項避險工具
選前放空台股 + 做空台幣

秀才治國呀....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