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shin wrote:
辯論最怕兩套標準,力挺一個部分高架的環狀輕軌,不覺得沒志氣嗎?...(恕刪)
反諷不要用"我問過幾個新竹人"(好像你做過民調)
是誰力挺一個部分高架的環狀輕軌?
我只有力推新竹早該有輕軌,我沒力挺高架喔!
頂多我說過輕軌高架和(重軌)鐵路的噪音差異吧!(借用某人的比喻,魯蛋比雞腿)
以前跟你解釋過了,還要再解釋過一次嗎?
而且注意我用詞是:新竹人變得較沒志氣
這是比較二三十年前新竹人寧等三十年地下化也不要高架變成渴求高架化。
新竹從來沒有要過地下輕軌,較沒志氣是要跟什麼比?
新竹輕軌若能地下化,當然是很好。但二十幾公里的輕軌應該沒有城市會全部地下化。
輕軌其設計理念就是低建置成本和營運成本。地下化馬上把低建置成本破功。
所以能做輕軌地下化不如直接中運量或高運量的MRT。基於此原因,輕軌地下化的例子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