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市府108年施政計劃是年底前完成可行性評估。中央用特別預算編了四千多億的軌道建設經費,非六都城市大多選擇自償金低且爾後不用負責營運的立體化,只有我們市長是選擇自償高,自負盈虧的輕軌,而且還要跟沒意願的新竹縣合作。只能說很有勇氣。我相信市長是真的會推輕軌,否則到頭來四千多億的預算,新竹市都沾不上邊,很難交代的。另外說明,有網友認為立體化是跟風。除了跟風,主要還是配合中央主導的政策。這些計劃,沒有中央支持都不可行的。cckm wrote:市長啥時選了輕軌優...(恕刪)
00ff55aa wrote:我相信市長是真的會推輕軌,否則到頭來四千多億的預算,新竹市都沾不上邊,很難交代的。 大車站就是前瞻計劃的經費,號稱四年內完工的基隆混用型輕軌,計劃一變再變,預估經費也暴漲好幾倍,幾年過去了,還在計劃審查階段.....
不做輕軌只做大車站很怪吧?之前看直播,除了花很多時間介紹在大平台上蓋了兩個公園,最主要的功能是整合大眾運輸的平台。沒了輕軌,現有地下道其實就很夠用。cckm wrote:大車站就是前瞻計劃...(恕刪)
edwarddhliu wrote:如果是為了鐵路以西...(恕刪) 鐵路以西發展落後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現代交通發達,鐵路前後站效應沒那麼重要.但是車輛/行人鐵路兩頭跨來跨去畢竟是很沒效率的事.如果鐵路立體化,市區公車就可以直接穿過火車站,不用在市區繞來繞去進總站,車站兩邊的客運轉運也可以縫合.......
00ff55aa wrote:不做輕軌只做大車站...(恕刪) 一點都不奇怪,不是只有軌道系統才能當做轉運站,大車站是門面工程,和輕軌其實沒啥關係.不管有沒有輕軌,過站地下道其實都很夠用,那個平台不是為了讓人過站用,新竹沒那麼多人,而是要美美的,能上個幾天新聞,能吹個好幾年.....
是不太懂老是有人拿東京都新宿車站這種全球最繁忙又是當地首都車站的平面未立體化去跟新竹車站比, 然後意思是新竹車站也能比照辦理不用立體化心態是啥?第一.新宿車站每日進出超過360萬人, 約36-51個月台, 接取好幾個鐵道營運系統, 200個出入口; 新竹車站台鐵過去記錄印象每日平均二萬多人上下, 約莫7個月台, 加一加探訪接人看看每日有達到五萬還是十萬人? 這樣二個車站有可比擬性?第二.新宿車站沒立體化? 人家還有地下街, 咱們新竹火車站記得頂多只有地下連絡道, 新宿車站每日進出人數當然搞得起複合車站, 串起好幾家知名百貨公司, 至少二大型賣場, 書屋等等第三.新宿車站整體腹地約莫是新竹火車站(不含北新竹站腹地)至少4~5倍廣, 重要幹道一堆, 加上一只國道穿越…隔壁縣的一個區塊都在評估鐵路高架化經費, 人家怎不用繼續維持平面就好?=====〈北部〉竹北台鐵高架化總經費估62億- 地方-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289622018年9月2日 - 〔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新竹縣政府規劃台鐵縱貫線竹北地區高架化,以化解交通瓶頸,促進鐵路兩側土地活化;歷經兩年技術研議,可行性研究幾近台鐵縱貫線竹北地區高架化露曙光 - 新竹縣政府https://www.hsinchu.gov.tw/zh-tw/Event/NewsDetail/55476這個計畫之研究範圍北起台鐵縱貫鳳山溪橋,延竹北市區往南之頭前溪橋為止,預計鐵路高架化範圍,含引道段(最大15/1000縱坡)全長約3.2公里,車站包含竹北車站....
小客5509 wrote:新竹車站台鐵過去記錄印象每日平均二萬多人上下, 約莫7個月台 以台鐵算法,三個月台,有五側可以上下車.大平台高架在鐵軌上方,火車經過時產生的震動應該滿嚴重的,會有多少人有那個閒情逸致在那閒逛,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