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林智堅:爭取五楊高架延伸至新竹以南

mobile3803 wrote:
對新竹,竹北往來通勤有幫助(恕刪)

這個就用中央的經費吧,新竹市何苦用自己的經費幫助住竹北的。
目前連蓋都不能蓋
怎麼要經費?
五楊延伸先蓋好
就上天保佑了

edwarddhliu wrote:
這個就用中央的經費吧(恕刪)
只缺一條路
從 園區裡面 直接拉到 竹北

所以 其實就是把 橋下道路 全線完工
然後確保 上下交流道 的交通流量能順暢
就可以消化很多上下班的車流


已經delay了多少年
還要delay多少年 ...
第3期進園區應幾年年會完成
但第一期還是只有半套,另一半不知何時能動工

但對分流經國橋,還是有幫助


第三期工程(中興路至力行路段):
108年1-6月:108年1月31日公告徵收(公告期間:108年2月1日起至3月4日止),
已於108年3月14日至19日第1次發價,5月3日第2次發價,後續工程由營建署主辦。
108年7月: 工程由內政部營建署主辦,用地所有權移轉登記,工程基本設計核定。
108年8-10月:工程由內政部營建署主辦,辦理細部設計作業中。

Sensation owner wrote:
橋下道路 全線完工(恕刪)
edwarddhliu wrote:
這個就用中央的經費吧(恕刪)


的確 , 看著竹北努力爭取要蓋出一條一條的道路橋梁 連接竹北跟園區
新竹市從市區到園區的主要道路只有 寶山路 ,光復路, 公道五 跟68 快速道路
之前聽到市府要改善高峰路的路況來緩解寶山路的車流量, 只可惜高峰路到了高翠路 , 研新四路後
就屬於新竹縣寶山鄉的範圍.

就看是否也能縣市合作 讓高翠路進入寶山鄉後可以建構一條直接進入園區三期的道路了
這路相對於寶山路,其實不算塞了,又沒什麼紅綠燈

這邊拓寬其實還算是新竹市
因這邊有個高峰重劃,路會變寬
只是不知要幾年

linyou1221 wrote:
高峰路到了高翠路 , 研新四路後
就屬於新竹縣寶山鄉的範圍.
(恕刪)
團圓嚕 wrote:
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將聯合新竹縣政府、新竹科學園區同業公會,持續向中央爭取「中山高五楊高架延伸至新竹系統以南」,解決市民及園區朋友長期面臨的交通壅塞問題;
早就應該要做了
自從五楊高架完工後
就變成湖口-新竹段塞車(恕刪)


做完之後變成苗栗, 竹南要大塞車 了
新竹5個車道匯流到 竹南 3 個車道 的 道路縮減+變換車道的車流擾動, 勢必會成為新的道路瓶頸 , 再加上苗栗原本就是丘陵地形, 先天存在無數個『凹陷部』 , 只是換一個地方大塞車
而且建造完成恐怕要10年 ,是緩不濟急
這一段新竹/竹北段高速公路的 車流量 並不是很大 , 頂多是 6-8萬輛 , 卻塞得很嚴重 , 除了前後都是 道路瓶頸 『凹陷部』 之外, 新竹市/ 竹北市 的街道容量都很小 , 匝道下不去?會回堵到 高速公路上
Q車流量 = D(密度/車距) ⤫ V(車速)
道路空間有限 ! 每公里最多只能容納16台車(車距m+車長5m=60m) 以110km行駛
(依據高管規則6: 110km行駛保持55m車距, 每台車加車長擁有60m長的車道路權)
降低速限到 60km 車距30m, 每公里就能容納到 28 台車,每公里每車道就能多增加 12 台車進來
德國柏林的 A100 Autobahn,車流量是 每日18萬量, 是 竹北/新竹路段的二倍

降速限到 60km 了 , 但是德國是 機動彈性調整"速限"
進入 A100之前, 是無速限路段

降速限就能立即增加道路容量
所以除了增加道路容量之外 , 還有沒有其它的辦法 ? 有啊 , 就是轉換私人載具 為大眾運輸
相同的道路面積 1km 1車道 ,若 一輛車只載1人 , 只能有16台車, 只載16個人
如果實施高乘載 , 運輸的人數就能增為 3倍 , 能載 48 個人
如果改換載具, 換成是大客車 , 這48人只要一台大客車就夠了
新竹市/ 竹北市 的街道容量都很小, 應該是限制私人交通載具 , 發展 大眾運輸 , 把車停在市區之外接駁
不如改善 大眾運輸 , 打通 慈雲路 /公道五路 COSTCO 到光復路 的塞車道路瓶頸 , 以大眾運輸來取代私人載具
設置 Park & Ride (P+R)做交通載具轉換 , 上下班時間以大型接駁車→ 幹線公車→公車專用道→ 公車捷運系統

中期應該要爭取的是新竹的環城快速道路, 才能和國道分流

長期是整合現有的 鐵路加上 路面設置 輕軌電車 →輕軌路網 , 電車不只走竹北/新竹市區, 輕軌電車還能走火車鐵道, 聯通 新竹市和竹北市
再保留新竹火車站古蹟, 後方的鐵道立體化, 改造為多層的大平台, 變成商辦大樓及購物中心
德國 柏林火車站 也是改造成多層 的立體 站體

鐵道高架

鐵道月台之外的空間 , 都是商店和購物中心

看起來就像百貨公司
herblee wrote:
中期應該要爭取的是新竹的環城快速道路, 才能和國道分流

國道塞車是因為短時間內大量車流要湧入園區,
進園區道路不解決,環城快速道路就是多個臨時停車場而已,
新竹就這麼大,國三/68等於就是半個外環道了.

降速限就能立即增加道路容量

降速限?
大多市區道路,速限都是50或更低,
高速公路或園區塞車時,速限又有什麼意義???

如果實施高乘載 , 運輸的人數就能增為 3倍 , 能載 48 個人
如果改換載具, 換成是大客車 , 這48人只要一台大客車就夠了

不妨先看看台北市的車流量有多少,
那還是一個捷運/公車都相當發達的都會區.
發展大眾運輸不能忽略兩端的接駁和轉乘耗掉的時間.

新竹也只有通勤時間塞車,
真要汽車通勤族放棄私人汽車,
更多人會轉向機車而非大眾運輸.

長期是整合現有的 鐵路加上 路面設置 輕軌電車 →輕軌路網 , 電車不只走竹北/新竹市區, 輕軌電車還能走火車鐵道, 聯通 新竹市和竹北市

路面電車一樣會塞在大馬路上,
台鐵未來的班車密度只會越來越高,
哪還容得下不受控的輕軌電車?
新竹/竹北跨個橋就到,只有通勤時段交通擁擠,
沒有那麼複雜.

新莊車站接駁公車永遠在火車進站前開走,
如果連這種事都無法解決,
對大眾運輸何須期望太多.........
如果能像南港軟體園區
捷運到站就到公司
我會坐捷運
但新竹不可能了
內彎線的千甲和新莊站若也有辨公大樓
也許我也會考慮坐

台元因近竹北站,很多人坐火車通勤
竹科沒有臨火車站,所以外地的只好開車


cckm wrote:
真要汽車通勤族放棄私人汽車,
更多人會轉向機車而非大眾運輸. (恕刪)
mobile3803 wrote:
竹科沒有臨火車站,所以外地的只好開車(恕刪)

竹科那麼大,就算有火車站,也是要有些毅力。
比較可行的是到新莊車站然後騎機車 or YouBike。可惜的是六家線的班次有點少。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