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3803 wrote:市府真是矛盾,別人的天橋是阻礙天際線景觀自己的大車站平台就不阻礙天際線景觀??:::新竹市政府近年力倡步行城市,以人為本、行人優先、設施減量為原則,陸續拆除不符無障礙設施規定、阻礙天際線景觀且使用率極低的天橋;去年底先拆了清大光復路前方的建功行人陸橋,今年上半年再拆香山交流道附近香山一號橋與香山二號橋。 把空橋當成天橋,不是市府無知就是把人民當白痴呼嚨。這是現代版的錯把馮京當馬涼?行人天橋功能只供行人過路,功能性不彰,也確有行人寧冒險走平面跨越馬路也懶得走天橋的狀況。空橋則是2樓以上兩建築商業活動的的連接,若是多棟建築空橋連接,將形成體商圈的空中網路。最主要的效益就是2樓的商圈更活活,也實現逛街人潮和車輛的真正分流。過馬路功能只是其中之一!空橋不但不是過時的東西,還是現代甚至未來的潮流。在台北較新的重劃區,如南港和新板特區都有空橋的規劃和實現。在一些科幻片,也常見到城市立體連接的很潮的未來感畫面。當然,這要看怎麼設計外觀。地下道當然也可以連接地下商店,但成本是空橋的好幾倍!地下道若不是連接商地下商店,粉抱歉,它的功能和天橋一樣,人不愛走!通風不佳,常成了無家可歸者的愛心窩。地下道更無法有外觀計,無法塑造城市美學!
Ace.H wrote:把空橋當成天橋,不是(恕刪) 新竹市 人口才44万,天橋,地下道使用率率都低,還是趕快想如何把 關埔,竹北 串連一起,提高人流才是真的,輕軌捷運先弄吧!有人流再來考慮,天橋或地下道
classic guitar wrote:新竹市 人口才44万,天橋,地下道使用率率都低 空橋不是天橋,前面己跟你說明過了,醒一下,好嗎!商業區展主要是看人口密度不是人口數。新竹市人口密度是台北1/2,新北的2倍!關埔則是新竹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何況新竹市有很多未設籍的外來工作人口。另外,還要看消費力,新竹市消費力,不用我介紹吧!
Ace.H wrote:空橋不是天橋,前面己(恕刪) 這話題比Xx橋熱門內灣線捷運化,值得期待大新竹輕軌藍線 竹縣做可行性評估羅浚濱/竹縣報導2022年4月16日 04:10新竹輕軌藍線由縣府做可行性評估,路線從光明六路往東到高鐵特定區,往西接博愛街跨頭前溪銜接新竹市紅線。(羅浚濱攝)新竹市政府規畫「大新竹輕軌捷運」計畫,日前在市議會專案報告後,將向中央爭取今年核定輕軌可行性研究,但新竹縣議員發現沒有新竹縣的捷運路線,交旅處長游志祥指出,竹北生活圈路網在新竹市做整體規畫時納入新竹輕軌藍線,已獲交通部核備,縣府自行辦理可行性評估,預計2024年11月完成。新竹市規畫輕軌先期執行紅線,提出5個評估方案,認為方案5從新竹火車站經新莊站到新竹高鐵站全線高架最佳,途經食品路、光復路、園區新安路和園區一路,接介壽路、關新路及公道五路。該規畫路線全長14公里,穿越清大和陽明交通大學及科學園區,並要在兩所大學校園內和園區沿線設置15座高架車站,同時把台鐵內灣線「升級」為輕軌,總經費457億元。縣議員彭余美玲等人發現新竹市規畫路線只到竹北市的新竹高鐵站,質疑為何沒有新竹縣的捷運路線。游志祥表示,竹北生活圈為新竹輕軌藍線,新竹市在做整體規畫時納入最優先路網,並且報交通部後獲得核備,新竹市是希望紅線可行性研究,能在今年獲得中央核定,新竹藍線可行性評估則是縣府負責規畫。游志祥說,新竹輕軌藍線初步規畫將光明六路納入環線路網,路線從光明六路往東到高鐵特定區,往西接博愛街後跨頭前溪,連接台鐵南竹北站及銜接新竹市輕軌紅線,目前初估經費應該超過400億元。游志祥並說,大新竹輕軌捷運的路網最大的問題是運量,只連接新竹和竹北生活圈,以目前民眾使用大眾運具偏低的情形,運量不太可能樂觀,靠站區土地開發,也很難養活輕軌。縣府計畫將新豐、湖口、竹東、新埔和芎林一小段,納入捷運路網接新竹藍線,讓各鄉鎮市通勤和通學民眾搭輕軌上班上學,應能提升新竹輕軌的運量。游志祥指出,新豐、湖口及竹東等鄉鎮與竹北生活圈藍線路網並未有完整調查,縣府以2500萬元辦理「新竹縣大眾捷運系統整體路網評估計畫暨新竹藍線可行性評估」,發包後預計2024年11月完成可行性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