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希望附近可以多一點平價餐飲,可是出自己大樓門的消費的意願並不高,取而代之的是叫外送到1樓外送區拿餐就好⋯
以這邊的租金來說,店家要生存非常的困難,看到的大多是開沒幾個月就關了的店,大家出門消費彭場附近店家的意願如果還是這樣,以後只會看到附近剩下房仲跟托嬰而已。
附近平價的店家,慈雲夜市旁邊的鹹酥雞開沒幾個月就搬了;巴特里麵包店開沒半年,現在關了;再看看我自己每次接小孩平日經過壽司郎旁邊的嚐仙,常常冷清清,以我以前開店過的經驗,以這個人流,最後不是大財團佔據這裡,不然就是房仲托嬰,除非之後慢慢改善。
感覺像硬拗
2側2樓不能互通.....

就算要蓋地下道,原來2側的空橋還是要連起來吧
換個市長就換個作法.....

竹市慈雲路空橋計畫翻盤 林智堅:擬蓋地下連通道
新竹市慈雲路交通繁忙,市府前幾年有意增設空中行人步道橋,以利行人與學童往返通勤,但遲無下文。市長林智堅今天下午宣布因商業活動集中1樓,空橋設置已經不經不符當初立意,市府擬於埔頂三路與慈雲路交叉口打造「慈雲路地下連通道」。
市府表示,慈雲路為往返竹科、竹北的交通要道,因好市多、迪卡儂新竹店等大型賣場先後進駐,及新學區關埔國小設立,關埔地區生活機能逐漸完善,但住商區與東側關埔國小及光武國中被慈雲路分隔,學童通行需於埔頂二路與慈雲路交叉口過馬路。
慈雲路兩側在早年的都市規畫就有空橋設計,因此近來地方期盼市府盡早建設空橋,守護學童通勤安全。都發處說明,關埔都市計畫2004年規畫慈雲路兩側為商業區做為地區商業購物機能,過去確實曾參考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案例,曾規畫立體連通空橋以利購物或洽公人潮通行。
都發處強調,當時計畫由地主透過自辦市地重畫方式,2008年完成整體開發作業,因當時住宅市場景氣活絡,鄰近科學園區條件優異,2918年市府當時依關埔都市計畫著手規畫在埔頂三路與慈雲路設空中行人步道橋,也將設無障礙電梯,經費約5千萬元。
但市府考量隨關埔地區蓬勃發展,加以中央法規未限制商業區不得做住宅使用,該區建築雖位於商業區,但多作為一般住宅使用,商業活動僅在1樓,2樓尚未有商業人潮使用,也使得空橋規畫不符合當初規劃立意。
工務處指出,市府團隊今天現地視察後,評估將規畫地下連通道,除可保有地上景觀園道的完整性,更可減少空橋對下引道車輛的視覺壓迫,維持較舒適的行車體驗,也因現在商業活動都在1樓,亦可滿足現在商業人潮使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