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走中華路往來竹南及新竹市之間,每每到了香山這一帶就覺得好可惜,明明也是新竹市的一部分,可是卻一點發展也沒有,最近的高速公路往南是竹南交流道,往北是要繞景觀大道至3號或是至南寮走東西向至1高。
翻開地圖看看,園區到竹北及到這一區其是距離是差不多的,但是竹北周遭已大樓林立;反觀香山完全停擺,往竹北已有1高、經國橋,為何往香山不能有R1?只因為竹市先是開發了園區就得犧牲後開發的香山區?46億又如何呢?跟東區花的預算還算少,但如果東區夾帶著先發展完成的人口優勢打壓香山區,實在不公平,這也是香山一直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之一。
R1個人覺得10年內有下列幾項優點:
1.園區人喜歡透天的可以至這裡成家;以竹北的房價和塞車情形來看,這一區的確是很有優勢。
2.竹科園區發展已飽和,R1建造完成可以讓生醫園區的發展較為順利,可讓新進駐的公司有較便利的交通。
3.未來新竹市如需大型腹地發展:如體育場、竹市監獄遷移....等,此一處也是不錯的選擇。
4.大庄商圈的擴大。大庄商圈主要商家林立於大庄路上,規模不算太大,但生活機能還算完善,相信R1能帶來人潮,並帶動商圈的發展。
請問大家認為台中歌劇院花35億有很多人使用嗎?有多大的公益性?台中市市政府花 67 億,值得嗎?
參見 為何中央如此不公 (2) -- 別人計畫可以補助, 我們只剩計畫書
下面這張圖可以說明 R1 的效益與公益性。
R1 道路探討
對左邊圓圈的地區而言,R1是最快速與園區交通的幹道道路。又有三所大學的學生每天可以使用到 (元培與玄奘可在R1側另開校門),就算不看一年一度的大坪頂掃墓,還有可以每天使用的青青草原(類似十八尖山,不少園區人上班前會去走走)。
只要能與園區快速的交通都可以創造經濟效益。加上主要幹道開通之後,周遭的鄉間小路才能被活化,有些網友所提到的觀光民宿,觀光農牧場之類的才容易吸引人潮,這當然能創造經濟效益。
這條R1道路跟景觀大道是新竹縣市的山區外環道,是以茄苳交流道為中心的往西聯外道路,景觀朝西北,R1 偏正西,而東向則會接寶山甚至到北埔峨嵋,如果全線貫通,將是非常重要的幹道。
從這張圖可以很明顯可以看出 R1 可以將園區的工作人員吸引到左邊圓圈區域。對於新竹市東西兩側的交通有非常大的幫助,也可以構成外環道路網。
R1 道路的便利性可以由下列計算來參考。香山交流道與茄苳交流道相距六公里。香山車站到往南繞到二高往北到茄苳要 8.x 公里。而香山車站到R1起點2公里,R1到景觀大道4公里,再接到茄苳交流道1公里,表示從香山車站走R1到茄苳交流道只需要七公里。表示香山車站以北的居民走 R1 道路到二高是比較便利的。同樣也可以估算出景觀大道無法作為 R1 的替代道路。
R1 會用到的絕對不是只有沿路的社區及美山地區的人而已。景觀大道出口離三姓橋還有一段距離,從圖上看三姓橋到R1 走茄冬上二高會比走景觀來的近,因此三姓橋與大庄的居民都可用到。而R1 南端的橫貫山路只有大湖路,又離南港的二高交流道很遠,因此大湖路以北的居民要走茄冬上二高也是走 R1 方便。
為何不走元培街接香村路或玄奘路?因為路太小不好走,速度無法太快。R1 就像景觀一樣是主要幹道。
這樣的範圍,北從大庄三姓橋,南到大湖路或香山車站,這樣的範圍的居民都會使用到 R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