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雷驚 wrote:
理由:過去竹科園區的擴張,清交二校學生的成長所造成房子需求不斷成長,過去的榮景已不復見,現在竹科的擴廠,很多都移到別的地方,如竹南、中科、南科等,另因少子化,清交二校的招生配額,未來應只會少,不會多,且校內還會增加宿舍的供給,好像上次有大學生跟教育部反應
投資要獲利真的不多。不過未來會漲到多少?誰知道。
當初誰會知道房價會從250萬漲到現在800萬以上。漲到500萬的時候就一堆人說花這個錢買國宅真不值。現在500萬買不到公學的小坪數。更不說大坪數了。
南科,中科,竹南是成長中。問題是竹科還是新鮮人最大的集散地。清交大還是理科名校。學生人數和竹科新婚夫婦還是撐住這個市場。
竹科人總是會先買一個房子住,等到薪水增加或是小孩出生大了才可以換到更大更新的房子。房子就不斷的易主。現在也沒那麼多股票分紅。中古屋反而是首選。因為新屋開太貴買不起了。
旁邊昌益的新房子不停地往上漲。周遭的新房子不停蓋。這一區的眷村改建計畫還不少。而且有些也已經動工如清大夜市。
公學的舊房子要跌下來有點難。因為新房子都賣到1300萬以上。旁邊一模一樣的生活圈學區公學中古屋才800~900萬。預算不足的還是得買房。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多加""一點點""預算住新房。
投資?有資金應該要去玩關埔吧。

不過台肥園區就算蓋好了,也不會有太多公新司進駐吧。台灣哪來那麼多辦公室需求。新一代年輕人只想開咖啡店小確幸,不會冒險去拚新事業。
雖然我住在這裡,很難說為未來會如何?應該說這是一區抗跌的區域。優點不太會變動:學區,綠地,市場,馬偕醫院,清大綠地,清大夜市都完備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