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yearhuang wrote:不解中...怎麼會冒出自稱自己的房子為什麼不能拆的屋主出來。 這件事看起來怪怪的屋主還自己"花錢"拆還要半夜偷偷拆不知在演哪一齣,背後不知有沒有人指使? 會不會最後那個屋主有精神疾病,全案不了了之反正樓去文化資產空,過個幾年只好勉為其難都更了
應該很多人一開始不知道甚麼是寡婦樓也不知道當初的保存運動吧!看完本樓的五四三...有興趣的也可以參考一下這篇文章記寡婦樓保存運動的外力分化與內部張力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29431
cckm wrote:私人古蹟才更要連夜拆...私人產業被指定為古蹟或保護區,業主恐怕是哭笑不得三聲無奈.不少私人預定古蹟都是一夜間破壞掉或乾脆拆除.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遺存建築群"是如何變成私人產業的?請號稱屋主的人拿出產權來,難道是國防偷賣給他的?看看所有權人是誰: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OA10309000006&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所謂自稱屋主,應是長期佔住者吧?到目前為止,僱工拆屋者,新聞都是以自稱屋主處理。這裡的報導最詳盡:http://gotv.ctitv.com.tw/2015/04/3949.htm我的推測,沒有錯。所謂的屋主江姓女子,江女自稱前夫的叔公是寡婦樓住戶。顯然她本身連佔住戶都不是(佔住的是前夫的叔公,好像連親戚都不是@@)(註)弄清楚,所謂的點交,不是買賣交屋,而是把佔據的房屋清點後還給所有權人(國防部)。本來就是別人的房子,就算未點交,也不能毁損啊!這世界怎麼了?註:台灣有很多歷史建築(公有,私有都有),早期因為沒人管(私人的,持分子孫在外,沒人理),常被弱勢族群長期佔住其中。因為為數眾多,且多為弱勢者,基於人道,在未有妥善配套前,公權力通常就爭眼閉眼,不會強行趕出佔住者。像板橋林家花園,就是一例。
sunyearhuang wrote:"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恕刪) 看了一下資料應該是國防部想要改建都更這整個眷村,將村民以各種方法都遷居到了別處這幾棟建築較具有時代代表性,國防部因為文史工作者抗議,不敢自己拆,所以給搬遷補償,或是自拆補償數百萬還是數十萬的以利誘之的結果,就是有人雇了怪手一次拆光,我想所有人說不定也牽涉其中心痛的只有文史工作者和留戀故居的村民,真的替這些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和老人感到悲哀
涮涮鍋 wrote:心痛的只有文史工作者和留戀故居的村民... 文史工作者和原住戶對保留該區的訴求不只是可能不同,甚至還可能是對立的,各路文史工作者的立場最後很可能也會不同調.拆除寡婦樓或許能看成是移除對保留該區其它文物的絆腳石,也許違法,但未必有多不合理.
cckm wrote:文史工作者和原住戶對保留該區的訴求不只是可能不同,甚至還可能是對立的, 姑且不論歷史文物的保護是否應該超過物權。房子是公家的,原住戶(佔住者)有什麼立場拆房子?何況,拆屋者根本不是什麼住戶,只是她的前夫的叔公曾經住過。這樣也算是住戶?看覺得連佔住的親戚都算不上(婚都離了,姻親關係應該也消失了吧)再說,寡婦樓的原住者是一群寡婦,前夫的叔公應該是公的,可見也不是原佔住者(可能是後來跑進去住的)。再退一萬步,妳要拆也拆妳前夫的叔公曾經住的那一戶就好了,幹嘛把整個寡婦樓拆光光?還辯解,本來只拆一戶,不小心弄倒了其它戶,只好全拆?只拆一戶,要出動五部怪手?妳前夫的叔公住的是豪宅大戶啊!cckm wrote:拆除寡婦樓或許能看成是移除對保留該區其它文物的絆腳石,也許違法,但未必有多不合理. 連唯物論的老共都知道歷史文物的價值,台灣呢?歷史文物只是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