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新竹市已回復省轄市超過30年, 還沒有一個像樣重劃區該怪誰?


apollo3296 wrote:
同意~也許城隍老爺也...(恕刪)

有沒有救,要看是否一定從高樓大廈林立,人車雜踏,大家來炒房的台北模式來看.
iepmis wrote:
這個就是最標準的外地...(恕刪)


其實去看古早日據時代都市規劃+民國70年後的都市計畫 你就會發現 台中沿用並實踐的都市計畫
並不是標準都市使用等級的 搭配標準的衛星城鎮 這也是當初省府將第二顆心臟選在台中
而921將中部擊毀時候我家這邊救災中心可以三天內恢復短暫供電供水主要原因
(因為當初就有特殊備援計畫)
因為我家就是搞都市計畫+重劃 看過很多資料 你會發現規劃好壞除了地理環境 更需要實踐
(也就是計畫比拆除的抗爭更重要 不能因為抗爭就把路蓋成歪的 錯誤範例台中松竹路與崇德路口)
你問過搞都市計畫的人 很多都會說 台中本身計畫書就是要當首都用
台中預算多不多每年都有中央政府+縣市政府預算書可以參考
基本上桃園台中新竹市負擔面積算下去 台中因為接收一個腹地廣大又貧窮的台中縣之後
基本上不能純看經費多寡 而是要看多少面積分多少經費(兄台也是依總經費在看 沒注意到新竹市很小)
(當然不避諱大多數大型經費都是用於台中市 但是還需要建環狀路將縣市的交通打順
台中市前有多數環狀線加上未來要打通的快速道路與國道 應該可以讓縣市距離更加進)

至於基本上論環境本身優劣 應該台灣沒什麼可以跟台中比的(論腹地氣候日照消費水準等等)
也許我是外地人在看新竹~不過來新竹工作的外地人都不少 台北也不少 新竹規劃不好大家也都有共識
我應該也可以說閣下也是新竹看世界 論都市建設新竹小地方可能連嘉義垂楊路都不如
馬路本身品質也不如嘉義(雖然說台中市的路爛的也不少)
新竹最好的就是有~~很便宜的動物園雖然小小的但地點很好 這點台中就是沒動物園

論到過河的橋 要不要來看看台中旱溪 跟 筏子溪沿岸 台中蓋了多少的橋 花了多少錢與規劃?
中科跟精科目前算是不怎樣 但是都有專屬的快速道路+替代道路
路這種東西不是繁榮才蓋 而是早十年就要蓋
竹科光交通就卡住了新竹市通往其他新竹縣的橋 就是少得可憐 幾乎沒複數替代路線可選
很明顯新竹並不是沒錢到不能蓋路 而是並沒有長遠規劃造成的 (要比新竹市窮到處都是)
如果連新竹基本的門面(光復路)都是這樣慘 不要怪別人看錯了
台中再怎樣門面也是七期百貨林立 + 高級大樓林立 連續兩同路加上橫向道路 又大又寬
(雖然是靠重劃來+地平的沒什麼好說 畢竟已現在社會來看這也是先進繁榮的象徵)
當然主因是台中地理環境優於很多地方 不過也要有規劃加上最近有經費以前蓋到一半的可以接通了
台中可以看到很多默默的偷蓋的規劃路線 只是蓋很慢 但是計畫都是20年前就看過了

如果要論不公那故宮南院應該一間補助經費打死台中一排建設了 也足夠給新竹蓋一堆基本建設
基本上社會就是不公不是嗎 你貼的文章很明顯就是講明政治立場不正確的縣市就是補助少
不避諱 民進黨執政時期台中幾乎沒中央補助建設 換國民黨執政幫小強補一堆經費
就是立場偏袒不是嗎
裡面也說得很實在 台中是因為很均於融合所以各半 所以一做差馬上就會面臨選不上問題
新竹長期都是藍色的 自然中央不要照顧你也是選藍的 何必浪費錢

論美術館 那古根漢也是被台中自家人拖下水加上中央不補助不是嗎
如果是當時若是國民黨執政的話不是民進黨 偏心一下應該現在也蓋好了不是嗎

有時候看事情要覺得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marlon6v wrote:
新竹市已回復省轄市超過30年, 還沒有一個像樣重劃區
轄區104平方公里
光浦+關長重劃區合計不超過50公頃 還是自辦 活像濃妝徐娘 難掩老態
不要比重劃區超級多的台中市 有些重劃區大氣魄的拆除一堆舊房
光一個竹北轄區50平方公里 重劃區就超過500公頃
該怪誰?

...(恕刪)








香山區多數是起起伏伏的山坡地,只有靠海那邊是平地,東區有十八尖山,寶山山區,科學園區,北區雖然幾乎都平地,但是有個空軍機場在。其實新竹市可以開發的地區真的不多了

這是甚麼爛標題。。。

看了這麼多新竹的文章,有重劃區那又怎麼樣?

就算規畫了一個"像樣的重劃區",還不是給市民亂搞。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7&t=2614222&last=35529050

到時候規畫的道路也是被圈起來當店面,或是居家的採光罩搭建出來。又或是鐵皮屋亂蓋。

所以,如果市政府沒有"依法行政"的決心,規畫甚麼都是眼高手低而已。

kaworu.liu wrote:
其實去看古早日據時代都市規劃+民國70年後的都市計畫 你就會發現 台中沿用並實踐的都市計畫
並不是標準都市使用等級的 搭配標準的衛星城鎮 這也是當初省府將第二顆心臟選在台中
而921將中部擊毀時候我家這邊救災中心可以三天內恢復短暫供電供水主要原因
(因為當初就有特殊備援計畫)
因為我家就是搞都市計畫+重劃 看過很多資料 你會發現規劃好壞除了地理環境 更需要實踐
(也就是計畫比拆除的抗爭更重要 不能因為抗爭就把路蓋成歪的 錯誤範例台中松竹路與崇德路口)
你問過搞都市計畫的人 很多都會說 台中本身計畫書就是要當首都用


如果真的看過很多都市計畫, 那應該可以比較一下日據時代台中都市計畫與新竹都市計畫還有台北都市計畫, 而且新竹市在民國38年被從省轄市降格為縣轄市, 轄地從二百多平方公里變成不到五十平方公里, 台中市則是從不到30平方公里變成一百六十多平方公里, 這樣還好意思來比戰後的都市計畫.

參見 :
百年竹塹城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從新竹州首府到最早且最大的省轄市到縣轄市

如果有看過高雄的都市風貌與道路系統, 台中市根本遠比不上, 還首都咧 ! 省會級的倒是聽過, 省會與首都可是天差地遠. 如果真的很多人說, 那麼應該有文獻可以證明台中市的都市計畫是首都等級.

如果是從事都市計畫, 應該聽過林欣榮教授吧, 林教授的大作只提到三個首都, 台北新竹高雄, 沒有台中.

參見:
被長期忽視的科技首都 -- 新「新竹論」

kaworu.liu wrote:
台中預算多不多每年都有中央政府+縣市政府預算書可以參考
基本上桃園台中新竹市負擔面積算下去 台中因為接收一個腹地廣大又貧窮的台中縣之後
基本上不能純看經費多寡 而是要看多少面積分多少經費(兄台也是依總經費在看 沒注意到新竹市很小)
(當然不避諱大多數大型經費都是用於台中市 但是還需要建環狀路將縣市的交通打順
台中市前有多數環狀線加上未來要打通的快速道路與國道 應該可以讓縣市距離更加進)


閣下還是沒有提供數據, 告訴您一個網站吧 !

縣市統計指標

我是在與閣下談未升格前的台中市得到許多補助, 閣下扯到台中縣作什麼 ? 而且經費也沒見過用面績去均分的, 一般都是用人口去均分的.

順便請參考一下台中市的上繳稅額有比新竹市多嗎? 更不用說人均數據.請問補助有照這種比例嗎 ?

各縣市上繳稅款與中央補助款情況探討

2010 改制前各縣市繳稅與創稅能力比較

2010 改制前後各縣市創稅能力 -- 新的客觀參數比較

kaworu.liu wrote:
至於基本上論環境本身優劣 應該台灣沒什麼可以跟台中比的(論腹地氣候日照消費水準等等)
也許我是外地人在看新竹~不過來新竹工作的外地人都不少 台北也不少 新竹規劃不好大家也都有共識
我應該也可以說閣下也是新竹看世界 論都市建設新竹小地方可能連嘉義垂楊路都不如
馬路本身品質也不如嘉義(雖然說台中市的路爛的也不少)
新竹最好的就是有~~很便宜的動物園雖然小小的但地點很好 這點台中就是沒動物園


天氣好是中部都好, 彰化南投不比台中差, 消費則是見仁見智, 而且彰化也是被降格的原省轄市.
要比路大小條, 台中遠不如高雄, 嘉義不只垂楊路大條, 世賢路也很大條. 這又如何呢 ?

閣下知道新竹的八大學區住宅環境嗎? 台中市沒有任何地點比的上您相信嗎 ?

這種主觀性的認知閣下還是不用提吧 ! 閣下對其他城市的認識不見得會比別人多.

kaworu.liu wrote:
論到過河的橋 要不要來看看台中旱溪 跟 筏子溪沿岸 台中蓋了多少的橋 花了多少錢與規劃?
中科跟精科目前算是不怎樣 但是都有專屬的快速道路+替代道路
路這種東西不是繁榮才蓋 而是早十年就要蓋
竹科光交通就卡住了新竹市通往其他新竹縣的橋 就是少得可憐 幾乎沒複數替代路線可選
很明顯新竹並不是沒錢到不能蓋路 而是並沒有長遠規劃造成的 (要比新竹市窮到處都是)
如果連新竹基本的門面(光復路)都是這樣慘 不要怪別人看錯了
台中再怎樣門面也是七期百貨林立 + 高級大樓林立 連續兩同路加上橫向道路 又大又寬
(雖然是靠重劃來+地平的沒什麼好說 畢竟已現在社會來看這也是先進繁榮的象徵)
當然主因是台中地理環境優於很多地方 不過也要有規劃加上最近有經費以前蓋到一半的可以接通了
台中可以看到很多默默的偷蓋的規劃路線 只是蓋很慢 但是計畫都是20年前就看過了


閣下這段所說的更說明了中央的補助不公.
閣下所提的旱溪筏子溪都是市內市政府自己可以解決的, 拿來與頭前溪這種跨縣市的橋比也未免太常識不足吧 ! 要比就比大肚溪大安溪有幾座橋吧. 不然比一下要到大里有幾座橋也可以. 光看台北市鬥雙和只有幾座橋就可知道跨縣市的橋建造的難度.

跨縣市的橋不是縣市政府可以自己蓋的, 要由上級出錢與同意才能蓋, 頭前溪上有許多 "規劃中" 的橋,閣下知道嗎 ? 至少還有三條. 何時中央要給錢蓋 ?
中科精科不怎麼樣中央都可以補助錢蓋路了, 竹科這麼重要的中央卻不管. 光看中央不管特二道路就知道中央的態度了. 閣下既然是從事都市計畫的, 怎麼會不知道新竹的都市計畫內容呢 ?
閣下所說的門面正是長期中央不公所造成的.
閣下說的好, 台中市20年前的計畫的道路現在有錢蓋, 新竹市20年前的計畫的道路現在還是沒錢蓋, 這不是中央不公是什麼 ?

kaworu.liu wrote:
如果要論不公那故宮南院應該一間補助經費打死台中一排建設了 也足夠給新竹蓋一堆基本建設
基本上社會就是不公不是嗎 你貼的文章很明顯就是講明政治立場不正確的縣市就是補助少
不避諱 民進黨執政時期台中幾乎沒中央補助建設 換國民黨執政幫小強補一堆經費
就是立場偏袒不是嗎
裡面也說得很實在 台中是因為很均於融合所以各半 所以一做差馬上就會面臨選不上問題
新竹長期都是藍色的 自然中央不要照顧你也是選藍的 何必浪費錢

論美術館 那古根漢也是被台中自家人拖下水加上中央不補助不是嗎
如果是當時若是國民黨執政的話不是民進黨 偏心一下應該現在也蓋好了不是嗎

有時候看事情要覺得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閣下提到故宮南院, 怎麼不提台中市的國立場館:
國立台灣美術館
國立科博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國立台中大都會歌劇院 (將建造, 這應該是國立的)
國立台中圖書館
這些花了多少錢?

古根漢中央(DPP執政)有同意與撥50億, 煩請弄清楚.

古根漢流產 胡志強賴行政院

執政還分藍綠鐵票, 這不正好說明台中是中央不公下的得利者嗎 !
iepmis wrote:
如果真的看過很多都市...(恕刪)


其實這就是政府稅收的觀點~ 以人口統計 而不是上繳力計算
如果依照這種算法 理論上雲林簡直強到爆~ 那我公司就不會看到滿坑滿谷雲嘉南跟高雄台中人了
ps.你也很清楚都是六輕登記在案造成的不是嗎~難到台北跟新竹不也是這樣
(公司新竹人超少~大概只佔不到20% 台北人10% 台中高雄最多佔20%有餘)
政府本來就是依照收多用來補助少 如果論上繳力來說~那東部跟屏東應該是繳不夠用 罪該萬死嘛
那要政府收稅收幹嘛 大家自己搞獨立就好了 (難到美國聯邦制度 美國國防部的預算自己生出來?)
台中市目前含以前縣的面積現在也是數一數二大 我想人數才是稅制重點
人數多寡關係於選票多寡 簡單來說人說就是勢眾 新竹基隆不算差 就是登記人口少了很多點


也許觀點問題~我家搞重劃但是我是電子業的
我的觀點其實就很一般公司絕大部分外地人的感想而已
論繳稅 我想我也是貢獻新竹這邊稅收一些些吧
(幫公司賺錢繳稅給政府的比我繳給台中政府的多好幾十倍 這算新竹的還是算台中的?)
確實這邊收入是台中兩倍左右 我出社會時候薪水三倍
說真的難道新竹跟雲林的稅都是自家人生產的 而不是外縣市幫忙生產嗎?
真的要怪就是怪 為什麼台灣很多稅收都是登記在哪誰收(台北爽到很多 一堆總公司登記台北)

如果你要論跨縣市的橋 原台中市跟原台中縣都算跨縣市 我想大多數的橋都是在沒合併之前就開通or營建了
這樣沒道理新竹市跟新竹縣橋開不過去不是嗎 (過旱溪的橋我小時候就有不少了)

至於說到精科那條路 沿途也是台中自己搞重劃把路給接起來 這個設計藍圖確實10多年前就看過了
但是至少台中市實踐了~ (特三號道路就是重劃開出來的 公益路延伸我也聽10~20年了)

論居住~我住台中黎明這邊條件就跟竹村x路那邊一模一樣
(相同時期 相同營建 相同規劃 用途也不會差很多 環境我想不會多糟糕)

連新竹同事小孩來都說 爸爸這邊跟竹村x路那邊怎一模一樣~


其實很多事情可以討論 我認為新竹應該可以更好 只是主政者人的問題也是重點吧
連上新聞的次數可能都比苗栗還少了~
至於有些樓層的太偏激的我就懶的指教了~
印象中台中市好幾任市長都汲汲於推市地重劃
雖然初衷不一定是為國為民
但是有重劃 市容總是比放任亂蓋美
總要有計劃 才能巧立名目向中央多要錢
一味只怪經費少 而輕易放任歷任市長的怠惰
城市當然進步緩慢
marlon6v wrote:
印象中台中市好幾任市...(恕刪)


不過這也是台中被人詬病的一個地方
將南屯西屯國道沿線的農田卯起來剷平 一望無際的重劃區
(光我家旁邊就200公頃以上了(折合60萬坪左右) 折半給公共設施也有30萬坪 平均一坪土地20~40萬)
總金額上好幾百億.. 更不用說西屯/北屯方向 還有好幾百公頃 雖然價錢比較便宜 也是20萬左右

(台中光重劃來大概弄了上千億給台中市政府..幫市民弄了超多的公園..(隨便都是起跳上萬坪)

不過說到立名目A經費建設 小強應該是全台灣最強的XD..
中央不公是事實,也只能怪市長和立委和選民沒用,執政黨就會搞些小花招,選前開幾張鳥支票,就騙一推人挖挖叫,要新竹有建設要拿選票作後盾,每個政黨都輪一屆,自然就好好做,選前呂立委開的支票,新竹監獄要遷移,怎麼選後比蟑螂還小聲,難怪想選立法院副院長,美牛案又給我表決,有時候人在做,天在看,很多媚著良心亂搞立委和市長,晚景都很悽涼,這也是新竹政壇不爭的事實,其實新竹市是好地方,比方便和生活機能跟工作機會,台灣沒幾個地方能比...........台北賣場最近因為證所稅和油電慘希希,新竹可以這樣要慶幸了
閣下回文寫了很多, 可惜請您回應的部份您還是沒有正面回答, 反而提到不相干的事情.

kaworu.liu wrote:
其實這就是政府稅收的觀點~ 以人口統計 而不是上繳力計算
如果依照這種算法 理論上雲林簡直強到爆~ 那我公司就不會看到滿坑滿谷雲嘉南跟高雄台中人了
ps.你也很清楚都是六輕登記在案造成的不是嗎~難到台北跟新竹不也是這樣
(公司新竹人超少~大概只佔不到20% 台北人10% 台中高雄最多佔20%有餘)
政府本來就是依照收多用來補助少 如果論上繳力來說~那東部跟屏東應該是繳不夠用 罪該萬死嘛
那要政府收稅收幹嘛 大家自己搞獨立就好了 (難到美國聯邦制度 美國國防部的預算自己生出來?)
台中市目前含以前縣的面積現在也是數一數二大 我想人數才是稅制重點
人數多寡關係於選票多寡 簡單來說人說就是勢眾 新竹基隆不算差 就是登記人口少了很多點


我是提政府這種補助方式沒有考慮到上繳稅額能力的情況是很不公平的, 閣下提貴公司的情況有何相干 ?
新竹的公司外地人多表示這些外地人的故鄉沒有什麼工作好找只好來到新竹工作, 至於所貢獻的已在薪資中獲得回報, 其他縣市若用人口來補助也一樣是人口少不也是罪該萬死 ? 台中市在得到補助時有想到其他縣市嗎 ? 怎麼新竹市講不公平時要考慮到上繳稅額能力就搬其他縣市出來 ? 這不是很好解決嗎, 人少或繳稅少的縣市中央要補助多一些, 但是繳稅多的也要考量一下, 這有很難嗎 ?

人多勢眾表示什麼 ? 閣下認為人多但經濟能力比別縣市差又是表示什麼 ? 閣下提到選票考量不正表示施政確實不公平.


kaworu.liu wrote:
也許觀點問題~我家搞重劃但是我是電子業的
我的觀點其實就很一般公司絕大部分外地人的感想而已
論繳稅 我想我也是貢獻新竹這邊稅收一些些吧
(幫公司賺錢繳稅給政府的比我繳給台中政府的多好幾十倍 這算新竹的還是算台中的?)
確實這邊收入是台中兩倍左右 我出社會時候薪水三倍
說真的難道新竹跟雲林的稅都是自家人生產的 而不是外縣市幫忙生產嗎?
真的要怪就是怪 為什麼台灣很多稅收都是登記在哪誰收(台北爽到很多 一堆總公司登記台北)


閣下自己說台中市的都計是以首都等級來規畫, 既然敢說就應該提的出佐證.我想應該不少人等著閣下的證據.

而且縣市補助數據閣下也一直沒有提出佐證.

另外所謂的幫公司賺錢這種論點更是好笑,難道台中市的稅收全都是台中市人創造的 ?

公司的員工是有可替代性的, 但公司在那裡賺錢就算當地的產值, 管他的員工是來自那裡(外勞也貢獻不少), 表示公司在這個地方能賺錢, 但在別的縣市可能不賺錢, 就以科學園區來說, 中科南科為何產值就輸竹科一大截 ? 中科全是台中人工作 ? 南科全是台南人工作 ?



kaworu.liu wrote:
如果你要論跨縣市的橋 原台中市跟原台中縣都算跨縣市 我想大多數的橋都是在沒合併之前就開通or營建了
這樣沒道理新竹市跟新竹縣橋開不過去不是嗎 (過旱溪的橋我小時候就有不少了)

至於說到精科那條路 沿途也是台中自己搞重劃把路給接起來 這個設計藍圖確實10多年前就看過了
但是至少台中市實踐了~ (特三號道路就是重劃開出來的 公益路延伸我也聽10~20年了)


麻煩閣下看清楚點, 我已經提出台中縣市的橋請閣下說有幾座 ? 閣下還一直提旱溪, 旱溪的橋有幾座是跨台中縣市的, 請閣下自己數一數告訴大家. 新竹縣市的橋目前頭前溪上就有10座(含高速公路, 竹東-芎林), 光只看新竹-竹北間就有6座(其中2座頭前溪北岸仍屬竹市), 也是早就開通or營建了, 閣下認為那裡沒道理新竹市跟新竹縣橋開不過去 ? (規劃中還有四座)

閣下有提到精科的路, 要蓋路不就是要錢, 台中市的錢那裡來 ? 胡市長常喊窮要中央補助, 中央若是沒補助台中那有多的錢蓋路 ? 我已提到新竹也是有很多計劃道路, 與台中市的差別就是錢 !


kaworu.liu wrote:
論居住~我住台中黎明這邊條件就跟竹村x路那邊一模一樣
(相同時期 相同營建 相同規劃 用途也不會差很多 環境我想不會多糟糕)

連新竹同事小孩來都說 爸爸這邊跟竹村x路那邊怎一模一樣~


其實很多事情可以討論 我認為新竹應該可以更好 只是主政者人的問題也是重點吧
連上新聞的次數可能都比苗栗還少了~
至於有些樓層的太偏激的我就懶的指教了~


閣下提竹村社區是要表達什麼 ? 台中的生活環境與新竹一樣, 還是新竹與台中一樣 ? 這表示新竹的生活環境也不差是吧.

我提八大學區住宅環境, 閣下扯到竹村社區. 很明顯閣下對新竹完全不認識.

從閣下的回文可以很清楚看出來, 閣下與您的外地人同事, 對新竹的認識十分淺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