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經濟數據都是事後諸葛。太多經濟評論者藉著上一季度的統計數據,推想下一次的成長或是衰退。試問,當石油價格上漲到每桶147美元的時候,這一些人擔心的是甚麼?通膨!!!結果才短短幾個月,如今擔心的卻是緊縮。你說他們有遠見,我還真是不解。我對數據很敏感,如果歷史事件推演到了某個階段,總是有所感應,而該發生的沒發生,原因主要就是某個key man ,該做某些事卻沒做。例如:陳前總統該於2006年1月推動台灣的開放(包括大三通卻沒有),歷史自然走向不同,而歷史給他的機會他喪失後,自然就會出現另一方面的結果。台灣的大三通晚了三年,當然造成了一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