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有人看過慈雲路的文心匯還有富春居嗎?哪一個比較建議?

sunyearhuang wrote:
這表示原照是沒樓梯,(恕刪)


那如果變實坪制會不會比較好?
每個社區的公設比都不一樣,那公設比高的社區不就花很多錢在買公設!?(看過還有公設比36%的)倒不如房價變高,這樣大家基準點都一樣?也不用再去猜到底是哪些公設(EX梯間、停車位、店舖???)
rile25raylee wrote:
那如果變實坪制會不會比較好?...每個社區的公設比都不一樣,那公設比高的社區不就花很多錢在買公設!?(恕刪)

不管實不實坪,公設都是要錢的,好嗎!
高公設比,實坪制單價就會變高,都是要買的!
一個併在實坪裡計價,一個是分開計價而己。
公設比高,你要看多出那些公設,建身房,會議廳...就看你喜不喜歡,不喜歡就去找只有基本公設的建案。
喜歡有建身房,會議廳...又不想花錢買,只能說: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免費的公設。
想請教一下大家,現在正常的公設比大概會是幾%到幾%
市中心大約32~34%
但這算正常嗎?
爛法規,變成公設%變多
例如2個逃生梯...

郊區25左右吧


Adoralin wrote:
現在正常的公設比大概會是幾%到幾%
我看過好像是30~35都算正常,而且同一棟不一定會一樣
舉例:樓主提的文心匯是33~34%、富春居是33~37%。
sunyearhuang wrote:
不管實不實坪,公設都(恕刪)


同意你的觀點,不管實不實坪,都是要花錢買公設。
實坪制單價就會變高,但相對的也不用再去分開計算我到底每一坪花多少。
Zachzacl wrote:
同意你的觀點,不管實(恕刪)

但如果只是單價變高好像也沒什麼意義,全部要改成實坪,感覺就是個花納稅人的錢的大工程。
Zachzacl wrote:
同意你的觀點,不管實(恕刪)


實坪制這個問題太複雜,我只知道格局設計得好的話,小空間也可以有效利用。
像文心匯廁所都有開窗,覺得不錯
Zachzacl wrote:
同意你的觀點,不管實不實坪,都是要花錢買公設。
實坪制單價就會變高,但相對的也不用再去分開計算我到底每一坪花多少。

公設成本並沒有比較低。
所有的建商單位計價都是一樣:(成本+利潤)除以可售坪數。
虛坪單價算法:(成本+利潤)除以(區分所有權面積+公設面積)
實坪單價算法:(成本+利潤)除以(區分所有權面積)
對我來說,不管那一種算法我都要知道公設佔比和土地持分比。
我無法理解,用實坪制的就不用分開計算每一坪花多少。
內政部的房產買賣合約範本,就是買方要注意的東西:
多少專有面積,多少公設和持分多少土地。這才是重點!
要實坪或虛坪單價,就自己按一下計算機都可以得到,要用美金、歐元計價都可以。
不會算的找我,免費幫你。

為什麼要注意公設比,公設比太高,也沒多人家什麼額外的公設,表示其基地面積不佳,公設(樓梯、走道、電梯)佔比太高。
若公設比較高的原因是多了一些會議廳、健身房等等公設,那就你自己對這些公設買不買單了。
怎都沒建商蓋除LABBY外,其它公設都不要
把公設比降低的大樓
單純點不是很好嗎?

sunyearhuang wrote:
公設比較高的原因是多了一些會議廳、健身房等等公設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