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大家都說新竹房價在跌

以後法院成立仲介部,法拍屋太多,怎麼賣也賣不完!

simserror wrote:
以後法院成立仲介部,...(恕刪)


還是開高高賣
仲介的本質是甚麼??!
賺錢嘛..你說咧
大家搞巢運,抗議高房價,其實重點在於現行的土地政策有根本性的問題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d4/c3.html

http://zh-yue.wikipedia.org/wiki/%E6%96%B0%E5%8F%B0%E5%B9%A3

https://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_ylt=A2oKmJNYZjtUky4Az8pr1gt.;_ylu=X3oDMTBzaDN1amQ4BHNlYwNzcgRwb3MDMjMEY29sbwNzZzMEdnRpZAM-?qid=7006062901567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481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1537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380

http://topic.cw.com.tw/2014hongkong/mobile/


我感覺,要來評量自己的資產之前,得先了解歷史、全世界政經趨勢和台灣所處的位置,不要單單以自己的主觀來論斷,貨幣和資產的價值!!

在這篇文章裏,大家可稍微窺見目前台灣的國土現況,和理想的主張有一段很遙遠的出入
巢運本身,代表人民的覺醒,但政府覺醒了嗎??我認為國民黨沒有,否則,就不會推出與民意完全悖離的候選人出來,而且還傾全力輔選,利用國家公器打壓他黨候選人!!
在政府還沒有改革的決心並且拿得出正確有效的對策之前,在投資客面前,這群公務員睡獅,看來還是沉睡的!!
所以我只能說,人民保護自己的資產,還是自力救濟吧!!

  國父的民生思想實際上即是針對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不斷折衷、修正、調整下的另一種「第三條路」。茲分述如下:

(一)正確處理土地問題

  市地與農地分配不均都會引起貧富懸殊的問題。市地分配不均的問題在於土地漲價的不勞而獲,農地分配不均的問題則在於土地集中在少數地主手中形成不合理的租佃制度。國父的民生思想中有關「平均地權」及「耕者有其田」的主張,即在於正確處理土地問題。

  1.平均地權

l 所謂的平均地權,係指「在土地國有而民用的理想下,透過就地抽稅的手段,消除土地所有權被少數人所壟斷操縱,並泯除土地漲價不勞而獲的投機行為,使地權公有、地利共享」。

l 由於土地為少數人所有,其可透過地價及所有權來妨害公共建設,導致經濟結構的不平均,平民將永無立錐之地。

l 因此,即有必要透過「自報地價」(地價由地主自定,地主如以多報少或以少報多,則有照價收買及照價徵稅的方法予以限制)、「照價徵稅」(徵稅標的係以不含人工改良及地面建築的素地為主,稅率則由民意機關定之)、「照價收買」(當地主以多報少或政府需用土地時,國家均可隨時行使土地徵收權,收買對價亦以地主所報素地的地價為準,人工改良及地面建築則須另外補償)、「漲價歸公」(地價漲高往往是因為社會改良與工商進步所致,此係由眾人力量經營而來,從而漲價自應歸於大眾而不應歸於私人所有)的方式,使地權平均,少數人就會捨棄土地投機事業,而改為從事工商事業,如此即可使國家經濟繁榮,並為全體人民謀福利。

  2.耕者有其田

l 所謂的耕者有其田,係指「消除分配不合理的土地租佃制度,使所有農民都成為自耕農,以期達到農有、農耕、農享的目的」。

l 由於過去的農民都不是耕自己的田,而是替地主耕田,生產的農產品多半被地主奪走。

l 因此,即有必要透過「限田」(在已開墾地區必須限制地主私有耕地的面積)、「授田」(由國家在已開墾地區直接授田於農民)、「貸田」(將新移民區域的土地由國家收買並長期貸給農民)、「保障農民權益」(由政府立法保障農民權利及改善農民生活以培養其購買土地的能力)等方式,讓農民只對國家納稅,而不再另外有地主來收租金,並且讓耕田所得糧食完全歸屬農民,如此農民必然會很高興去耕田,以造就更多的生產。

(二)合理解決資本問題

  歐美經濟的問題在富而不均,中國經濟的問題則在貧窮,所以應開發富源以求富。但富而不均又會發生貧富懸殊的階級問題與暴力流血的社會革命,所以要思患預防,一方面圖國家富強,一方面防資本家壟斷。國父的民生思想針對思患預防的辦法,在土地問題的正確處理方面乃提出了「平均地權」及「耕者有其田」,至於在資本問題的合理解決方面,則提出了「節制私人資本」及「發達國家資本」。

1.節制私人資本

l 所謂的節制私人資本,係指「防止私人財富過度集中,獨占經濟利益,使社會財富的分配趨於公平」。

l 此可透過「社會與工業之改良」(以政府的力量改善工人的教育,保護工人的衛生,改良工廠和機器,以求安全和舒適的工作環境)、「運輸與交通收歸公有」(凡具有獨占性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理的都由國家經營管理)、「直接徵稅」(以累進稅率直接徵收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等)、「分配之社會化」(將過去由商人操縱的分配制度改由社會組織團體或政府來分配)等方式來達成。

  2.發達國家資本

l 所謂的發達國家資本,係指「發展國營事業,採用機器生產,開發富源,創造國家資本」。

l 由於當時中國處於均貧狀態,所以必須透過交通、農礦及工業的發展,積極生產。國家富有後,尚要節制私人資本,將具有獨占性質的大企業交由國家經營管理。

l 換言之,不僅要實行工業化以求富,而且要實行社會化以求均。

(三)積極致力經濟發展

資本主義主張「民營企業」、「私有財產」、「經濟自由」,優點在於「效能高」,缺點則是「貧富懸殊」﹔社會主義主張「國營企業」、「公有財產」、「經濟計畫」,優點在於「消弭貧富差距」,缺點則是「效率低」。國父的民生思想中有關經濟發展的主張,即在於取其利避其害,從而主張「民營企業與國營企業並行」、「私有財產與公有財產並存」、「經濟計畫與經濟自由並重」。

  1.民營企業與國營企業並行

l 凡事務可以委諸個人或較國家經營為適宜者,應任個人為之,由國家獎勵,並以法律保護。

l 政府並應致力於改善勞工工作環境,加強勞工保護(「節制私人資本」之「社會與工業之改良」),並採用累進稅率,多徵資本家的所得稅和遺產稅(「節制私人資本」之「直接徵稅」),以避免民營企業所產生的缺失。

l 至於凡天然之富源(例如煤、礦、水力等)、社會之恩惠(例如城市的土地、交通的要點等),以及一切壟斷性質的事業,都應歸國家經營,並以所獲利益歸國家公用。

l 其他企業如具有獨占性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例如銀行、鐵道、航路),當由國家經營管理。

l 但國營企業往往浪費太多且缺乏效率,所以應引進民營企業的管理技術,並加強國會監督,以防止弊端。

l 倘若國營企業不具獨占性,規模亦非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則可開放民營以提昇經營效能。

  2.私有財產與公有財產並存

l 國父的民生思想並不反對私有財產,而是主張有的財產應該公有(國有、民有),有的財產應該私有,只須防止私有財產所產生的缺失即可。

l 例如對於農地,國父主張「耕者有其田」,對於市地,國父主張「平均地權」,但這些土地並非都要全部收歸國有,而是只要徵收有需要使用的土地即可。

l 又如對於資本,國父主張「節制私人資本」,僅在防止資本家壟斷,並非意指要消除私人資本。

  3.經濟計劃與經濟自由並重

l 國父的民生思想有關經濟建設方面,主要在使計畫與自由融為一體。

l 換言之,政府根據國情需要,將整個國家經濟諸如生產、交易、分配、消費等諸方面,擬定彼此相互聯繫的精密計畫,以為一切經濟建設進行的方針。在此計畫經濟中,個人在不危害大眾生活的前提下有相當發揮能力的自由,且有義務為社會福利而努力。

l 因此,所謂的經濟計畫與經濟自由並重,就是以計畫為手段,且同時要尊重與保障企業自由。

(四)建立社會安全制度

l 國父的民生思想有關自由安全社會的建構,乃是以「公有私有並存的財產制度」為前提要件。

l 因為個人生活自主權的根本,就是私有財產,私有財產與個人生活自由是分不開的,但倘若要謀求整個社會全體成員最低生活需要的安全保障,則又須有公有財產,使政府有足夠的財源在教育、衛生、公共工程、公用事業等方面進行投資,例如實施全民健保、社會救助、福利服務及社會教育等。





---------------------------------------------------

【參考文獻】

周陽山、周世輔(2006),《國父思想綱要》,台北:三民書局。

涂子麟、江義德主編(2005),《三民主義(上)(下)》,台北:三民書局。

國父思想教學研討會主編(1988),《國父思想》,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銷與房仲永遠會告訴消費者
房價還是墊高
有兩種選擇 :
相信 與 砍價
選前者~~那房價永遠不跌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13159321.A.508.html

小S:「麵包加香精我真的不知道,老公和公公、基因公司炒股我也不知道,家裏的一千多萬只是家用而已!!」(一千多萬才只是「家用」而已,許沒有上班,不掛名任何事業,事業就是專門內線交易,噓…要低調!!)

連惠心:「菁茵荋加禁藥我不知道,到大陸去簽合約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掛名總裁」和「產品代言人」和「股東」而已!!」(這更厲害了,果然政商關係良好之最極致示範:請一家電視台為您量身打造一個無人可以吐嘈的專訪節目,果然有錢真好,要發言就發言,不想人吐嘈就直接開個專訪替自己喊冤!!)

高振利:「油品被不小心混了劣質油,我不知道!!」(但你家五十幾款油品全部摻劣質油,沙茶醬還加了二十年的腐魚當材料!!)

富味鄉:「我們的油品絕對沒有加棉籽油!!」(但你家100年以後大量進口棉籽油,難道你們全當水喝了??)

吳敦義:「有毒澱粉大家就不要吃嘛!!」(頗有幾分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味道,誰不知道有毒食物不要吃,但問題是,還剩什麼東西沒有毒啊??)

吳敦義:「大統摻雜劣質油,我不知道!!」(但蔡令怡去大統剪彩,你兩夫妻還當了門神,難道副總統的工作包含為廠商剪彩兼當門神??)

李敏雄:「我和富味鄉沒有關係,我不是富味鄉在福衛部的球員兼裁判!!」(但你是富味鄉研發總監兼當監察人,有一萬多張富味鄉持股,而且是香港子公司的代表人!!)

地溝油郭守烈,正義油品魏家、基因生技內線交易、紅火案…

一個一個的食安,一件一件的官商勾結,一件一件浮出水面,如冰山一角慢慢浮現,你還相信台灣的金融體系??你還相信這個政府嗎??假如我丟股市裏的錢全被垃圾拿去做壞事,再拿著銀彈回頭吸台灣人的血吃台灣人的肉,我就是在助糾為瘧!!我能忍受別人欺騙我,但我不能忍受別人拿我的錢來愚弄我!!所以我寧可把錢埋進土裏,我也不會把錢丟進股票市場讓國家的金融機器淪為連勝文這種人的提款機!!

而房地產,就是我自己能掌握的理財商品,其餘的,免談!
正常的吧~除了精華地段之外,全台目前都在慢慢拉回吧,不果我覺得拉回的價格還是有限,頂多10萬左右吧~在多蓋一些社會住宅會更有幫助~!!
sgg2323 wrote:
正常的吧~除了精華地段之外,全台目前都在慢慢拉回吧,不果我覺得拉回的價格還是有限,頂多10萬左右吧~在多蓋一些社會住宅會更有幫助~!!


最近看地產

個個地產投資大師解釋台灣為什麼地產不會跌的時間越來越多..

報載近期因買氣衰退,928檔期有不少建商打出「低自備款」、「低單價低總價」、「工程零付款」等促銷方案,希望提昇買氣;然而這類促銷是否真的有牛肉?消費者真正需要的降價是否即將發生?我的看法是「還早」。

降價?別被行銷廣告騙了

首先,「低自備款」及「工程期零付款」並不是降價,你該付的總價一毛沒少,只是延後該繳的錢,這類促銷說只是變更付款方式,是假牛肉;甚至一不小心,消費者可能因眼前的低門檻而買貴或購得日後付不起的房子,不可不慎。

其次,「低單價低總價」是真的便宜嗎?房地產的價差來自面積、區位等品質的差異,低單價低總價意味著可能是小坪數,可能在都市外圍,可能是工業住宅,過去建商多以低價來包裝上述類型的建案,所以你看到的低價,到底是「真正的降價」?還是「一分錢一分貨」?大家要多比較免得落入行銷陷阱。

政府打房並不影響建商

現在不是政府有打房嗎?那建商什麼時候才會降價?首先,政府的打房主要是針對投資客(奢侈稅及限制房貸成數)、擁有多屋跟豪宅的大戶(房屋稅),建商完全不受影響,建商受到的影響主要是買氣的下滑,所以,要等建商對旗下建案進行降價,我個人認為還需要一些時間。

建案不降價的15個因素



1、土地成本並未下降:

土地可謂建案的原料,原料未明顯降價,終端產品的房屋自然有理由不降。

2、銷售中的建案不容易降價:

如銷售中建案降價,先前已購買的消費者將回頭要求建商降價,輕者影響建商獲利,嚴重者可能還會引發退購潮。

3、打房主要是針對投資客:

依目前打房方向仍未擴及新推個案,建商自然會想「先看中古屋市場走勢」,而對降價採取觀望態度。

4、沒有人開第1槍:

整體來看,目前各地區指標建案多半採取守住價位,加強促銷的態勢;加上平均銷售率尚能維持建案運作,「以時間換取空間」,拉長促銷期,以拖待變,大致上是整個新推個案市場的態勢。沒有人開第1槍降價,自然價格就不會鬆動。

5、低利率為建商爭取時間:

依照央行態度,預估未來1年仍是低利率當道,建商的低融資利率自然為建商提供爭取時間的有利籌碼。融資利息的增加對建商來說或許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機會成本,自然又為建商爭取不少時間。

6、長期多頭市場為建商賺飽口袋深度:

房市走了12年的多頭,多數建商都已賺到翻,有些建商帳上的土地存貨甚至還可以蓋好幾年,潛在利益豈止以百億計,如此深的口袋,何以需要現在就敗下陣來降價?

7、預售制度替建案營造有利時間:

前幾年交易熱絡時期,許多預售個案可以在開工前完售,現在買氣下滑,「只不過是多賣個1年半載」,預售也可以轉為邊建邊售,完工後還可當新成屋再推1次,「說不定房價還會越賣越高」,降價這檔事根本想都沒想過。

8、合建壓低風險:

土地成本很高,建商可以採取與地主合建分散風險,風險降低了,自然也不用急著降價。

9、怕影響股價:

房市景氣走到末升段,這些上市建設公司若採取降價拉抬買氣,股市必然快速反應,從股東到大老闆們恐不樂見股價下跌的損失。

10、融資方便 不擔心風險:

一般來說,建商土地與建築融資都還是可以順利借到錢,銀行都不怕了,建商當然沒理由因為怕賣不好而降價;而且一旦降價,或許也會拉高建商在銀行心中的風險,影響到下個案子的融資,何須此時降價。

11、跨足海外降低曝險:

許多大型建商都已經開始前進大陸與東南亞,某些建商在大陸的建案甚至以萬戶計,台灣已經不是某些大型建商的唯一獲利來源,面對台灣的買氣下滑,自然不會太放在心上。

12、品牌價值設立價格門檻:

有些建商具有良好品牌形象,如國泰、太子等老牌建商;有些建商則是以產品價值進行區隔,如「2代宅」;這些具備品牌價值或強打行銷的產品,自然會建立起價格的僵固性與門檻,當然難以輕易降價。

13、主戰場題材不斷:

以北中南3個主要房市主戰場來看,一直都有相當多的題材可以行銷,從捷運、BRT、輕軌、港灣建設、重劃區等等,隨著公共建設的規劃,建案永遠不缺題材,自然也維持一定程度的買氣與價格。

14、建商代銷的特殊關係:

代銷要替建商賣建案時,老王賣瓜,導致建案開價多半想測試「天花板高度」,開價嚇死人,至於成交價並不重要,因為宣示效果達到,加上訊息不對等,有多少人殺得夠低?而且實價登錄制度給了建商數年的申報時間差,等你知道部分成交價的可笑,建商早就賺飽飽了。

15、殺手鐗還沒出來:

現在出現的促銷方案,都不影響建商真正的獲利;未來若買氣持續低迷,或景氣出現反轉跡象,建商還有許多促銷手法會使出;如工地秀抽汽車、送機票裝潢家電、建商配合性房貸零利率、擴大議價空間等等比較實在的「牛肉」,還是可以拉抬買氣的方案,因此降價還有得等。

想買房可多等等

對無殼蝸牛或有意換屋的民眾來說,都希望房價降到合理位置,但建設公司擁有資本、品牌、專業、政商優勢,就目前政策與市場條件來看,要新推個案降價還很遙遠;然而,市場逐漸轉為買方市場則是事實,消費者應該趁機多多比較,不用急著買房子,再多給市場與政府一些壓力,房價才有可能開始鬆動。




【地產專欄】楊宗憲:15個建商還不降價的原因

我個人比較贊同的是房地產價格有一個僵固性~~上去了要下來不太容易~~
比如這兩年買到關埔30萬竹北40萬單價的人你說叫他們打7折賣給你嗎?
除非真是缺錢的投資客(小咖的)一交屋就沒錢繳房貸~~多數是撐著等吧~
~現在利率1.8趴~2趴(低利率前後已經快10年了)--大多數這一段時期買房子的大概都還得差不多了吧~~搞不好還多買了幾間呢!!
其實比民國60年代的22趴~70~80年代12趴~90年代優惠利率3.6趴來說真是歷史低點

你不利用歷史難得的低利率借錢買房子~~時間拖得越長賺的越多~~很多地區的房子 買比租划算的地方(像新竹就是)趁早買下~~早早付~
如果房價跌~就當作付租金吧~~
如果房價不跌呢??你又失去了一個財富重新分配的時機了!!
重點是買的起~付得起的房子 ~~~




多方這麼賣力找資料自圓其說,讓人再不忍心吐槽。股市不好,房市畲好嗎?
發覺日本人最笨
1990年以前可以把房地產炒作到這麼高
現在卻20年不炒
連景氣循環都沒有出現過
而20年來只是經濟成長低
但每年經濟規模還是有120~130兆日圓
20年來也是維持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直到去年才被中國大陸追過
全世界都炒房
連台灣最近六年有兩年經濟成長是負的都能炒
而20年來利息日本低到近乎0
他們就是不炒房
不是笨嗎?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