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

新竹房市真的在跌了嗎?!?!

kohojumin wrote:
新竹在籍的人口還是小於居住人口一大節。


地產就是投資賺錢

有漲有賺,才有人投入資金

整個台灣,早不是供需理論...等基本面可以解釋這高房價

這漲幅基本面早破線n次了, 你多看看01就知道了

光分紅費用化,就可以再開一版, 這裏不細談基本面問題



簡單來說, 這房價說穿了就是炒

即然是炒房, 當然受 資金 以及利率 影響..



這個高房的問題台灣所有的人都知道,是炒 根本不是基本面
所以有QE退 加 年底升息
自然會停手賣房..


suan2289 wrote:
地產就是投資賺錢

...(恕刪)


大部份的人買房就當房子住。
買房子需求就是,不想租屋了,結婚了,想換更新,更大的房子等。
從新興區域戶籍資料人口增長也可以看出端倪。

去分析宏觀因素要佐證上漲或跌的理由都有。
每年都有人拿單方面的數據要賭房價跌。
但通常隔年又會重來一次…

今年不一樣了

美國QE開始退了

明年升息機會大

連南韓都準備要升息了

房市氛圍已經反轉了

看看成交量就知道了

kohojumin wrote:
大部份的人買房就當房...(恕刪)
suan2289 wrote:
整個台灣,早不是供需理論...等基本面可以解釋這高房價
這漲幅基本面早破線n次了, 你多看看01就知道了...(恕刪)

這裡談的是新竹。以市中心或關埔等幾個去區來說,以大樓建造成本十二萬(工料成本+管銷),加上土地
的成本,一坪市價26萬左右,會破基本面n次嗎?
這裡算的是指熱區,新竹其它區域都還在一字頭,但建造成本是一樣的。難道要賣到比工料成本還低才算
是基本面嗎?
基本面不是只有算建造成本,土地也要成本,房屋建好後的價值(註),地點的現在和未來發展都是基本面。
不要拿台北市的房價來算新竹的房價漲破破基本面,除非新竹漲到像台北一樣。


註:房屋的價值不是把材料價值加起來,就像是一部電腦的價值不是它所用的零件價值加起來計算。
如果一個東西做好的價值等於它的成本,那麼該東西就不能成為商品。
所謂賠錢生意沒人做,要是成本就很高,怎麼可能會便宜賣呢?
幹嘛還要大費周章的找人設計蓋房管銷? 勞心勞力又賠錢誰要幹?
土地放著又不會過期壞掉,市況不好大不了土地放著不蓋了。

現在建商一直搶著蓋,一定是認為會賺不會賠錢,一定是有市場在才做的,
不然是做心酸的喔
一坪土地買100萬,要是容積率算400%,那一坪要賣的成本就是25萬
加上建材設計管銷成本一坪算10萬,那之後房子一坪至少要賣35萬才回本。
大樓一坪建築成本算到12萬太貴了吧!
就如你所說的,建築成本都差不多,
那一兩年前竹東還有9-12萬/坪單價的預售屋,豈不土地一點價值都沒有嗎?

東方明珠從21-24萬賣到現在27-30萬,
建築成本和土地成本是固定的,
淺銷 開案 到現在規劃一模一樣,
那多出來是利潤,多高,有嚇到吧!

當初開21-24萬建商肯定也是賺,
成本我看很低。賺飽飽。

mobile3803 wrote:
今年不一樣了

美國...(恕刪)


其實年年都不一樣。
QE退場並不是停止買債,只是減碼。

升息影響的層面實在太廣。還沒有人敢肯定台灣一定升息,升到哪去。
更不用說去預測升息的影響。
升息不建立在經濟活絡的基礎上整個消費市場會變一攤死水。
換句話說,若因為經濟復甦而需要升息回收市場的資金。

這種經濟面大好的情況下房價怎可能會跌?
有網友提到:一坪土地買100萬,要是容積率算400%,那一坪要賣的成本就是25萬

這我是不清楚真的假的,
但夢想市土地當初昌益跟雄基買,
據說一坪是80幾萬,
若套公式光成本就要30?
那昌益只買22-27,
他應該是做慈善事業的吧!?
所以我不太相信是這樣算。

而停車位是否也算在建商利潤中,
一個平均110萬,若有400位,
就是四億元。超多的吧!
金東壘壘 wrote:
大樓一坪建築成本算到12萬太貴了吧!

以熱區都是建造超高樓來說,12萬(含管銷)是差不多哦。而且這算是毛胚屋。修飾和附贈的設備不算在內。

金東壘壘 wrote:
就如你所說的,建築成本都差不多,
那一兩年前竹東還有9-12萬/坪單價的預售屋,豈不土地一點價值都沒有嗎?

竹東那裡有蓋超高樓?願聞其詳。
大建商當然有能力降低建造成本。就以平釘天花板,行情3000/坪,大建商可能2000/坪。
你是要算3000還是2000?就看你覺得那是1000元的價差是建商的能力屬建商,還是建商的能力應該回
饋給購屋者?

金東壘壘 wrote:
東方明珠從21-24萬賣到現在27-30萬,
建築成本和土地成本是固定的,
淺銷 開案 到現在規劃一模一樣,
那多出來是利潤,多高,有嚇到吧!

同樣的道理,土地成本你是要算建商購入的成本,還是現在的市價?
如果你有土地要賣,你要以取得成本賣還是以市價計價?

金東壘壘 wrote:
當初開21-24萬建商肯定也是賺,
成本我看很低。賺飽飽。

當然要賺,你當建商是吃素的?
至於成本,請用算的,不是用看的。(土地成本請以鎖售時的市價,不要以建商購入的成本)
同一地區,建商行銷手法,會分期分段賣。這樣才能把價格推上去。
所以初期並不一定就是賺飽飽,這個你要理解。
重點要有那個價值,消費者肯買單,才能賣得出推得上去,不是嗎?
金東壘壘 wrote:
有網友提到:一坪土地買100萬,要是容積率算400%,那一坪要賣的成本就是25萬
這我是不清楚真的假的,
但夢想市土地當初昌益跟雄基買,
據說一坪是80幾萬,
若套公式光成本就要30?...(恕刪)

容積率400%(應該是指商業區吧)。不是說100坪只能蓋400坪。有很多是可以不計容積率的,如
陽台,雨遮,機電空間,公共空間等等,加上容積獎勵。以關埔來說實際蓋的樓地板面積可能是
額定容樍的兩倍以上。這樣就清楚了嗎?
無論如何,如果仔細去計算,就知道關埔,現在以平均26萬/坪來說並沒有徧離基本面。
(至於喊三十幾萬的,聽聽就好,也許未來有那個價吧)
只是你問26萬/坪貴不貴,是不便宜。是不是很多人買不起?是!
買不起,買不下去,以其等它降價不如找其他處買,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 1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