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新竹市的都市規劃

mobile3803 wrote:
其實寶山路也一樣

上班也超塞的

好像新竹哪裡都塞..


走青草湖環湖道路轉青峰路接高峰路進園區 ,基本上都不怎麼會塞 ...

其實看看上下班時間有多少車輛要進出園區 ,而且都集中在特定一小段時間 ,有可能不塞嗎 ?
有些問題引申到什麼規畫問題, 這真的令人感到好笑

以路不平為例

科管局會管制, 那是科學園區是台灣的金雞母, 不能妨礙廠商, 廠商被耽誤了, 幾億的產值可能飛了

而且這是一個工業區, 要管很好管

看看其他工業區

我每天都會經過中壢工業區

就沒有這樣管 常常在施工

回到縣市的路不平問題

基本上這跟規畫無關, 在台灣是一個無解問題

只要該道路旁有新建工程或改建工程就有可能需申請挖管

竹中那附近新建工程很多, 這很正常

有人說要集中申請同時開挖

請問這可能嗎 ? 請問全台那個縣市政府這樣做了 ? 請告訴大家讓新竹市好好學習 !
政府不是應該講求效率便民嗎 ? 不是應該申請後就盡快讓他們開挖嗎 ?

請問全台那一個縣市是集中時間開挖的 ? 每個工程進度都不同, 要如何集中時間 ?

再說舖柏油, 有經費就要舖, 這可能是年度編列預算就已排好的, 誰能預知該處何時會有工程要申請開挖 ?

如果要限定舖完柏油不能開挖, 請問要限時多久 ? 幾天, 幾星期 ? 幾年 ? 因此延誤的人家的工程進度損失誰要賠 ?

話人人會說, 大家因為在這邊工作每天只看到新竹的事, 其實這種事在其他縣市一樣是個問題, 這不是辯解也不是比爛 , 而是這根本就是台灣普遍的問題, 根本扯不到規畫.

還有人行道的地磚問題, 這本來就是監督的問題, 硬要扯到規畫與管理也是不了解台灣公務員才會這樣講.

另外有人提到新竹市的道路設計不良, 四維路,東光路, 東大路等天橋無法直通中華路.

我不知道提這個問題的人到底了不了解中華路與鐵路相距多近, 請自己算看看如果天橋要接中華路的話同時要讓鐵道順利運行, 不會卡到橋下, 這樣橋面的坡度會是幾度角 ?

再講塞車, 請看看桃園春日路上班盛況, 看看二高中和引道的塞車盛況, 看看台北福和橋的塞車盛況,台中中港路的塞車盛況..... 太多了, 這也是新竹的規畫太差,新竹市長太爛沒換人而已嗎 ? 其他縣市就不爛, 就比新竹好 ?

要由這種事引申到市長太爛,市民選擇錯誤沒換市長, 那其他地方需不需要同樣的標準來看 ?

有人提到轉運站, 我已經提過市府已預訂在公道五設轉運中心, 沒看到嗎 ?

另外有人提到台北台中外地人也不少, 但沒像新竹被人批評這麼多.

這實在是個很好笑的問題

假設 1946年左右台中不要升格, 維持只有東西南北中區, 沒有屯區, 而新竹沒有降格, 保持大省轄市 (含竹東寶山香山), 而每年幾百億預算, 台中市縣轄市大概只能分到幾億或一二十億, 現在被炮的就絕對是台中而不是新竹. 了解嗎 ? 自己想看看沒有屯區的台中市會是什麼樣子 ? 同樣的套在台北新竹亦同.
ZephyrWu wrote:
走青草湖環湖道路轉青...(恕刪)


因為車流過大~~導致塞車
我想每個用路人都會認命一點
但如果塞車只是某些商店卸貨,乘客上下車,或者買便當&飲料
這真的會讓人X聲四起

不要鬧了~~~難道只有你肚子餓~~只有你時間寶貴 &生意門面最大
讓你一時的方便而造持更多人的不便




我忘記我之前在哪看過一篇報導
<<還需查證>>

曾經就有一個鎮長一上任
立即通知各水電煤氣公司
立即告知近期在該處需開挖道路的時間
在他橋定完時間和重鋪柏油後年內.......不准任何小工程破壞平面道路 ( 不包含緊急工程 如:水管煤氣破管)

很多工程在施工前發包都會有詳盡的開工時間表
不是你今天想挖就挖......如果科管局都能強迫這樣管理
為何其他地方都不能比照辦理呢???


你說新竹市計劃書裡面有提到真的要在公道五路蓋轉運站
但現在卻又花大錢在光復路上設置那麼多長途客運站?
(明明現有公道五就已經有很多長途客運大型車的停車場)
卻不肯有氣魄點就變通改過去…就一定要繼續浪費無謂的成本


iepmis wrote:
有些問題引申到什麼規...(恕刪)


就是問題所在
我相信很多到新竹的非本地朋友是很關心這片土地的
只是有些惡意的攻擊實在誇張

當初抱著來新竹賺錢 等到了一定程度就回家鄉
所以這個地方跟我又沒多大關係
這種心態有多少人有?我相信很多

回歸之前說的 為啥一直要跟台北那些城市比較
如果新竹市贏過甚至是平起
難道不會有反彈或攻擊聲音

引述某縣市最愛講的一句話
創稅最多 卻最不受中央關心

不過交通和道路問題的確蠻不理想的
尤其是清大那邊
這倒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wywy2 wrote:
曾經就有一個鎮長一上任
立即通知各水電煤氣公司
立即告知近期在該處需開挖道路的時間
在他橋定完時間和重鋪柏油後年內.......不准任何小工程破壞平面道路 ( 不包含緊急工程 如:水管煤氣破管)
...(恕刪)


這是很好的例子, 不過很難套用到一般城市

就如你說的, 這是 "鎮", 可能幾年都沒有什麼工程, 而此鎮長為了實現他的 "政見", 有可能一兩年內不核發建照.

但以新竹縣市來看可能嗎 ? 新竹縣市建案可能每個月一兩個, 工程進度如何集中 ? 可能發包後是每月都需開挖.

你說的科管局, 是因為園區的廠本來就建好了, 沒什麼需要挖的, 而要新建工廠也是在周遭且沒幾家, 園區當然可以掌控.

所以我才要請教, 全台有那一個縣市政府可以提出來讓新竹市好好學習如何集中開挖, 如何讓柏油舖好保存多久不開挖 ? 不要比爛, 要學好的,那就請告知好的讓新竹市學習 ?

另外有關轉運站, 雖然已規畫, 但那可能還需都市計畫審議通過 (內政部加油) 與經費 (我覺得與公道五向東延申有關), 所以目前先改善清大轉運站的問題, 這不是很好的做法嗎 ?

至於有人提到利用建功路的軍營當轉運站,這說的比唱的容易, 軍營是誰管的, 請中央加油吧 ! 對新竹好一點吧 !
我不想攻擊新竹~~~因為我還是得在這個地方生活很一段時間
我只是就我的想法說出來跟大家討論

就算工程再多......但有必要在一個禮拜內才鋪設完成的柏油就又開始破壞嗎?
而且竹中口這一帶…除了明確的高架鐵路建設外~~
我真的不知道還有和重大工程需要一天到晚挖來挖去
這樣我寧願管線共管工程一次痛個好幾天換來更平穩的道路

至於公道五的轉運站~~~那應該只是施政者願不願意實施吧
與其花費力氣去思考建設一個奇怪的國際會議廳
不如努力推行有益人民的政策吧.....你說是嗎???

算了!!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你我都是平凡的老百姓
我們的想法如果上面的高官聽得下去
那我們和需要開設這個版區浪費口水....

我要出門去走走了........不跟大家鬥嘴了.......
難得的假日幹麼還繼續窩在01當宅男呢
蛋糕上的酸梅 wrote:
...(恕刪)
不過交通和道路問題的確蠻不理想的
尤其是清大那邊
這倒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這確實是個問題

不過再深入想想

要取締併排, 指揮交通,這是需要警力的

以新竹市的警力是否足夠 ? 警察人夠多嗎 ? 要增加警力, 需要什麼 ? 就是錢 ! 中央有給嗎 ?

如果將中央給台中台北的錢給新竹增加警力來取締, 那我想應該不會有併排的問題, 也不會有臨停的問題.

如果沒有警察在路旁取締, 說實在,這些併排或臨停的人, 應該有不少是園區的外地客吧 !

另外有人提到他在晚上10:30 看當光復路忠孝路口到公園路口那段看到有人停車在人行道上.

codebook wrote:
還有剛從光復路回來
從公園路到忠孝路這段的人行道己經變成汽車停車場了,是不是停人行道不用收費的關係呀


嗯, 不要比爛, 要學好的, 請該網友告訴大家全台那個縣市政府晚上有上班在 "管理" 這些問題的 ? 請說出來讓新竹市好好學習晚上的管理吧 !

台北市復興南路的宵夜街很有名, 沒吃過大概總該聽過吧, 我以前在台北倒是常去吃, 晚上(指很晚, 至少10:30以後到凌晨)的停車狀況請大家自己去看, 雖不致於併排 (因為可能堵到大哥的車被砸被捅幾刀), 不過人行道, 紅線停車, 是沒有警察會管的. 新竹市真該好好學台北市政府的 "夜間管理" !
新竹市交通還有個瓶頸,因為鐵路所產生的前後站區隔及交通不便。新竹市區鐵路地下化,從蔡仁堅市長(更早時期有無相關規劃,並未搜尋資料),到現在的許明財市長,都提過這項規劃,這中間已經10年過去了。

2010.01.13: 行政院長吳敦義今天表示,新竹市區鐵路地下化方案,須待交通部詳細研究,以能創造最大商機與土地活化為目標。...不是每一個城市的鐵路都適合地下化,要因地制宜,他將與交通部長毛治國好好研究竹市鐵路地下化方案,以能讓土地活化、創造最大商機與價值為最大目標。

2010.02.08:「竹市區鐵路應該朝地下化推動,同步將新竹火車站的後站透過都市更新,開發成為「時尚中心」,約要花費250億元建設經費,都更後所產生的周邊開發效益,可望超過1,600億元。相關建設經費則要向中央爭取補助款,目前已向交通部爭取到1,000萬元,做為新竹市區鐵路地下化細部規劃的經費,細部設計3月即可完成」

2010.03.25:「為有效推動新竹火車站站體地下化方案,市長許明財(二十五)日召集工務、都發、交通等單位業務主管,研商整體規劃方向,期與台灣鐵路管理局協調執行分工,爭取中央經費補助儘速完成」

很多政治人物,出來選的時候政見一堆,到最後做與沒做,都有他的理由。希望許市長任內能有具體的成果,不要再只是紙上談兵。
Goettinger wrote:
新竹風大,八卦型社區的社區,相對可以減輕風速,降低風害,且車速不易快。但也可能會付出繞路的代價。

喔~培英街是有設計的啊,真是誤會它了。(筆記中)
(問過我那培英國中畢業的老婆,也不知道原因)

iepmis wrote:
5. 新竹市的路網比台南市還亂 ? 都已經附圖了, 看來有人的眼睛真的有問題.

路網誰比較亂,建議給心中沒偏見的第三地民眾去判定。
至於拉拉大所說的,因新竹計劃區只有舊巿區,其他地方都是民間自由發展的。和其他省轄巿比起來少了很多,為什麼呢?有人知道原因嗎?
iepmis wrote:
特二道路不是林政則規畫的,是蔡仁堅規畫的,

誰規劃的?我不知道(當時還在唸大學),在google 輸入"特二道路"並沒出現蔡仁堅,只出現林政則,所以以為是林政則提出的。

至於在這裡提出巿政看法,這裡當然找不到巿長,但在網路上討論應該不犯法吧。基本上這些建議在林巿長時有投書過巿政信箱,回應也是公式化回應。找時間再去投許巿長信箱。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