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時代力量:竹科通勤族多數不會搭輕軌上班


Doralin wrote:
剛才拜見了這個討論串的回應,搭捷運的多阿...(恕刪)


我轉貼這一篇討論的用意就是要提醒: 就算你家旁有捷運, 還是可能不會讓交通變好!

因為我家有車, 我每年繳這麼多稅, 為何不開還要去搭捷運?!

所以冬天很冷不搭, 夏天很熱不搭, 下雨天不搭, 心情不好不搭, 今晚要加班不搭....

那花了幾百億的輕軌是要給誰搭......

一家公司要砸錢去生產一個產品, 好歹也要打聽好客戶在哪, 市場有多大

而不是看隔壁公司做了產品, 看起來很炫, 我們也來搞一個...

JasonStock wrote:
我轉貼這一篇討論的...(恕刪)


那篇文章只有提出公里數跟花費.
但會考慮搭捷運的除了公里數跟花費之外,
時間才是很重要的因素.
再者,開車的費用也不能單用油耗而已,還有很多的保養費跟保險費.
正常一般愛車族不含油錢一個月應該就要花3千以上的基本費用.
如果幾乎走市區走走停停會更恐怖.
對那位應該是住林口要到台北市區的上班族來說,
除非高速公路不塞,不然應該還是做捷運最省.
周末真的要用車,其實租車就好.
心情好還可以租個Porsche休旅車.
JasonStock wrote:
我轉貼這一篇討論的...(恕刪)


有呀, 現在最新規劃目標新竹加竹北蓋好後一天五萬人以上搭乘!!!!!

計算基礎包括湊台鐵新竹站+高鐵站+二年前不再更新的市公車每日運量?+移轉不知道百分之幾開車人士所構成



高雄輕軌還要靠免費吸引搭乘, 結果頭幾站的每日搭乘仍只有規劃付費日運量時的三分之一不到

桃捷也在擔憂成立公司後的資本額快速見底四處找錢.....

其實很難算拉~
要去市區逛~兩人、四人搭捷運來回要120、240。去停巨城、大遠百有消費不用錢,機車也是很省。
上下班要不要接送小孩?回家要不要去買飯?
下班幾點?一堆人偶而就加班到10點以後,還要再叫家人開車來載。
但我相信還是會有人搭的。
捷運小賠不是不能蓋,一堆公共設施不也沒賺錢還是一直燒錢。
但帶來的附加價值就是錢換來的,蓋公園球場來讓民眾運動。
蓋捷運也是一樣,減少車輛、汙染、傷亡。
但規劃要嚴謹,如何減少車輛要有配套。
不能一廂情願蓋好自動減少,沒那回事,一定要給機車、汽車更多的限制。
嚴禁違規亂停->停車位不足、車位貴,調高污染稅等等要確實執行。
不然不會有效果的。
xqpw21zk wrote:
要能發生替代效應必須...(恕刪)

toruliu wrote:
一個人的想法就能代...(恕刪)


昨天Youtube>公視 前瞻建設總檢討-軌道篇(有話好說),看完的感想就是各市都將以偏蓋全的數據來當參考基礎

ex.竹市部份:全竹市已有8%大眾運輸,去兜初期路網單日五萬運量即能損益兩平...輔以全竹科人20%搭乘就能過關。
ex.台中交通局長強調,在台灣大道上透過免費手段以達到單日五萬人次,也沒說
1.收費後會剩多少人乘座[註1]
2.這免費手段造成市府一邊凹客運商,一邊向中央爭取9000萬補助才撐住場面。

台灣人延續著中國自古以來的事前樂觀,事後不負責的人格養成特性.
政府機關健忘 高鐵和高捷是怎麼割地賠款,才讓軌道活下來...
大部份百姓也不計較沒效率的政策會如何排擠社會福利..
不思這十年新生兒人數落入谷底,也不思索如何創造友善婦幼環境,以提升出生率
竹北這端還吵著沒錢蓋小學,竹市那頭還吵著因最低價得標造成校舍的低下品質..
只因為要擠出錢來還債...


想解決竹科塞車問題..這無解..因為我們方圓十公里內,只要交通一順,大伙就會想開車..
誰不想點到點..停車場到停車場兩點一線,不用吹風日曬,...
開車十五分鐘到,大多數人應該不會想坐捷運+兩段接駁多花30分鐘通勤...
(謎之音:除非把她/他養成沒捷運就出不了門..)

小客5509大/xqpw21zk大/pauyeu大/LearnRPG大..都有點出重點及改善方式..

或許現在最低成本又能馬上做的是
1.把蓋橋墩的那一線道設立大眾運輸專用道,讓巴士、小黃[註2]及高乘載車輛使用。
2.再竹市新莊站及六家站設立五分鐘一班的DRTS系統...先把內灣線運量做起來..
3.無人巴在竹科無止境的環狀運輸

這會不會比花費期初300億追加100億,年補助上億還虧著叫市府割地挹注還值得...
把要虧的錢拿來婦幼公托這塊,讓人口自然增長經濟才會跟著上來,房價也能緩上呀..

Q:無人巴..上下車,怎麼上??怎麼下??
A.蝦米...強國的萬元航拍機都能做到"掌上起落,手勢控制,一鍵短片"..請Google"DJI Spark",巴士若不能手勢控制或APP叫車就弱了..


[註1.]北市府Ubike 2015年4月1日起前30分原由市政府全額補貼改為收費5元。4月份使用人數立即大幅下降20%
[註2.]讓小黃進高乘載道路就能提高內灣線運量及補巴士路線的不足..輔以共乘APP,達到多人乘車

Jimsung168 wrote:
昨天Youtube...(恕刪)


園區路口不多,只要加裝Etag強制收過路費就有很大的減少車輛效果.
百貨公司的停車費太便宜了,主管機關新竹市政府應該要嚴格核定停車費,
如果再照消費一定金額就給免費提車3小時,那就要調高娛樂稅跟地價稅來刁難這些業者,
也可充實地方財政.
hayato567 wrote:
園區路口不多,只要...(恕刪)


架Etag???..你一下就得罪了軌道派/房車派/反遠東派...一次三面挨耳光,有你受的..

大伙花錢擠進關長區為的不就是縮短進園區的速度...
建高乘載制..小黃開心,自駕開心,台鐵開心...
也解決了想快速進園區的夢...

俗語說:是驢是馬,溜一溜就知道。
以新莊站、北新竹站為公車起站,就能知道軌道能拉高多少大眾運輸量。

Jimsung168 wrote:
架Etag???....(恕刪)


後來想想etag也應該不可行,原因是會殺傷無辜的寶山居民.
提高大新竹的汽機車燃料稅還比較快.
增加的部分全部挹注再大眾運輸費用.
當然這樣直接得罪全部的人.
那也只能每個人去評估哪種最划算.

高乘載的效果如何看五楊高架就知道.
我就不多說了.

hayato567 wrote:
只要加裝Etag強制收過路費就有很大的減少車輛效果...(恕刪)


其實簡單講要解決塞車就是提高單位時間的交通疏運能力啦!

上班時間去看看就知道, 長長的車陣裡大多是1人汽車!

這些人寧願塞在車陣裡燒汽油吹冷氣, 反正薪水多也不怕, 美美的去上班才重要!

你要是實施高乘載管制, 不准一人汽車在上班時間上路, 問題就解掉一大半了!

做這事情要不要300億?! 要不要30億?! 連3億都不用!!
JasonStock wrote:
其實簡單講要解決塞...(恕刪)


高乘載開車是比較省,但也一樣佔了相同面積,
1個人開車費用比較貴,佔的面積跟四個人一樣.
如果限制1個人開車除了可能違反公平原則之外,還可能違憲.
要嘛就是增加養車的費用,讓大家不要買車甚至連車位都省了.
不然應該要有很大的誘因讓人搭大眾運輸.
不塞車,便宜就是最大誘因.
車費要如何便宜,當然就是越多人搭越便宜.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