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前百貨賣場因為停車問題,輸給有停車優惠優勢的巨城,那麼就要專注經營在每日會路過的學生族群和上班族群。
如果通勤者或外地的人搭乘公車、火車、客運來到新竹,可以就近購買,隨時逛逛的商業類型有哪些?
便利商店、升學或公職補習班、健身房、餐飲、文具飾品、禮品玩偶店、3C產品…,有些商店仍然長駐在站前不受影響,找對販售的營業項目,就有較多機會留下來。
但是現實環境還有硬體問題,老舊又昂貴的店租,旁邊沒有百貨公司帶來順路的人潮,有理想(假如有)也很難支撐下去。
這跟站前到圓環、中正台等等的老商圈都相似,許多五六十年以上的老舊建築店面,因為是市區所以租金高,可是開店面擺放的商品不夠吸引人,附近不好停車,買個網紅推薦的熱狗或是雞蛋糕都很難。
市區規劃是需要時間的,而且規劃的時候是以哪些人的意見為主?政府、民意代表和屋主地主,所以如果只是租店面的人,自己要先做評估,要在一個商業區域和別人賣一樣的餐飲、服飾就要有特色,否則都是路過而已。
連鎖名店來開店也是先做評估,沒有市場需求沒有足夠支撐的消費族群,很快就收起來搬到別的商圈了。
所以,開店還是要靠自己,已經有哪些能力可以當老闆了?還需要補足什麼能力?有沒有先調查過想承租的店面為何一直換租客?是房東租約問題、硬體環境問題或是沒有辦法招來消費意願。
做生意的時候,專業知識是否足夠應付客人詢問,服務態度是否適宜,是否有良善的退換貨機制,餐飲的衛生條件是否合格,有沒有辦法在附近停車下車去買?或是電話訂餐取貨?
消費者如果吃虧一次,除了下次不會再上門,還會跟親友抱怨。
房東如果喜歡短期漲房租,這個店面也是無法持久營業。
零售型態的商店當然很快就被網路購物取代。
政府能幫的是蓋停車場、控制紅綠燈或車流方向、創業補助,還有什麼可以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