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機捷拉到湖口?再拉輕軌到竹科?為什麼外縣市老是要拿捷運出來炒?把捷運從台北連到桃園 又連到新竹要不要乾脆一直連下去到屏東算了?弄了半天也就是這樣的政見跟內科又有什麼兩樣?弄了個園區然後捷運拉進去也不是,不拉進去也不是每天一堆人上班時間擠進去然後下班時間一群人再擠回家其他大眾運輸不趕快弄好只想花大錢搞捷運炒政績要中央拿錢出來幫你搞捷運一條捷運要花多少錢?隨便一條就要蓋上十年你這政見搞下去兩任作完都還不知道在哪裡
很意外離投票日不到一個月。新竹選戰主軸居然不是影響新竹市中心百年計畫的鐵路立體化而是老柯每天對高立委的人身攻擊真的可笑到極點其實選民要看的是政策政見辨論其他人身攻擊我們根本不在乎 也不感興趣這隻柯立委 全民應該把他淘汰掉
我覺得這幾年大眾運輸最大的問題,是市政府過度歸咎於交通問題是因為沒有輕軌。沒有輕軌當然是問題之一,但是整個輕軌開發期程長,也不能因為沒有輕軌就沒有作為,結果就是公車班次減少,大眾運輸使用比例不升反降。以輕軌紅線來說,從2017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超過5年,可行性都還沒過。新竹地區想要喜迎第一條輕軌通車,至少還要10年以上。如果還要等綠線或藍線形成小小的路網,恐怕還要20-30年。這段過渡時期,還是要努力推行並優化公車,拓寬道路或建替代道路還是要做。以大眾運輸為導向很好,但是不能過度理想化。dz6810 wrote:沒有合格的大眾交通工具替代私人交通工具解決車流更是問題.(中(恕刪)
00ff55aa wrote:我覺得這幾年大眾運輸(恕刪) 不開出公車專用路權 說要弄公車只是多放幾台沒人坐的大型路障上去讓馬路更塞而已園區上班族又不是沒錢買車 園區上班族在意的是時間要在公車站淋雨又不知道公車何時來 (林彥甫議員就親自帶女兒示範淋雨等公車)還不如自己開車比較快有專用路權的公車或輕軌才能解決問題所以在園區附近說要弄前導路線最後只會得出沒人坐 可能要收線的結果除非前導路線有專用路權 才會是最能模擬輕軌的最後結果
輕軌至少還要十年以上,AI大數據再優化也有限,結果也只是犧牲慈雲路兩側居民的權益。如果公車優化也不可行,那就還是只能繼續開路或是放者不管。我是覺得專用路權前導還是應該試試看。關新路可能要犧牲路邊停車格,介壽路及園區一路就犧牲分隔島改成調撥道的設計再走特二。至於清大到車站部份,或許沒專用權也還好,究竟交通狀況比清大到園區好多了。輕軌真的開工了,也是至少要佔兩個車道,現在不可行,未來還是要面對。而且有了前導公車,可以更準確預估輕軌的運量。如果數字不錯,更能說服中央及早核定。mko1989 wrote:有專用路權的公車或輕軌才能解決問題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