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oniis wrote:這年頭讓小學生自己走在路上
可能沒多久就被人拐走了...(恕刪)
請問有統計數據嗎?如果只是你的感覺而已,我覺得你實在是想太多了
hayato567 wrote:請先將自己的就近入學的距離先說出來再說,不然怎麼才叫就近入學呢?沒辦法訂下一個絕對的距離,目前校園分佈位置並不均勻,但可以參考其他縣市基本學區的概念,避免製造不必要的社會成本,在學區沒有合理劃分時,大者恆大,惡性循環,新科國中正在萎縮中,教師員額管控、特殊師資不足,均衡教育資源,讓各校發展均衡,才是徹底解決之道。
edwarddhliu wrote:如果不選林志堅,選搞個棒球場許明財,那是不是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期待候選人們越辯越明,良性競爭。
丹尼斯先生 wrote:1.改善總量管制法規(落實居住事實)。林智堅說,現在正修研相關法令,包含居住事實查察,租賃契約公證及增修弱勢家庭或多子女家庭入學的優先順序-->市府經常的狀況,說有在處理,但狀況太不透明了貴協會有沒有期待完成的時間?如明年度的入學作業前3個月?市府允諾今年底會完成,下一屆就能適用,我們也是如此期待著。
丹尼斯先生 wrote:林智堅也說明關埔國小學區劃設原則與入學方式,在聽取校方、社區意見後,邀請公正第三方進行學區劃設,並由各校校長、家長會長、家長團體、各里長及議員代表,共同決議以「步行距離600公尺」為關埔國小學區劃分原則.-->國小部分學區畫分狀況如何?是確定還是不確定? 看不太懂?已完成劃分,最終定版步行距離600m,但這件事很妙,學區應由教育處憑藉專業獨立完成,為何加入民意代表共同決議。
丹尼斯先生 wrote:林智堅表示,龍山、關埔、科園、關東4所國小的直線距離約為800公尺至1公里的距離,市府將盤整區域交通,保持人行道號誌暢通,也會建置全長1260公尺、寬3公尺的通學步道,-->通學步道有沒有詳細的路線圖,還是只是口頭說說.也沒有計畫時程?你們知道的情況如何?這...真的很扯,市府說龍山關埔擠不下,可以去關東,但通學步道只"規劃"龍山-關埔段(P15),此計畫絕大部分是現有人行道,橫跨慈雲路的天橋卻說沒有經費,有跟議員一起進行了實地會勘,但...就這樣,議員也盡力了。
中冰拿 wrote:新聞報導裡面提到學齡人口增加,列出十年內學生人數,可是我看到第十年的人數是減少的,也許增建的空間在十年後,可能還有外來人口,人數能成長?或是人數開始穩定,多蓋的教室就變成閒置空間。這樣還需要蓋很多嗎?我覺得重劃學區、落實查核真實居住的事實,就像實驗的學區學生那樣,就可以簡單解決問題了。重劃區的居民,蠻多是有小孩後才入籍,我們跟戶政單位拿到的人數是"已入籍"人口數,不是市府已經完成的"人口成長預估"( 一直要不到呀,之前說一年後會完成,現在又說早就做過,超混亂的。) 後面還有2485戶在興建中;已完工的新建案,也還沒完全入住。重劃學區其實不簡單,查核居住事實也不簡單。都會有民怨,市府要有足夠的擔當才有可能做。
黃敏甄 wrote:
沒辦法訂下一個絕對...(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