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身為預備第七都! 新竹應該 爭取蓋一條國道12號 !!!!!!!!

應該趁不擁擠時把捷運地鐵挖起來
台鐵也應地下化

蓋那麼多路只是引來更多車

我家以前有大院子和客廳,當年一條經國路,把我家前面切了只剩一半
政府沒有補償.....還要向我們收"工程受益費"
結果是生活更不方便,更吵


hayato567 wrote:
請問是基於甚麼樣的...(恕刪)

請問是基於甚麼樣的看法

個人淺見,當然政策如何執行,我也無法左右。
--------------------------------------------------------------
認為蓋一條環狀線就可以增加就業機會跟減少塞車呢?

假設,我住新補、關西,有可能會因為交通、距離的關係,
而放棄太遠的工作,如果現在有方便的交通,
到園區、工業區工作的意願會不會大大的增加?

假設原本同村的人上下班都走同一條路,
今天多蓋了一條路,不就直接紓解了車潮?
-----------------------------------------------------
如果成立,那中南部一堆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的交流道旁邊都是田,
甚至是八里到大觀的61都已經全面高架,但卻還是很荒涼呢?
新豐的松林山崎是發展不錯但要說飽和還太早,新庄子埔和還是很不熱鬧.
新湖口將近5萬人最近有王爺壟再發展,也臨近湖口工業區,也看不出遲緩.

首先,新竹算是科技重鎮,從新竹工業區,到科學工業園區,
一直延伸到竹南基地,可以說是一個脈絡。

如果我原本住新竹,到竹南工作雖然很方便,
但我有可能幾年以後直接在竹南置產,
或是我在湖口工作,可能幾年以後在湖口、新豐附近置產。
------------------------------------------------------
只是明明離新竹市或竹北市區遠,透天房子還要賣千萬以上,誰買的起.
一樣的價錢當然買新豐松林附近.

房子買哪裡,雖說看能力,但機運也是一個,
如果剛好遇到有人要低價賣,不就算撿到了。
---------------------------------------------------------
寶山熱鬧也只有雙溪,已經有國三交流道,到竹南只要15分鐘而已.
再者,路線所經過之處不是特農區就是山坡地,並沒有那麼容易開發.

若說寶山、竹南已有高速公路,
那也可以選擇在新補匯入國三,或是在芎林匯入台六十八,
若是能主要道路形成連結,這個交通網,才會有效率。
就連公道三竹光路要到武陵路到明新科技大學講這麼久了都不會動還要指望什麼
新竹交通瓶頸不在西北-東南線, 目前東西向也有台68線可使用
請問再規畫這條線的實際效益是?
ryanku wrote:
新竹交通瓶頸不在西北...(恕刪)


其實可以一步一步來,例如將快速道路接一條分支,從芎林二重交流道開往新埔,再接關西國三,形成道路網,可以縮小城鄉差距。
angus1966 wrote:
其實可以一步一步來...(恕刪)

縣府有個類似的埔東隧道, 從新埔穿越犁頭山接到高鐵特區, 環評已經通過, 現正設計中, 只是經費要近14億, 縣府目前只先編4億出來

ryanku wrote:
縣府有個類似的埔東...(恕刪)


路線尚未研究, 但簡言問題在於看不懂不是從現在開始要廣開軌道運輸, 軌道好軌道棒等等, 開建新公路用意是要如何引導區域人口輸運載具往軌道移動呢?

廣開道路不就又有鼓勵開車之意?

話說回來, 關西, 新埔其實算是緩慢人口外流行政區之一, 行政區就近處沒有眾多產業入駐就無法帶來大量就業機會, 人口會往有就業機會的地區移動, 不見得是多蓋交通建設就能帶來就業順暢
請問這麼多"都"要幹麻?

連國道和68連接都作不到了,還想這麼多
另外主要是新竹市和竹北之間的連絡道容易塞
發展軌道是另一可行項目,但是只要進不了園區
一切都白撘。

慈雲路高架當初應該直接接上 68,或是直接接往竹北
只跨一個光復路,導致要上 68 的車常常也塞在路上
大大減少了利用 68 到靠海或靠山的城鎮的便利性

另一個一直想吐槽的點,明明一直都在說什麼新竹是科技城
笑死人。
住在新竹這麼久了,科技在那?

jack6677 wrote:
因為濱海快速道路 6...(恕刪)


竹北是桃南,竹南是苗北,不屬新竹,新竹只有四五十萬人口而己,誇言第七都。
蓋馬路從來不會解決交通問題
因為會吸引更多的車子過來
只有炒地皮的功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