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中央路 敦煌斜對面的都更要開工了嗎


mpga1217 wrote:
市中心價格就是台北價格嗎?60坪x36 w +車位 =2000w


大大可以捧著這兩千萬去雙北買看看是啥產品! 即使是桃園也可以去比價看看!
最近長虹董事長出來哀叫,房子造價無須進口高檔建材可降低成本,未來長虹在龜山的建案將採平價策略,不同旁邊30萬起跳,
將可見到"2"字頭! 大大您知道龜山在哪裡嗎?

他可能不清楚台北的價錢吧

一千多萬在新北市的好點只能買老舊公寓
二千多萬在新北市的好點也只能買老電梯大樓

換到台北市就一千至二千萬只能在好點買老公寓

二千三千萬在新竹市區買的是大坪數的好房子啊
呵呵

dinglibaby wrote:
大大可以捧著這兩千...(恕刪)
新竹市以現在的市況。要突破30。應該是挑戰。而且。建商是否有經驗。也是一大考驗。有錢人都比較聰明

一個ID wrote:
30萬會很搶手喔....(恕刪)


這地點超優的應該是在地人的最愛
1.在護城河旁
2.離巨城4百公尺(約步行五分鐘)
3.中央公園150公尺
4.演藝廳4百公尺(約步行五分鐘)
5.東門學區
6.東門城350公尺
7.沒有東大路的高架橋

旁邊的鴻韻時價都30以上了, 這裡應該很精彩.

根據馬路最新消息,分甲乙兩棟,小棟坪數約60坪,開2500,大坪數約85~105坪,均價約䦕50,所以大概5000上下,車位另計

DC0318 wrote:
根據馬路最新消息,分甲乙兩棟,小棟坪數約60坪,開2500,大坪數約85~105坪,均價約䦕50,所以大概5000上下,車位另計


若D大所言為真的話
只能說, 這建商實力雄厚
附近的昕奕居及再遠一點迴建築, 都賣了一年多
這兩個號稱豪宅的建案, 距離完銷之路還沒看到到盡頭呢

vmstw wrote:
若D大所言為真的話...(恕刪)


迴建築 在電塔旁, 外觀實在不像豪宅
昕奕居太靠近東大橋,是個缺點
中央路這個護城河案子地點應該是會比春福的一邸還要優
小道消息-店面已經被預訂完了

聽說北大路的寶咖咖開價35w以上 這地點也不錯.



回一戶就100坪了
外觀...

北大那個才蓋到一樓,有夠慢
而且建案名稱都還沒出來
不知會不會來個北大XX


nickey01 wrote:
迴建築 在電塔旁,...(恕刪)

nickey01 wrote:
迴建築 在電塔旁, 外觀實在不像豪宅
昕奕居太靠近東大橋,是個缺點
中央路這個護城河案子地點應該是會比春福的一邸還要優
小道消息-店面已經被預訂完了


大樓社區最難搞的就是店面
請看看台北的豪宅, 哪個豪宅底下有店面的呢

vmstw wrote:
大樓社區最難搞的就...(恕刪)


非常同意,我覺得店面和住家的利益常常是衝突的,會增加日後管理的不確定性

像画上川的店面竟然開了港式飲茶,若我是樓上的住戶,一定很不能接受

另外,這個案子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它是都更案,這塊土地不只有私有地,也有公有地,將來公有地分回的房屋會如何處理也是一大變數,會不會被拿來當社會住宅?又或是直接標售?如果是直接標售,那前幾天的新聞可以提供有意要買的人做參考,做為風險評估。

附帶說明一下,吉美是知名品牌建商,千荷田旁邊有建中、國語實小、植物園,附近也還有超級豪宅松濤苑,絕對沒有像內文房仲說的那麼差,簡單來說,就是價位因素,但是這麼多戶,又標售不出去的價格,勢必成為其他自購戶日後自售的鍋蓋價,不是嗎?

國產署標售豪宅 全數流標
2015-07-01 03:08:06 經濟日報 記者吳佳蓉/台北報導
千荷田住宅無法脫手 每年須繳360萬管理費 擬改採標租等方式活化利用


報系資料照
分享國產署繼去年標售32戶僅標脫一戶,今年再度標售於千荷田社區都更分回的31戶大坪數住宅,但昨(30)日開標,31戶都無人投標,全數以流標收場;接下來,國產署將繼續面臨每年約360萬元的管理費負擔。
國產署副署長邊子樹表示,無法標脫,應與千荷田多為70到80坪的大坪數住宅,總價過高有關,加上目前房市狀況不佳,此類高單價住宅的誘因不足,後續會檢討,考慮改採標租或其他方式,加以活化利用。

千荷田31戶未能脫手,國產署預估,31戶每年的管理費,若以每坪管理費120元計算,接下來得繼續負擔每年360萬元的高額管理費;不過,由於尚未售出,仍為標售標的,因此沒有房屋稅及地價稅等持有稅的問題。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其實業界早預估千荷田標售案是「死路一條」,首先,大坪數、高總價,就讓人遲疑,加上高總價房產交易常易遭致查稅,因此誘因更低。

其次,千荷田雖屬中正區門牌,但位置處中正區邊陲,僅較能吸引區域內的換屋需求。


分享何況,徐佳馨指出,推算千荷田一戶管理費一個月約1萬元上下,從買方需求來看,不一定要選擇千荷田,可能會轉向其他標的,加上近年買大坪數豪宅的投資客縮手,預估除非有自住需求,否則很難賣出。
面對千荷田標售不易問題,國產署表示,當初因為被動參與千荷田都更,無法決定分回坪數、條件,結果分回大坪數住宅,加上國有資產不能隨便降價「賤賣」,造成標售不易。

國產署指出,為避免千荷田問題重演,未來國有地參與都更,一定會參與都更過程,評估是要做為辦公廳舍,還是要求小坪數住宅,以供地方政府做社會住宅之用。

賣不掉的三大理由

千荷田標售全數槓龜,除地段因素影響,一部分也反映市場不願對持有大坪數豪宅所需付出的代價,評估愈趨「謹慎」,房仲業者分析,潛在買主考量是否購買大坪數豪宅,多有管理費、轉手性、查稅等三大代價考量,除非定位明確的大坪數豪宅,否則賣相並不好。

房仲業者表示,潛在豪宅買主對管理費的考量,反而在機會成本。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