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01 wrote:
看來多數還不知道現...(恕刪)
想到以前我家台中七期邊的黎明國中 / 國小
以前20-30年前的管轄的範圍到中港路 文心路 過筏子溪 到五權西路
國中一個年級大約是25~32班 直到同一年度 逢甲跟南屯有國中才花6~9?年降為變成6班
光前段班就分成6班..跟 放牛班也有6班以上..每年畢業時候校門口都在尋仇跟找小弟..
包含整個七期重劃區 到八期的邊緣 跟 逢甲的邊緣 跟過河對面
以前還聽到某某同學家因為筏子溪氾濫淹水無法來上課

跟我同邊拿旗子的同學得重學校穿過五權西路到忠勇路..現在觀點來看簡直天啊怎可能..
話說小時候重七期走路到東海大學健行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以現在新竹這麼小的市區來算 超過交大清大整塊校區+忠孝大潤發+公道五的範圍 只有一個國中國小 大家都是走路上學..
以前很鄉下的地方 現在長大了 同學家都變成田僑了..
三民國中小那一帶感覺不錯,學校本身優質沒話說,除了昌益感覺品質普普但真的有貴、
靠經國路環境複雜點,其他都好。
香山那帶也有考慮,價格親民,個人也不是重視升學率的人,只是附近工業區要再看看影響。
至於竹北過那條橋實在是心中很大的障礙,也就謝謝建議了。
擔心車子還是擔心壞人?跟人比起來,我比較擔心車子。
因為人無法預防,到哪都有可能遇到(今天新聞事件的學校周遭其實就挺熱鬧的),
而小路小巷的車速絕對快不了哪去,車子在機率上可以避免,
所以我想找偏一點的小學,但又不影響我在新竹市上班。
只是很感慨,身邊周遭的人包括本人身處其中,可以體會大家的難處,
經濟與未來的不確定感,房價吸納一生多數財富,
除了得雙薪之外,每家生少少,
人人望子女成龍鳳,同時也特怕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遭受越來越多社會邊緣人的影響而遭遇不測,
所以很正常的就是下課後參加課輔安親才藝,把教養外包專業處理。
好一點的給小孩自己選,專制點的就直接認為自己小孩就是未來的美國人、音樂家...
非學美語、鋼琴...不可,小孩子的未來直接由父母全安排完了。
而我們小時候不論如何,起碼可以決定自己上下學路線、步伐快慢、抓蝴蝶、打電動...
功課不管寫得好不好、寫完了沒,起碼也是我們自己決定要寫不寫,
現在交給了課輔,每天保證一定寫,也有一定的品質,
可是那樣是他們自己的決定?有無從小就尊重他們是獨立個體?
他們的空間小了,未來新聞越來越弱智、人民越來越雞腸鳥肚不尊重人,也都不意外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