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qlo168 wrote:最近經過世博的環球購...(恕刪) 天燈開幕後去過一次,上週去第二次,剛開始時真是爛爛的,現在感覺那裡已可成為假日逛逛的選項之一,遊覽車好像也不少,如果真的有電影院真是不錯.
johnson777 wrote:我每天都要經過環球購物中心世博館 好幾次都沒看到你說的人潮能不能明確的時間告訴我人潮的時間我都是經由公道五不定時會經過的會不會我一經過都被鬼遮眼?...(恕刪) 應該是吧, 從公道五經過為什麼會到裡面的人潮,真能看的到那是有特異功能了.
感覺新竹之後應該會很多電影院呢~假日看電影應該不用排隊,排太久囉^^已知的電影院(含未來規劃中)如下1).竹北高鐵影城,之前宣佈要開,之後高鐵換個管理者又說不開,最後又說照計劃執行!2).光埔區也在期待未來的全球影城~3).現有的巨城和大遠百(上次假日到巨城看蜘蛛人,第一排都坐滿了)4).世博館的國賓影城希望未來二三年都能全部到位!
uniqlo168 wrote:最近經過世博的環球購...(恕刪) 新竹多個購物休閒地方很好世博對東區,甚至竹北竹東,地點上有優勢,開車者可避免進去新竹市區比較弱的是交通接駁,新竹市有免費公車是還好但竹北竹東或其他地方搭車到新竹,還是只能到新竹火車站
看樣子不用去拍了 TVBS 記者告訴我們了如果裡面人潮很多 自然外面人潮就多這是騙不了人的新竹Sogo 跟巨城外走動的人潮就很容易直覺判定有沒有一些人會進去消費如果天燈館館內人很多 一定會溢出來或出來散步走動 甚至會走去愛買我只要經過或停紅綠燈 就會直覺的向天燈館觀察我只能說 對新竹看起來是蚊子館看能不能撈一些 遊覽車的阿陸仔或 遊覽車旅遊團年底選舉 阿財這種好大喜功 負債建蚊子二手天燈一定會被在野黨市長候選人攻擊********世博天燈館「人氣降」 購票掉4成!TVBS-2014年05月11日新竹世博天燈館,一年多前風光開幕,打造觀光亮點,不過最近被作家劉克襄發現,晚上經過時,黑摸摸,進場人數也不如以往,TVBS追蹤調查發現,其實天燈館現在平日,幾乎看不到散客購票入場,只有零星幾團旅行團搭乘遊覽車前來參觀,當初斥資15億打造天燈館,現在似乎沒人想購票觀賞,當地民眾認為主要原因除了交通不方便之外,再加上天燈館沒有再添加新設備,初期剛開幕前10個月湧入200萬人次入場,但到了今年2月份,購票人數僅3萬2千人,到了4月更剩下2萬人次,這2個月比就掉了近4成。TVBS記者蔣志偉:「上海世博天燈館,已經成功到台灣落腳,當時新竹市政府,花了4億元高價競標,但現在開幕1年多,購票人數似乎不如預期。」世博天燈館大門口,看不到遊客進出,戶外人行道地板鋪上鐵板,拉起封鎖線,要走進大門,得繞道而行,才能走到售票處,沒人排隊買票,售票員站在櫃台等著遊客上門,等了半小時,仍然沒有旅客上門購票。售票員VS.記者:「開幕人潮,那時候會比較多啦,現在的話,就是還有很多團客,平日的話,真的是散客比較少。」售票員坦言,確實進場參觀人數比較少,反而是旅行團旅客居多,平均半小時進場一次,旅行團坐在大廳,等待進入天燈館,欣賞720度3D立體音效,再走到下一層,天燈平台空無一人。TVBS記者蔣志偉:「實際來到天燈館主體,可以看到在這裡每個場次可容納40人,現場您可以看到,完全沒有任何一位旅客。」工作人員:「新竹市民都不太愛來耶,可能要收費吧,覺得不稀奇。」2013年台灣天燈風光開幕時,主要客群大約是30到35歲族群,國外旅客就佔了2成,購票參觀有30萬人次,開幕10個月,吸引200萬人次進場,新竹民眾抱怨,天燈館斥資15億元,沒蓋在人來人往市中心不打緊,若蓋在新竹高鐵站或是客運轉乘站附近,或許帶動觀光人潮和商機,吸引遊客上門。民眾:「它交通或著是打廣告,也打不夠,像我住清大,其實也沒看到這邊有說,我們世博展覽館有辦活動。」民眾抱怨根本沒聽過世博館辦活動,只是當初上海世博天燈館,吸引上千萬人湧入參觀,如今台灣天燈館,人數卻變少,原本市府眼中的金雞母,現在無法吸客上門,收益減少,這也是當初砸重金始料未及的結果。O-DO-BY wrote:果然是有特異功能,能...(恕刪)
兩座天燈的挑戰(劉克襄)2014年05月08日晚間八點多,經過新竹市公道五路,遠遠看到一個黑暗卻熟悉的大型建築身影。「咦!那不是世博天燈嗎?」我問駕駛的在地朋友,朋友苦笑地點點頭。「但晚上了,怎麼沒有發亮呢?」我問。朋友無奈地回答,「省電啊!沒多少人參觀,委外的公司大概覺得晚上浪費電力,八點營業結束,乾脆熄燈了,少虧為贏。」2010年上海世博時,這座館以天燈意象代表台灣,大概是最受歡迎的一座。當年風光回台,各縣市還搶著爭取設置。沒想到,回台設置後,短短時間就被冷落了。很顯然,評估一定有誤。原本晚上最該綻放,透過祈福許願與心靈淨化等等意象,盡現天燈節慶內涵,宣揚城市進步動力,如今漆黑一片,彷彿反映了台灣經濟的低迷。這個區域整體叫世博台灣館產創園區,當初OT出去,試圖打造為觀光新亮點。裡面分成台灣文創意象、庶民文化和手作產品文物等館區。怎奈再怎麼充實,都無法吸引遊客持續捧場。當初投資了15億,原本是市府眼中的金雞母。如今還沒下蛋,卻有可能變成蚊子館。何以沒有預期的人潮和商機?位置規劃失敗,恐怕是主要因素,如果擺置在竹北高鐵附近,或者是六家線車站旁。透過便捷的交通,遙映新都會,或許還有一搏的機會。當初爭取世博天燈未竟,新北市的天燈家園另起爐灶,在菁桐設置了嶄新的一座,上個月才開幕。有回專程去觀看,醒目地矗立在106縣道,菁桐老街的入口。它是一座複合式空間,主要做為警察分駐所,結合了旅遊諮詢、鐵馬驛站和輕食服務。以往走訪平溪線的遊客,多半到下午便離去大半。市府的想法,大概是希望遊客到平溪旅遊,以後到了晚上還有留下的意願。多此一LED的人民保母天燈,每晚冉冉升空,或許能為平溪的夜間製造浪漫,吸引更多遊客滯留。現代物件破壞古樸新竹世博天燈移進時,市民係以敲鑼打鼓的歡欣心情,迎接財神爺。派出所天燈的進駐平溪,雖是多年來當地唯一重大建設,卻遭到阻力。平溪當地居民好幾回反映,天燈造型與當地景觀風貌並不協調,像是放大的迪士尼玩具,安置在一座歷史古城。周遭都是著名景點如老車站、煤礦舊址、台陽俱樂部等景觀下,有此現代物件,整個菁桐的古樸風恐怕會走味。他們堅持保存現況最為得宜,相信遊客要享受的,也是現有的菁桐。兩造意見雖不同,都是為菁桐的何去何從,在尋找一個允當的未來。以前夜深時,菁桐很快就安靜了,偶有天燈浮升山谷,帶來一絲暖意。如今有一座鵝黃色澤的不滅巨燈,如螢火隱伏於山谷間。它真的會破壞菁桐的情境,或者帶來新的觀光熱潮?常去如我,頗能切身感受居民的不安。白日乍看下,新的天燈確實跟過去的景觀有些扞格不入。但夜深了,凝望久了,竟也逐漸習慣它的存在,甚而浮升新的思維。如今許多外國人看到放天燈的畫面,都會聯想到那代表台灣。此意象確實值得我們在不同的場域,好好發揮文創的理念。兩個天燈的規劃,我看到了錯置的悲劇,以及融入環境的不易。只能期待下一個天燈,不管在哪裡都能貼近在地風情,挹注新的商機,浮升不同的璀璨和溫暖。自然觀察家、作者O-DO-BY wrote:嗯, 可以確定的是記...(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