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去逛新竹城隍廟廟,車子停在周邊停車場後步行前往,當時的感覺是市府有花經費整平騎樓,但是不知道是住戶或是過客,都把騎樓當作停車場,整個騎樓窒礙難行,整平的錢跟本是白花的,應該要先提昇整體的素質較為根本解決之道。
新竹市道路上安裝了很多超大型人孔(直徑幾乎一輛微型車長度),造成了路面崎嶇不堪. 如果你有機會騎自行車在空軍基地的東大路往天府路行徑, 你會發現每隔三五步路就有一個排水溝蓋, 而且是路邊跟自行車道上各一個....輪子走的都搞成這樣了, 還可望人走的會好到哪裡去??
學府路生出人行道的過程才叫人昏倒, 明明兩線道已經夠塞了還要在硬生生搞出個人行道, 市府官員完全不考慮上下班及上下學時父母接送小孩時的情況, 完全是消費預算考量, 改回到N年前沒拓寬的兩線道情況, 這下交通又要常常打結了
pongdahai99 wrote:學府路生出人行道的過...(恕刪) 這條人行道記得是居民自力申請的。當初就是因為上下學人車混雜,行人被迫走在車道上,才申請這條人行道。需不需要當地居民很清楚。路不是只有車子要走。個人覺得人行道有其必要性。
kohojumin wrote:這條人行道記得是居民...(恕刪) 通學步道的立意是好的但看看規劃的方式直接將吃掉一個慢車到的寬度有些學校圍牆外原本規劃的停車格變得很突兀為何不考慮人行道與慢車道調撥的設計?感覺是亂花公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