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12/14 實價登錄第3波 今揭64預售屋


卡蘿大 wrote:
==========...(恕刪)


給個讚!!
為什麼只有部分樓層揭露出來?

表裡不一 wrote:
為什麼只有部分樓層揭露出來?

========================
據我所知 ~ 建案在年底要交屋 ~
當初預購住戶 ~ 等驗屋完 ~ 就要辦過戶 ~
(通常建商都會等過年前交屋吧 ???)

陸續就會有更多的成交記錄公怖 ~
23樓的大樓土地持份比14樓少
單價應該較便宜
這樣想合不合理
我的發言大都是哈拉而已, 如有得罪不要太在意。
但愈高樓層,單價愈貴...




devine wrote:
23樓的大樓土地持份...(恕刪)

devine wrote:
23樓的大樓土地持份...(恕刪)


土地持分跟使用區分容積率比較有關,
跟樓高無關,蓋越高建築成本反而較高。

devine wrote:
23樓的大樓土地持份比14樓少
單價應該較便宜
這樣想合不合理...(恕刪)

買房這種事或許有所謂"應該"
但最後"實際"多少要賣你是建商決定,不然就是看你的殺價功力
很多買方(包括小弟)都會想很多的理由來砍價
但是試了幾次發現...還是市場氣氛在決定
若是多頭的時候買方想再多的應該來砍價,大不了賣方不賣而已
這個實價登錄的資料有詭異的地方,
可能影響後續買房與賣房者的判斷,
大致舉例一下, 實情由各位自由心證

案例1: A君100年買21萬, 101年換約賣出23萬, B君接手(尚未交屋)
B君在仲介那邊簽的約是23萬, 與建商換得約內容記載還是21萬
所以實價登錄還是以21萬登記, 但實際付出23萬,
這算不算不實登錄, 這價格以後要賣就......

案例2: A君100年買21萬, 一直到2年後(102)交屋, 登記也為21萬
但附近成交行情為24萬(以夏川/東方明珠為例)
結果後續要賣, 買方說, 你只有21萬, 頂多加到22萬,
賣方說, 行情24萬, 所以不賣, 於是買方賣不出, 賣方買不到
於是開始抱怨仲介, 抱怨買方, 抱怨...

所以我看這個實價登錄應該是以建商當初的售價做登錄
如果建案要蓋3年, 3年後出現的登錄價格會與市價造成更大的差距
或是同棟樓因為前後期買賣, 而出現A君買21(三年前), B君買25(三年後完工前)

以上是我的個人判斷, 不要太認真
新竹仲介百百位,仲介商店百百多
我查了10~11月成交數量,根本就是少到可憐
這樣仲介也能過得下去,想應該是抽%在過活,或採分紅利(A店分紅給B店)來過活

每位仲介都口頭說,實價那些物件,資都不好,才這麼低,但回來頭來又說實價登這區房價多少多少之類,所以沒多少就不可能賣?

那仲介是相不相信實價登錄?
相信仲介的話,你真的就要當盤子了!
仲介的話只能當參考!!
買房子還是需要自己去周遭附近體驗一下(長時間,不是一天兩天)!
到底適不適合自己需求!
如果自己喜歡的話!相信就算買貴了妳也才不會心理OX..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