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es1 wrote:
人多的地方,真的,不需要去。
要去的是,未來人多的地方。
...(恕刪)
的確是如此,要買未來大家會喜歡的地方。
很難判斷..尤其剛開發時都是荒煙蔓草的情況
以前我第1次到北歐三小國時,我從關新路往北看覺得那邊地勢比較低,一大片荒地和沙石,
沒什麼興趣,
沒看到現在可是高級住宅區。
預算有限的首購, 更應該要買能增值的房子!!!
對首購來說, 往往自住不到十年, 就有換屋的需求出現
可能是家庭人口,收入, 工作, ...等等有所變動
讓你必須要換屋, 所以沒有"自住"沒差這回事
首購的屋子是你的第一桶金
千萬不要為了一些差價, 讓你的一桶金變成一桶鐵
以我身邊的例子
8年前, A友人在新竹市買了約500萬的預售建案
B友人在竹北買了600萬預售建案
當年A友人以百萬的差價, 就取得了室內條件概略相同的屋子
2011年後
B友人的屋子, 1100萬賣出, 你可以算算, 手上有1100萬的預算, 現在可以拿下什麼等級的屋子
A友人的社區, .....到現在還有餘屋沒賣完, 仲介估價, 大約只有 6XX萬, 裝潢陪掉就算了, 連通膨都扺不回來, 而且重點是, 很 難 賣.......
B友人已經換屋, A友人連換屋的念頭都不敢想, 真的只能自住下去了
一百萬的差價, 雖然房貸負擔稍微重一些, 但是幾年下來, 房價差異, 讓這百萬差距翻盤
所以千萬不要讓你的第一棟屋子, 變成真正的"不動"產
也不要再迷信, "自住"沒差這種話
熱門的地方就是保值也才有機會增值呀~
評判標準就是很多人搶的~有重大建設計畫的~土增稅被越調越高的~等這些地方都是呀~
其實這不用說大家也知道~ 只是這些地方共通特色都是~~貴~~ 卻又跟有欠預算的首購相矛盾!
這本就是無解的問題~ 人多會搶的貨品就是用自由經濟來論輸贏~誰出的起價碼~誰就卡進來~
不只是房產~所有經濟交易的商品本就是這樣~~
而且在新竹市區牛埔、北區還是有便宜的房子~~
還不像台北~預算有限的~直接就被洗到新北甚至桃園~一差差四五十公里遠~
不過回到正題~對於有限預算的首購~我還是會犧牲大小跟屋齡~盡量卡進東區~
就如同上面大大說的~ 屆時換屋比較好脫手~甚至可以賺第二桶金~~
人就像寄居蟹一樣~~不同階段背不同程度的殼~~
首購~意味的他一定會再換房~ 我會選貴的區域盡量卡進去搶手的地方~
要看的是在下次換殼的這段期間~我背的動房貸跟有機會增值~ 就下手~
話說回來~東區這裡跟市中心大概也沒有20W的新屋吧~預售更是貴森森~
東區一字頭的無論新屋或是好屋況的中古屋也都被掃光光了吧~
poles1 wrote:
1.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例如竹北或關埔的新大樓
這很難說!人多的地方交易活絡,未來增值無限,不管自住或是投資都可以。不然你看竹東或是二重譜,或是雙溪,香山,'房價跟竹北關埔比起來差多少??
2. 第一次買房子,不要買很貴的。第一次買房子,容易發生問題,例如買太貴、房屋有問題、住起來有缺點等等。等有了經驗,下次再提高預算,買到的房子會比較符合需求。
這也沒錯,我剛開始買在雙溪,五年後還是一樣的價錢。房價不會升高,也不會有太多發展。就是自住了,等到房價上升
我推薦的有
1. 不介意生活機能,二重埔是可以考慮的選擇。原因是離園區不遠,腹地大,有發展機會。
這邊是有題材但是不知何年何月才開始動工,一直都有四期的消息但是就是沒動靜。但是二重埔我天天經過,只有一條中興路熱鬧,其實也不怎麼熱鬧。生意很難做得起來,招租的店面挺多,其他都是狹窄的巷弄或是山坡地。除非工研院把地分一些出來玩,不然這區很難玩得起來。自住也等著慢慢跌價。因為工研院掌握大部分的土地。
2. 新竹市透天。即使是新竹市文化中心一公里內的老透天,也有可能出現四百多萬的價錢。
現在的主力都在建設關埔和公道五,竹北市因為新社區新街道,又是平地可以無限擴建。
二重埔或是寶山,雙溪都是山坡地居多,不易建立商辦大樓


竹東則是發展的很早,早就蓋滿大大小小的透天,道路擴建不易沒有新的建地可以運用。加上離園區太遠。
關埔則是鄰近原本的關東市場,光復路,園區,龍山社區,金山街連在一起。怎麼樣都不會太差,五分鐘進園區,不塞車的話

公道五現在有世博館和商辦加持,未來幾年這邊也是重點地區。
新竹北區和東區的新建案都是秒殺級的。賣那麼貴還是火。可惜我買不起,
現金不夠或是不想背太多房貸,可以選擇香山區。看以後會不會成為淡水了。這個希望可能蠻久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