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牆壁會"吸金"! 電磁波太強害的?

很多數字!都沒有很明確的證實
到底有沒有關西
重點是....變電所,高壓線
都是大家嫌惡的建設

如果有能力,就遠離一點
不要去當實驗品就好了
更不要聽信一些,亂七八糟仲介跟一些投資客的鬼話了

N年前,數據說,沒有UFO
那請問一下,當時科學家也說沒有
那現在卻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敢大聲的說。。。。

所以....明哲保身
可以遠離,就遠離一點
不要當小白鼠!更不要被投資客拉去買了
ie875124 wrote:
所以我在高時電線正下方測得的數據就不行了(不過如果在室內量測,數值會非常低),水泥會阻擋電磁波。

...(恕刪)

水泥能阻擋的是高頻電磁波.如基地台.手機等射頻
對於高壓電線這類極低頻電磁波.並無法有效阻隔其所產生的電磁場.好在「極低頻電磁波」是與距離成等比級數的衰減,距離是「極低頻電磁波」的最好屏障!
http://magazine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3027.html。

「極低頻電磁波」雖無法完全阻隔,但可用厚鋁板或矽鋼板等阻隔降低!

參考資料: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首頁 > 環保業務 > 環訓所 > 訓練資料分享> 環境中非游離輻射檢測人員訓練 > 非游離輻射概論 (http://www.epa.gov.tw/FileDownload/FileHandler.ashx?FLID=7823)


杞人憂天...自己嚇自己啊.....
k.k2001 wrote:
水泥能阻擋的是高頻電...(恕刪)
momo721 wrote:
N年前,數據說,沒有UFO
那請問一下,當時科學家也說沒有
那現在卻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敢大聲的說。。。。


當初美國科學家發明農藥時,
也是說農藥完全不會傷害人體,
飛機噴灑大量農藥時, 甚至還直接噴灑在農地下面人的身上,

結果呢?
過了很久終於證明農藥會致命也會致癌.
當初相信科學家的人, 不知道吃進多少農藥了....

也多事情這個年代或許沒法證明對或錯,
但是時間總是會證明的.

redial wrote:
當初美國科學家發明農...(恕刪)

確實不管是「極低頻電磁波」及「高頻電磁波」都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2B級致癌物」與「塑化劑」同級!
有趣的是: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也將塑化劑從2B降至第三類(not Classifiable),認為DEHP對人類並無致癌風險!

也就是說,「極低頻電磁波」及「高頻電磁波」比「塑化劑」更有可能致癌!
為了預防「可能」的致癌,於是設定了所謂的「預防建議值」

所以爭議不在於有害或無害
而是在於預防的安全值到底為多少,這點的認知兩派差距相當的大

就以低頻電磁波來說
引述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5/today-life10.htm
台電及環保署則回應,二毫高斯為流行病學研究時區分暴露與非暴露族群的分界點,並非國際組織建議暴露建議值。目前科學證據仍不足以支持降低現行暴露建議值,ICNIRP去年十二月公布的報告,甚至建議將暴露建議值833.3毫高斯,調高為兩千毫高斯;陳椒華則反駁,兩千毫高斯是「瞬間」暴露建議值,長期暴露要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預防措施,降到二毫高斯以下。
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第三二二號文件指出:「短時間暴露於高強度磁場會產生明確的生物物理反應 。但長期、低劑量極低頻磁場暴露可能引起健康效應的科學證據,不足以支持降低其暴露建議值。

由這篇報導大略可知:
環保署人員在這個案子沒有被傳訊出席,僅提供檢測資料數據供法院參考,沒有提供「電磁波無害」或「有害」說詞!
世界衛生組織第三二二號文件:「短時間暴露於高強度磁場會產生明確的生物物理反應,但長期、低劑量極低頻磁場暴露可能引起健康效應的科學證據,不足以支持降低其暴露建議值」
二○一○年ICNIRP (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準則提及 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證實電磁輻射為「2B級致癌物」
ICNIRP建議值為1000毫高斯(五○Hz)
ICNIRP電磁場建議值是否為「瞬間」暴露限制值?未訂定長時間較低電磁輻射暴露限制值?
目前台灣使用低頻電力六○Hz,電磁場建議值換算下來為 833.3毫高斯
又來嚇人了,
你知道2B致癌物還有咖啡嗎?酒精是一級嗎?
塑化劑對人體的影響本來就不是癌症為主
否則叫你去吃塑化劑你敢嗎?

不能排除不是等於會致癌.
人類試圖去研究低頻電磁場與癌症的關係,
但是幾十年來根本就沒有可以證明低頻電磁波與癌症有顯著相關的研究報告.
很歡迎你去找出一篇來分享.

多的是有心人士喜歡將不排除有致癌直接講成致癌高危險因子.

k.k2001 wrote:
確實不管是「極低頻電磁波」及「高頻電磁波」都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2B級致癌物」與「塑化劑」同級!
有趣的是: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也將塑化劑從2B降至第三類(not Classifiable),認為DEHP對人類並無致癌風險!

也就是說,「極低頻電磁波」及「高頻電磁波」比「塑化劑」更有可能致癌!
為了預防「可能」的致癌,於是設定了所謂的「預防建議值」
不來的彼得 wrote:
又來嚇人了,你知道2...(恕刪)

不來的彼得 大大,您說的有些也是沒錯
引述自NCC網站:http://www.ncc.gov.tw/who/top-01-322.htm
世界衛生組織322號文件 發表日期:2007年6月
【世界衛生組織對行動電話及基地臺之建議】
其中有幾段敘述!

極低頻率電磁場與住宅暴露
多數電力以每秒50-60次來回振盪的速度運轉,稱為「赫茲」(Hertz, Hz)。在某些電器設備周遭,磁場強度可以達到數百微特斯拉(μT)。位於電線下方的磁場強度大約為200 mG,而電場強度可達每公尺數千伏特;不過住宅區的平均磁場強度遠低於這個數值,在歐洲大約是0.7 mG,北美則為1.1 mG。住家電場強度平均為每公尺數十伏特。

專案小組評估
根據健康風險評估的標準程序,專案小組的結論是,目前一般大眾可能的電場暴露,並沒有實質的健康疑慮。因此本說明書的重點,主要是極低頻磁場的暴露。

短期效應
目前已有足夠證據顯示,短時間暴露於高強度(遠高於1000 mG 以上)之磁場會產生明確的生物物理反應。外在的極低頻率磁場會誘使體內產生高強度電場及電流,刺激神經與肌肉,並改變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細胞的反應強度。

潛在之長期效應
兒童白血病是探討長期極低頻磁場暴露之健康危害研究的焦點。2002年國際癌症研究署發表的專文,將極低頻率磁場歸類為「可能致癌物」,表示目前對極低頻磁場導致人類癌症的科學證據有限,在動物實驗中也沒有足夠證據支持其致癌性 (咖啡以及焊接燻煙均屬此類)。該專文綜合回顧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暴露在平均磁場強度3至4 mG之住宅者,兒童罹患白血病之危險性增加為兩倍。本專案小組認為,其後的新研究,並未改變原本的致癌分類。
然而,流行病學證據會因為研究方法的問題而削弱,例如潛在的抽樣誤差。另外,目前低劑量暴露與癌症發生之生物物理學機制仍未有 定論,如果低劑量暴露會造成健康效應,可能是經由未知的生物機轉。除此之外,動物實驗結果多半未能證實兩者的相關,因此,綜合目前兒童白血病之證據,仍不足以支持因果關係。
兒童白血病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在2000年,估計全世界發生49,000個新案例,而住家平均磁場強度超過3 mG者很少見,據估計大約只有1%至4%的兒童居住於此種環境。若磁場暴露與兒童罹患白血病具因果關係,根據2000年之數據,應有100至2,400個兒童白血病新案例可歸因於極低頻磁場暴露,亦即0.2%至4.95%的發生率。從全球的觀點來看,如果極低頻磁場確實增加罹患疾病之危險性,其對公共衛生的影響也很有限。
許多研究探討極低頻磁場對健康的危害,包括其他兒童癌症、成人癌症、憂鬱、自殺、心血管功能異常、生殖障礙、發展異常、免疫功能變化、神經行為效應,以及神經發展疾病WHO專案小組認為這些可能危害之科學證據較兒童白血病之研究結果更為薄弱,以心血管疾病與乳癌為例,研究顯示磁場暴露不是導致這兩種疾病的原因。

國際暴露指引
針對短期、高強度電磁場暴露的健康效應,目前有兩份國際暴露指引,分別是1998年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與2002年國際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發表。這兩個組織認為,目前長期、低劑量極低頻磁場暴露健康危害的科學證據,仍不足以支持降低現行暴露建議值。

世界衛生組織指引
短期暴露於高強度電磁場造成之健康危害已經科學證實(ICNIRP, 2003),為保護勞工與一般大眾,政策制定者應採行國際暴露指引訂定的標準。在電磁場強度超過標準值之處,電磁場保護計畫應包括暴露強度的測量。
至於長期效應,由於極低頻率磁場的暴露與兒童白血病相關的證據薄弱,因此降低暴露的健康效益仍不明確,有鑒於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1.政府與產業應監測科學進展並鼓勵相關研究,以降低極低頻電磁場暴露造成健康的疑慮與不確定性。根據極低頻電磁場風險評估,可以了解現有的知識差距,研擬新的研究議題。
2.鼓勵會員國邀集利益相關者建立有效且開放的溝通方案,並確保在資訊公開的情況下進行決策,包括設置極低頻電磁場的相關發射設施前,改善與產業、地方政府與民眾的協調溝通。
3.在修建新設施,或設計新儀器時(包括電器用品),應嘗試發展低成本降低暴露的方法。降低暴露的方法因國情而異,目前不建議採行不合理低暴露標準的政策。



由以上世界衛生組織322號文件可得知
1.目前已有足夠證據顯示,短時間暴露於高強度(遠高於1000 mG(五○Hz)以上)之磁場會產生明確的生物物理反應。外在的極低頻率磁場會誘使體內產生高強度電場及電流,刺激神經與肌肉,並改變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細胞的反應強度。
2.至於長期暴露在平均磁場強度3至4 mG下,是否會對健康的危害目前研究結果認為相關性很薄弱,目前有兩份國際暴露指引,分別是1998年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與2002年國際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發表。這兩個組織認為,目前長期、低劑量極低頻磁場暴露健康危害的科學證據,仍不足以支持降低現行暴露建議值。
3.世界衛生組織鼓勵會員國邀集利益相關者建立有效且開放的溝通方案,並確保在資訊公開的情況下進行決策,包括設置極低頻電磁場的相關發射設施前,改善與產業、地方政府與民眾的協調溝通。 在修建新設施,或設計新儀器時(包括電器用品),應嘗試發展低成本降低暴露的方法。降低暴露的方法因國情而異,目前不建議採行不合理低暴露標準的政策



k.k2001 wrote:
潛在之長期效應
兒童白血病是探討長期極低頻磁場暴露之健康危害研究的焦點。2002年國際癌症研究署發表的專文,將極低頻率磁場歸類為「可能致癌物」,表示目前對極低頻磁場導致人類癌症的科學證據有限,在動物實驗中也沒有足夠證據支持其致癌性 (咖啡以及焊接燻煙均屬此類)。該專文綜合回顧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暴露在平均磁場強度3至4 mG之住宅者,兒童罹患白血病之危險性增加為兩倍。本專案小組認為,其後的新研究,並未改變原本的致癌分類。
然而,流行病學證據會因為研究方法的問題而削弱,例如潛在的抽樣誤差。另外,目前低劑量暴露與癌症發生之生物物理學機制仍未有 定論,如果低劑量暴露會造成健康效應,可能是經由未知的生物機轉。除此之外,動物實驗結果多半未能證實兩者的相關,因此,綜合目前兒童白血病之證據,仍不足以支持因果關係。
兒童白血病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在2000年,估計全世界發生49,000個新案例,而住家平均磁場強度超過3 mG者很少見,據估計大約只有1%至4%的兒童居住於此種環境。若磁場暴露與兒童罹患白血病具因果關係,根據2000年之數據,應有100至2,400個兒童白血病新案例可歸因於極低頻磁場暴露,亦即0.2%至4.95%的發生率。從全球的觀點來看,如果極低頻磁場確實增加罹患疾病之危險性,其對公共衛生的影響也很有限。
許多研究探討極低頻磁場對健康的危害,包括其他兒童癌症、成人癌症、憂鬱、自殺、心血管功能異常、生殖障礙、發展異常、免疫功能變化、神經行為效應,以及神經發展疾病WHO專案小組認為這些可能危害之科學證據較兒童白血病之研究結果更為薄弱,以心血管疾病與乳癌為例,研究顯示磁場暴露不是導致這兩種疾病的原因。


紅色部分是最常被大家斷章取義的,
兒童罹患白血病之危險性增加為兩倍->直接引用為致癌機率變兩倍.

如果你有細看過該報導所寫,一年只有49000個白血病病例,
其中只有1%~4%居住在平均磁場3~4mG的環境裡.
所以一年60億人口只有100~2400的可能歸因於極低頻磁場暴露.
機率低到只有千萬分之一,所以才會說其對公共衛生的影響也很有限

何況其因果關係並不明確,
稍微有統計概念的人應該知道無顯著關係的意義~

不來的彼得 wrote:
何況其因果關係並不明確,
稍微有統計概念的人應該知道無顯著關係的意義~


我只有一個問題想問不來的彼得大大,
如果你每天居住的房子, 旁邊就設了一個變電箱,或是樓上設了一個電信基地台,
大大你會願意嗎?
redial wrote:
我只有一個問題想問不來的彼得大大,
如果你每天居住的房子, 旁邊就設了一個變電箱,或是樓上設了一個電信基地台,
大大你會願意嗎?


我老家旁就有變電箱,現在家住變電場旁,
所以這答案你滿意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