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會申請40年長期低利貸款嗎?

政府計劃推出40年長期低利貸款
我覺得會演變成
無良的建商與投資客會認為
目前的房價會有上漲空間(買得起的人增多)
會把房價提高到老百姓剛好可以忍受的價格
獲取更大的利益
可憐的22K上班族
一輩子工作時間還不見得有40年
真的要2代接力還貸款
一生的收入都給無良的建商、投資客、銀行賺去
成為新的階級
就是樓上所謂的佃屋族
照你的邏輯,
政府乾脆規定房貸不准大於10年,
這樣如何?

jim7199 wrote:
政府計劃推出40年長期低利貸款

我覺得會演變成

無良的建商與投資客會認為

目前的房價會有上漲空間(買得起的人增多)

會把房價提高到老百姓剛好可以忍受的價格

獲取更大的利益

可憐的22K上班族

一輩子工作時間還不見得有40年

真的要2代接力還貸款

一生的收入都給無良的建商、投資客、銀行賺去

成為新的階級

就是樓上所謂的佃屋族

不來的彼得 wrote:
照你的邏輯,政府乾脆...(恕刪)


按照這個邏輯
應該是不准以貸款購屋

不過如果真的不准以貸款購屋
房事應該就無量下跌了

回到很久以前的地主佃農時代

40年貸款又不是強制性措施
這和現金卡一樣吧?

真正的問題是在客戶端是【量力而為】吧?
在銀行端是【放款徵信】和【風險控管】

如果因為40 年貸款, 就去買超過能力的房子
或是把省下來的錢拿去【提升生活品質】

工作的現金流量出了狀況而導致被拍賣
這種理財和對風險控管的觀念態度

因該和房貸10 /20/30/40/....100 年沒有關係才對。

宇丸子 wrote:
按照這個邏輯應該是不...(恕刪)


問題就出在銀行跟政府沒有風險控管,
出事了還拿納稅人的錢來補, 建商銀行政府拿走好處, 都沒事
倒楣的是所有納稅人(這些人佔1/3)
沒出事時, 政府拿所有納稅人去補貼建商, 倒楣的還是那辛苦繳稅的1/3人

宇丸子 wrote:
按照這個邏輯
應該是不准以貸款購屋.......
(恕刪)


邏輯大有問題, 你乾脆說"傳說拔下獅子的鬃毛, 可以治禿頭" 可信度還高些
沒人說都不准貸款, 大家質疑的是不該拿納稅人的錢來(利益)輸送給建商
銀行自己借錢給民眾, 那是O.K.的
但借40年, 明顯風險控管有問題, 這方法還是負責控管的政府想出來的
讓人不禁懷疑, 政府是不是都是豬腦袋, 還是咬橘子的?!
我也不贊成政府去補貼房貸利息, 推升房價

前面的民眾賺了利差, 但後面的卻要面對更高的房價

到頭來, 民眾一樣是輸家
政府打房應該出大絕才對,像是立法規定個期限,1個人或1 家公司最多只能有2間房子、2筆土地。
其餘的期限一到,自動充公。相信絕對會打到投資客。
另外再限制貸款期限最多5年、10年,沒有寬限期。鐵定打趴投資客。

到時候房價應該就會下跌了。



打房一個閃失就會打死經濟. 祇打投資客才對.
房價每10-15年就會有一次回檔. 從未例外. 祇是回檔時. 敢買的人. 少之又少.
金融大海嘯時敢買房/股/基金/黃金的都大大賺到錢嘞.
追高殺低是95%人的宿命.

與其怨天尤人. 不如努力進修. 精研投資. 也能積小錢便大錢.
財富是慢慢累積的. 想一步登天. 是不可能的.

即使可惡的房地產投資客. 也是有他成功的一套經營方法. 但套牢的也不少. 不承認而已.

大陸已限制第2套房不能貸款. 房價還是不跌. 是10-15年循環未到. 需求還在.
時候一到. 房價急速下跌. 政府反而各種措施出籠要救房地產.

40年貸款是給負擔重的人一個選擇. 如果真的實施. 那小烏鴉都要買房嘞.
但是所有人都下海嘞. 風險就隨之而起. 房價有可能提早下跌嘞.
投資客嗅覺靈敏. 反而縮手不玩嘞.

錢是越來越薄. 銀行反而不利. 可能不肯貸40年.
新竹房價是便宜的. 近日南部也也開始急速回升.

什麼!!??小烏鴉媽媽不是都玩基金嗎??
啥時想邁入您以前一直看壞的房市啦?

humi88 wrote:
政府計劃推出40年長...(恕刪)
烏鴉是永遠看壞房市的. 尤其和竹科榮枯緊密相關的新竹房市. 升幅永遠落後其他投資.
( 台北例外 )
看壞並不是不買房. 烏鴉原則很簡單. 就是不要投資房地產. 但預算夠/沒經濟壓力. 應買傳家好宅自住.
若預算不足. 租房也很好. 餘款全方位投資. 照樣會賺錢.

40年長期低利貸款可能全面改變房市結構. 拭目以待罷.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