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就是這樣講求經濟利益台北捷運 當初一堆人不看好台灣高鐵,連我也不看好,通車我還不敢作雖然它現在沒很賺錢,不過也把台北-高雄 航班 給"做"掉所以他還是有用的我也是買關墣計畫區那時候是看上 光復路上的店家,關東國小,關東市場 而買至於這條 內灣線我只希望我走路就可以去搭帶著我的小朋友坐火車到內灣內灣停車不方便以後也可以搭火車到新竹市區最好的打算還可以做到 千甲站 看台灣館或許不會賺錢,但是接駁高鐵和光觀利益 這是必須開發
內灣線改良並不是服務新竹地區的捷運,那是它的額外效益。從頭到尾這就是中央主導的高鐵新竹站聯外路線,關鍵字是高鐵。就算這條線直接連通高鐵六家站<->台鐵新竹站,中間不設站不停,它依然是條合格的高鐵聯外路線。它中間開的新站點不錯,往市區往內灣可以預期都有不少流量。但是不要搞錯它的主旨跟原始出發點了。
always5336 wrote:+1~~我也想帶小朋友坐車去內灣,出國也搭台鐵轉高鐵~~我應該是未來使用者之一. 內灣線我從小就搭到大每年的夏天都會去內灣烤肉玩水班遊也去內灣心情不好也去內灣心情好也去內灣同梯住內灣所以去內灣朋友住橫山所以去內灣但出國都是開車直接到機場.不會搭內灣線我應該一直都是內灣線的使用者oldsnake wrote:內灣線改良並不是服務新竹地區的捷運,那是它的額外效益。 +1
han888 wrote:小弟問一個關聯性問題...住在竹北的您..未來這條鐵路蓋好了...您又剛好在園區工作..請問:你要搭這條鐵路上下班嗎??要在哪一站下車??下車之後又要怎麼去公司??(恕刪) 現在高鐵就有到竹科的接駁車到科技生活館,然後再換竹科紅、綠線的車我老婆有前同事每天都這樣去創意、台積12廠上班如果台北、高雄捷運都有一堆接駁車,我相信新竹以後捷運也會有接駁車,不用想太多交通建設一般先賠個10~20年都算正常,發揮效益是第20~50年的事蔣經國以前蓋中山高、李登輝蓋二高、陳水扁的蘇花高不是也被公幹,現在呢?潛在發展地方的效益不談,光過路費一年替國家賺入幾百億至於初期要賠多少錢,那是以後的事
未來內灣線可能在台灣館會多設一站,這樣利用率會更高的!(許明財市長赴市議會進行新竹市世博會台灣館產創園區專案報告提到: 台鐵內灣線連絡高鐵站,除了規劃興建的千甲站外,另再計畫爭取設距台灣館僅400公尺的車站,方便旅運交通。)新聞詳見http://www.hccg.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216082
han888 wrote:小弟問一個關聯性問題...住在竹北的您..未來這條鐵路蓋好了...您又剛好在園區工作.....(恕刪) 別鬧了!小弟就是大大說的那個人!我只能說機車是新竹地區的好朋友有了機車要去哪都方便, 誰會傻到真的去搭那條"捷運"(這裡的建商都這麼說!)
shyyin wrote:台鐵內灣線連絡高鐵站,除了規劃興建的千甲站外,另再計畫爭取設距台灣館僅400公尺的車站,方便旅運交通。)...(恕刪) 拜託一下, 錢不是這樣花的.橋墩都蓋好了現在是要再打掉重練嗎?千甲站和北新竹站已經夠近了,再塞站是要把火車當公車開嗎?另外內灣線改建我認為只是方便炒地皮而以.關埔炒完,接下來可以繼續炒水源千甲
Kevin4931 wrote:別鬧了!小弟就是大大說的那個人!我只能說機車是新竹地區的好朋友有了機車要去哪都方便, 誰會傻到真的去搭那條"捷運"(這裡的建商都這麼說!) 當初高捷要通車時,很多高雄人也是這麼認為,機車才是王道,結論是...高捷失敗中到機場搭高鐵有免費接駁車可用,幹嘛再花錢進出火車站,況且要拉一堆行李搭高鐵,很累人的,不如弄張有機場接送的信用卡才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