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簡單的比較石牌站到台北車站距離 8.5km/9.6km/10.6km 視路線而定,開車時間約 19-20 分,塞車就多禱告了以台北捷運來說,大約 21分鐘,好處是沒有塞車問題。而新竹火車站到老爺酒店,姑且算是近新莊站與介壽路世界高中站,距離 6.3km/7.6km,開車約 17-18 分鐘,視時段也是有塞車問題如果,紅線輕軌走滿這兩個點,大概要多久時間?
MBUSA wrote:開車約 17-18 分鐘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車(夫妻)、或是喜歡開車。開車要目的地停車費用,還要全神貫注,否則可能車禍。買車要70w起跳,保險費、平時停車費(第2輛)、燃料牌照稅、保養費。所以不能只考慮時間而已。
我提議先做短短一小段就好,關埔到園區,如果天龍里的人都可以改變習慣改搭輕軌上班,那表示大有可為,如果連天龍里的人都還是要自行騎車開車上班的話,那將來會搭輕軌上班的人數大概不會太樂觀。這樣平常搭高鐵轉六家線的還可以直接銜接。不知道天龍里的住戶的意見如何?
皮皮爸 wrote:我提議先做短短一小段就好,關埔到園區,如果天龍里的人都可以改變習慣改搭輕軌上班,那表示大有可為,如果連天龍里的人都還是要自行騎車開車上班的話,那將來會搭輕軌上班的人數大概不會太樂觀。這樣平常搭高鐵轉六家線的還可以直接銜接。不知道天龍里的住戶的意見如何? 你搬到天龍里後,問自己就OK啦。
edwarddhliu wrote: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車(恕刪) 台灣人愛捷運愛到有點偏執. 軌道運輸設站不可能太近, 路線靈活度也低. 輕軌使用者還是會有下車最後一哩路的問題. 是要再花20分鐘走路?滑板?腳踏車?摩托車?可是住關埔的都是希望靠近園區能多睡幾分鐘. 搭輕軌還要處理最後一哩路? 這對他們來說是矛盾的?明明公車能解決的問題. 卻一直要在新竹不可能營利的捷運或軌道輕軌. 這.................
這是一定要的,否則怎麼有辦法增加地價稅及房屋稅?捷運除了票箱收入,土開及稅賦收入也是很重要的。輕軌紅線有一大段是園區及清交大,基本上沒有土開及稅賦收入的,又沒有經過可以重劃的地區,只能靠其他的路段想辦法增稅多收一點。看一下市府的資料,初期營運成本將近七億,以票價約25元來算,日均量70000多人的話可以打平。營運10年後,設備重置及增置的成本,還會不斷地往上加。雖然我對輕軌也是樂觀其成,但是覺得應該還是會壓縮到未來市府的預算,應該還是要經過一些尚待重劃的地區會比較保險。edwarddhliu wrote:有了捷運加持,房價大漲,向天龍國看齊(恕刪)
jetblue wrote:台灣人愛捷運愛到有點(恕刪) 呵,住的近的覺得不划算,住的遠的也依樣不划算啊,除非就住停靠站隔壁,不然哪裡划算?現在園區上下班塞哪裡?不就是園區外圍一圈的光復路、寶山路、光譜跟關長,越靠近園區越塞,我每天走68下班,最塞的地方是慈雲路埔頂二路口,之後塞車程度就好多了。所以當務之急是應該先把住的近丟到大眾運輸才對啊。都住那麼近了,還是要開車跟大家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