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LIU66Y wrote:無人車是別人在玩,...(恕刪) 無人車為何不是自己玩? 人家都在上太空, 只有這邊在殺豬公, 就算硬擠入軌道, 中央只給你近六成, 剩下自己找財源是錢多? 舉債或高漲你房屋稅地價稅等籌措輕軌自籌款財源有比較爽?還有竹縣不配合你或拖延在那, 你竹市自唱獨腳戲就能玩下去?
小客5509 wrote:無人車為何不是自己玩...(恕刪) 人口剛破40萬的中壢已經在玩地下化,玩共構,玩捷運,嚴然是大人了……人口45萬的新竹市卻只能玩沙!!!新竹不是在改變?請問議員豬公,這種速度,何時新竹才能轉大人啊?還在小而美嗎?
小客5509 wrote:無人車為何不是自己玩...(恕刪) 其實不要管新竹縣要不要蓋輕軌,新竹市自己專注把從新竹市區進入園區的交通處理好會更好(不管是要用輕軌還是神奇無人車)這樣光復路 寶山路 各蓋一條輕軌從市區進園區好啦
要能發生替代效應必須有幾個條件配合:1. 住家離捷運站最好步行五分鐘內的距離2. 或者到捷運站一趟公車可達,且該班公車等車時間10min內,車程5min內,站牌離住家也不遠3. 捷運路網+接駁路網幾乎可以滿足搭乘需求,且接駁公車路網不能太差(班距密度高,營運時間長,最好配合捷運發車收班)4. 捷運本身班次密度高(尖峰班距10min內,甚至小於1min,離峰班距15min內)且營運時間長,幾乎隨到隨搭5. 目的地不好找車位(平均找車位會超過5min以上),或者停車成本相當高(每小時超過30元以上)以上幾個條件到位,自然會發生替代效應,捷運自然有人。新竹如果單搞輕軌但公車不處理的話,用現行路網來接駁就不用太樂觀 .... 因為光條件2和3就可以打趴一堆新竹市區公車和公路客運!更別提如果沒把新竹縣一起納入腹地考量,轉移效應可能更弱....新竹目前跨到新竹縣的市區公車只有182而已,而新竹縣快捷巴士部份雖然有園區跨區到竹北的,但很好笑的是和市區公車一樣,沒有和園區已經存在的園區接駁巴士整合好,園區站點不同導致接駁落差,整個不方便!喔 ... 別忘了,這幾條進出園區的,目前只到竹北而已,新竹縣有很多地方也沒涵蓋到!六家內灣線雖然跨出市區了,但竹中後單軌且用柴油車營運,加上目前的接駁也不太OK。那加上輕軌的話,那如何和這個已經存在的路網整合好,去發揮軌道運輸優勢?如何優化既有軌道路網(如台鐵鐵路高架或地下化,好將來和輕軌車站共構,更方便來操作Tram-Train)?在2和3條件無法滿足下,光靠1能轉移多少人口到輕軌?如果新竹市目前想到的只有1,那真的不玩也罷!把錢省下,先優化目前軌道和公車路網吧!JasonStock wrote:剛剛在另一個版面看...(恕刪)
ANDYLIU66Y wrote:人口剛破40萬的中...(恕刪) 1.提到地下化,人家也是因為被軌道平交道困擾幾十年...常年就搞個火車撞死人..影響上千人通勤的戲碼才爭取到高架化...又才爭到地下化...2.玩捷運在版上的大大應該不會否認軌道的優勢是大量運輸及行駛最優先權但要做到玩捷運的前題是人口和錢人口可透過縣市合併再加以人口增長優勢達到搭乘基礎搭乘利用率透過公車系統彈性運用調整,才知最佳路線及高中低乘載需求錢的話...以過去花大錢沒糾正的歷史來看...除了炒地皮..否則很難有損益兩平的一天要圓夢..就看政客願不願意按步就班的走...白日夢給建商畫就行了這叫各司其職pauyeu大提的DRTS系統,是一個好方法,有台中經驗,由資策會主導..上手快又能提供未來推估軌道運量需求..軌道建設人口運輸量大才能看的出效益..中國和美國等上億人口國家才能玩的漂亮...最後..在地表的我們不要再殺豬公了,跟著人家上太空吧...應傾全市之力..支持研發前瞻火箭才是一步到位的方法..加油(雙手緊握)..
Jimsung168 wrote:1.提到地下化,人家...(恕刪) 有一種叫做量子傳輸的https://kknews.cc/zh-tw/science/x2ylqg.html應該也是好棒的選擇 (繼續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