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大家都說新竹房價在跌

兩萬住34坪新房還有家俱及停車位
感覺很好
我的發言大都是哈拉而已, 如有得罪不要太在意。

Derek2020 wrote:
中高樓層除 紫外線強烈易傷眼睛皮膚、地震無處可逃、閃電容易打入室內.....外,
近年桃竹地區從住家墜樓受傷意外亦頻傳,突顯中高樓層安全疑慮甚深。
個人評估無論租屋或自住, 建案2F之開價有比中高樓層高1~2成的趨勢!
--------------------
女墜樓躺血泊 緊急送醫搶救
蘋果 2014年09月30日16:39
新北市1名75歲蔡姓婦人因患有憂鬱症、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疾病,在今天下午3時許,從永和復興路自家樓梯間四樓窗戶墜樓,鄰居聽見巨大「蹦」聲音隨即查看,發現蔡婦當場倒在血泊中,趕緊報警並通知正在睡午覺的女兒。警消抵達現場,蔡婦因頭部重創,已無生命跡象,隨即將他送往醫院急救中。
女兒向警方表示,中午母女倆還一起吃飯,飯後見母親進房睡覺,才跟著進房,直到鄰居通知才知道母親已墜樓。警方目前已前往現場採證,釐清蔡婦墜樓原因。(潘志偉/新北報導)




D大2樓的案子還沒脫手喔? 那麼久了會不會急啊? 2F條件那麼好應該是大家都搶破頭急著入手的呢........ 我知道了, 肯定是D大的價格策略出了問題, 2F高檔貨不應該只比高樓層多個1~2成而已, 價值至少是高出1~2倍以上啊! 加油!

新竹不是台北
房租超過25000的市場大多數都是公司買單的
一般上班族房租到20000出頭大概就是極限了
要租超過30000
大部份都是外派帶全家來
或是少數的高階人士
所以首先一定要家具電全,適度裝潢
再來就是生活機能夠理想
離園區不要太遠就可以
所以在新重劃區
不想投資裝潢
又不想把房子放著閒置的
就只能削價競爭了


anna168 wrote:
==============================================
另外北歐之前也有人說租金大概3萬~三萬五 ~~掉不到3萬以下
現在也有屋主願意削價20000...
http://rent.591.com.tw/rent-detail-2870454.html
坤山上謙兩萬六 之前也是拿出來要租的至少都租35000~四萬+管理費另外算
才剛幫生完小孩的同學看過591
http://rent.591.com.tw/rent-detail-2864072.html
現在房子難賣
到處都在蓋新屋
選擇很多
雖新的預售屋又漲了
但是轉賣出來的所謂 "新屋"
為了避 "奢侈稅"
也都放了兩年或是租人兩年
而且也跟著漲價了
跟週邊將蓋的預售屋也差不多
那就選真的 "新屋"
而且格局各方面勢必新穎些

除非
這一區沒地可以蓋了  ˋ
這爭論也沒人知道誰對誰錯
不過今天新聞是這樣寫的:https://tw.house.yahoo.com/news/打房效應-房市買氣資金南移-房價北盤南穩-021743404.html


事實到底如何,或許是又建商拿錢給媒體,媒體拿錢辦事如此而已!

不過,我的思維比較簡單,如果我現在是投資客,我有一百萬,我可能的選擇方案有幾個
1:自己開一家公司創業(這年頭租金隨便也要一萬五,加上水費、電費、網路費五千,再加老闆自己一人公司的薪水三萬塊,新創公司需要業務推展的燒錢期,100萬燒20個月就燒光了)
2:自己開一家飲料店(同上邏輯,而且若是加入加盟體系,還需要創業加盟金15萬~30萬不等,扣掉平均20萬的加盟金,剩八十萬,八十萬加15000的房租,加上水費、電費3000,老闆自己的薪水30000,也是一樣!!)
3:把錢丟股市(二岸三地情勢一日數變,國際金融政策一日數變,除非大家是專業投資人,不必上班否則100萬很容易就變成負報酬,誰都知道投資最重要的守則就是不蝕本!!)
4:在台北買一坪動輒50萬的房子,現在是七成放款成數的限制,所以100萬反推回去,你只能買6.6坪的房子(ps:6.6坪剛好就是一間套房的大小)
5:在新竹買一坪房價18萬,現在還有機會貸到八成,所以100萬反堆回去,你可以買27.78坪的三房兩廳

在房價上漲時,誰人都會選台北,因為台北漲得快,但是在打房時,就很難說了
因為,銀行都知道打房時要風險控管,所以銀行寧可把資金貸給三房兩聽也不願意貸給套房,因為三房兩廳叫大眾市場,一旦發生房市泡沫,投資客要拋售物件,也有比較大的族群承接,而不像套房的小眾市場,承接人數相對較少

反之,當房價修正完,要開始漲時,如果你是投資客,你認為
房價從一坪18萬漲到20%變成21.6比較快,還是從一坪50萬漲到20%變成60萬比較快??

再加上兩岸三地,民主運動遍地開花,大陸經濟硬著地,中共死硬的極權主義,香港、大陸人強力移民台灣的趨勢,(p.s台灣現在已經是華人地區僅存的民主自由之地了…如果大家不懂自己的價值在哪,還不趕緊在落入目前香港物價飛漲通貨澎脹、與香港大陸人搶糧搶物資的境地做準備,當真要等哪一天真的大陸香港人湧入才要開始買房…),你們會後悔自己沒有提早為多變的未來做準備…!!

人千萬不要看到棺材才要掉眼淚,人千萬要未雨綢繆,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暴風圈什麼時候要來!!

人千萬不要短視,總是以過去二十年的角度來看待這塊土地的價值,殊不知站在高點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重新定義這塊土地的價值,反而在房價只漲一點點、或政府為選舉忙著做一些短期的利多政策賄賂選民時就短視近利的把房子賣掉,急著去握住現金,其結果是,現金以每年3~5%的通澎在折損,但資產以一年內的5~10%減少,但卻以長期的5%在增加,而你因錯過了房價最低點而在日後憤恨不已!!此舉實屬不智!!


至少真的發生像香港今天的情況,台灣生活品質和環境糟到令人難以忍受時,我們還能把房產賣一賣,移民到國外去!!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481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1537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380
http://topic.cw.com.tw/2014hongkong/mobile/

可知,光是去年度,港人移民加拿大、澳洲、台灣的人數,分別超過1000人,香港人口才800萬人,雖然比例不高,但以大陸人每年移入香港,港人移民台灣的趨勢,大家都不應只看目前的內部的短期政策,而忽略了整個華人經濟圈的趨勢!!

十年前,我閱讀金融研訓院的信託法規時,我才深刻的理解,所有金融體系在融資時,他們以客戶所能提供的「擔保品」鑑別判斷是否放款,而「擔保品最佳的標的是不動產」,當我深刻的理解「中國人口中的有土斯有財」、「房地產是資財的最後形式」並且觀察到上述趨勢,於是我選擇把錢放到相對保值的地方:房地產,房地產真的不僅僅是一間房子一塊土地而已,建議從沒有過房地產的網友,與其把三五十萬丟進股市,不如找都會區蛋黃區買間套房,感受一下,房地產對你人生產生的變化,你就能理解我講的這段話的涵義!!

十年後,你仍然可以否認我這枚小小網友的觀點,但還是呼籲大家跳開小島格局的視野,把自己的視野拉到更高的層次,我相信,你們再次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時,會有不同的觀點和感受!!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share~~
你忘記算出生率了

(1)目前只有非洲出生率高 死亡率也高 已開發國家出生率非常低 幾乎每對夫妻都生不到1.1個. 現在的房地產都是民國68年以前生的人再買...台灣在民國96年後出生率每對夫妻只生0.8個已經連續幾年蟬聯全球倒數第二第一了~~ 沒有人口支撐房價還會漲五趴?

(2)新竹房價五年已經漲三倍了 過個2年股災 瘟疫 崩盤還有誰要接手當最後一隻跑不掉的老鼠?


(3)另外有小孩我也不會要他留新竹...如果沒有要出國念書就業的話 只留台灣本島~台南念書就業可以考慮~~~ 至少假日可以玩的景點比較多、美食也比較多..
anna168 wrote:
你忘記算出生率了
(1)目前只有非洲出生率高 死亡率也高 已開發國家出生率非常低 幾乎每對夫妻都生不到1.1個. 現在的房地產都是民國68年以前生的人再買...台灣在民國96年後出生率每對夫妻只生0.8個已經連續幾年蟬聯全球倒數第二第一了~~ 沒有人口支撐房價還會漲五趴?
(2)新竹房價五年已經漲三倍了 過個2年股災 瘟疫 崩盤還有誰要接手當最後一隻跑不掉的老鼠?
(3)另外有小孩我也不會要他留新竹...如果沒有要出國念書就業的話 只留台灣本島~台南念書就業可以考慮~~~ 至少假日可以玩的景點比較多、美食也比較多..

(1)同意你說法,但,我也說了這一段話:「所有金融體系在融資時,他們以客戶所能提供的「擔保品」鑑別判斷是否放款,而「擔保品最佳的標的是不動產」,當我深刻的理解「中國人口中的有土斯有財」、「房地產是資財的最後形式」並且觀察到上述趨勢,於是我選擇把錢放到相對保值的地方:房地產,房地產真的不僅僅是一間房子一塊土地而已」

每個人選擇不同,你看到的影響房價的因素,我也看到了,只是我還考慮影響的立即性,還有考慮到死亡年齡的延後與社會結構變遷造成房屋需求變遷!!

(2)和我講的這段話「再加上兩岸三地,民主運動遍地開花,大陸經濟硬著地,中共死硬的極權主義,香港、大陸人強力移民台灣的趨勢,(p.s台灣現在已經是華人地區僅存的民主自由之地了…如果大家不懂自己的價值在哪,還不趕緊在落入目前香港物價飛漲通貨澎脹、與香港大陸人搶糧搶物資的境地做準備,當真要等哪一天真的大陸香港人湧入才要開始買房…),你們會後悔自己沒有提早為多變的未來做準備…!!
人千萬不要看到棺材才要掉眼淚,人千萬要未雨綢繆,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暴風圈什麼時候要來!!」相呼應.

每個人選擇不同,你看到的是風險,我看到的也是風險,只是我們看的風險點不同,沒有誰對誰錯,就只是選擇不同而已!!我尊重你的觀點!!


(3)我也同意你的看法,我會選擇新竹,因為我的故鄉也在這,所以我雖在台北工作,但買房子,也還是選擇在新竹買,畢竟人我不打算一輩子在台北替台北人打工賺錢,都是人親土親的,讚同!!

我純粹個人分享了,尊重您的看法!!
房市的影響眾多,我只是提供我自己的觀點如此,房市的看空看多,在這也不是吵一年兩年而已,就這十年來,從來沒有停止過,畢竟人性都一樣,沒買的希望他跌深一點,買的人希望他漲多一點,但我相信,食衣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人都需要遮風避雨之處,我只是覺得,政府再如何打房,沒房子需要一個地方遮風避雨的人,還是需要,不過如果有人願意一輩子租房子打算,要繳錢給房東一輩子,我是絕對不會反對的,就這樣~~
可當作參考評估!!

華固(2548)再度逢高出清土地存貨,昨(3)日以總價約5.1億元的價格,把台北市大安區仁愛段二小段37地號占地1,357坪的容積移轉用公設用地權利,賣給道盈實業公司;預計處分利益約1.08億元,可貢獻EPS約0.3895元。
華固表示,這筆容積移轉用地公設用地權利的處分案,其認列獲利時間,要等到買方完成容積移入,再行入帳。
鮮少處分土地的華固,今年沒有再買進土地,但光是出售不動產,從9月以來就連發三炮。
華固繼9月中旬出售台北市內湖土地持分給新光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可享受EPS 0.93元貢獻度。另出售台北市景美「華固新天地」地上權商務辦公室給董事長鍾榮昌的投資公司,預計106年第1季完工交屋時認列EPS約0.008元之外,昨天再度公告出售台北市大安區仁愛段的這筆1,357坪,累計九月以來就賣掉3筆土地和不動產。
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print/li/myhouse/4459/130452480066347055005.htm

https://tw.search.yahoo.com/search;_ylt=A2oKmKrWRzNUFEgANrRr1gt.?p=%E4%BD%94%E4%B8%AD%E5%B0%8D%E5%8F%B0%E7%81%A3%E6%88%BF%E5%B8%82%E7%9A%84%E5%BD%B1%E9%9F%BF&ei=utf-8&fr=yfp&b=21&pstart=6

http://www.bituzi.com/2013/06/qe3.html

看完早上這三則文章,我蠻認同紅色子房的說法,
唯有銀行升息會造成房市有效的降溫和降價,只是單純的政策和喊話,還是無法有效捇止資金進房地產炒作。
手上存了十戶、二十戶甚至上百戶的房產投資大戶,還有建商屯貨的房子,很自然會因為資金壓力釋出!!
假如馬政產真的有決心,升息,就是最好的工具!!

一般投資客,都習慣用僅有的二成資金買房,一間房子若有1300百萬,隨便就要貸個1000萬
1000萬的貸款,在2%利率時,一年利息是20萬,一個月要16667,若升級至3%,馬上升至2萬5,一、二個月沒影響,一、二間也沒影響,但當時間放超過一年,手上屯貨有十間,光是一個月利息就要25萬,一年就要300萬,只要房地產站在那原封不動,也不必跌,我就不信這些房市炒作的人,可以撐過二年。

誰想要把馬政府幹掉,其實只要針對房市做出很好的政策出來,
誰想出來選舉,只要端出牛肉來,把房市政策端出來,我猜測選票自自然然就拿到了!!

純粹分享!!share~~
持有十間以上的人,應都是比較早期買的

現在不會有投資客才要進場,屯個十間

所以早期買的,隨便賣個一間,賣的錢都夠擋1,2年了

等利空結束,又是一條好漢了

更何況持有十戶以上的占比非常小~~




hellokitty20080615 wrote:
http://new...(恕刪)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