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霞飛苑(十里靜安)小疑問

eastliu wrote:
如果大部分稍具規模的建商成本都能在此之下
那這個表列就不能當做所謂的標準值了

它還是消費者買房的參考。
前面已說明了,建商有能力降低成本,是他的能力去多賺的。那不是消費者的功勞。
例如,標準迼價的水泥(土水)工程成本是以包商的行情計價。若是建商夠大,自己有水泥工班。
自然能降低水泥工程的成本,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建商自己開了個水泥工程行,水泥工程的利潤自己賺。
沒有理由要求建商把這部份的利潤讓給消費者。(當然建商要回饋,是他的選擇)
又例如,土地當初建商購入時30萬/坪,房屋銷售時土地市價漲到50萬/坪。
土地所漲的價當然也是建商的,建商在定售價時會以市價成本為基礎去核算利潤,不是以他當初取得成本。
(當然建商要回饋,也是他的選擇,但選擇權不在購屋消費者)

eastliu wrote:
但是如果考量到風險與機會成本,從成交價反推出來的毛利並不合理
所以惟一的可能就是建商的成本並不是如此

我並不是從成交價去反推毛利喔!而是從可以查到的資料去推算建案的標準成本。
用這個去推算某地區的推案,建商的售價是否值得買,有它的參考價值。
在正常的情況(市場正常,建商正常),建商毛利確實就在30%上下,20%也不算低。
行情好時,超過30%也是有。

eastliu wrote:
PM不可能拿所謂的"標準值"來評估對手的cost
不好意思我認真了XD

你要真能估出某建案真實成本,用這個去和建商談售價,建商也不會理你。
消費者能參考的就是標準造價和土地市價。
建商有能力壓低成本,那是建商能力,不是你的;
建商沒能力,成本高於標準值,你也不用較高的價格替沒能力的建商買單。

其實這問題的討論,一開始並不是在討論建商成本。
而是討論十里在行情13萬~15萬一坪時,推出二十幾萬一坪的大樓,高出市場行情的銷售策略。
我只是要指出十三,四樓高的13萬~15萬一坪的行情並不能和25樓高的十里直接比價。
因為兩者的造價就差了約三萬元/坪。
一般消費者搞不清房型和造價關係,老把透天,公寓,大樓和超高樓,同等看待。
這是不對的。
如果同地區,同容積率的情況。14層大樓和25層大樓同樣要賣25萬一坪,那麼14層大樓其實是貴很多。
懂得其中道理,會讓你買房更加精明。
S大,您多慮了
術業有專攻
只要有人買單
建商要賺多少都是他的本領
我從頭到尾沒說要建商把錢吐出來啊
是您在"算建商的成本"
而我覺得您算的方式算出來的比較像是一個小小咖在蓋的成本
最後再得出一個我覺得不是很合理的毛利
如此而已

另外
用成本來衡量值不值得買,也是要打個大問號
我知道您對超高樓很滿意
然而就像您說的,建商能省錢,是他的本事
反過來說,建商要規劃超高樓,提高造價
不論是出於計劃中的賣相還是毛利
也是他自己的選擇(多半最終還是認為這樣規劃可以賺比較多,是吧?)
超高樓看起來很讚,但也不是沒缺點
並非是所有人都愛
至少他的中低樓層就感覺不到什麼好處
是否合乎市場的喜好
是市場測試的結果
市場買單,那就皆大歡喜
市場不買單
那就是製造者自己多花了錢做出了消費者不想要的功能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要說花一樣的錢買成本高的產品就是比較精明
小弟不是很能認同啊




sunyearhuang wrote:
前面已說明了,建商有能力降低成本,是他的能力去多賺的。那不是消費者的功勞。
例如,標準迼價的水泥(土水)工程成本是以包商的行情計價。若是建商夠大,自己有水泥工班。
自然能降低水泥工程的成本,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建商自己開了個水泥工程行,水泥工程的利潤自己賺。
沒有理由要求建商把這部份的利潤讓給消費者。(當然建商要回饋,是他的選擇)

sunyearhuang wrote:
因為兩者的造價就差了約三萬元/坪。
一般消費者搞不清房型和造價關係,老把透天,公寓,大樓和超高樓,同等看待。
這是不對的。
如果同地區,同容積率的情況。14層大樓和25層大樓同樣要賣25萬一坪,那麼14層大樓其實是貴很多。
懂得其中道理,會讓你買房更加精明。

sunyearhuang wrote:
它還是消費者買房的...(恕刪)
eastliu wrote:
S大,您多慮了
術業有專攻
只要有人買單
建商要賺多少都是他的本領

我們在教大家如何辦識寶石的A貨和B貨。
你要說,管它A或B,商人把B貨當A貨,只要有人買單。
那是商人的本領,管它A貨還是B貨。
你是這個意思嗎?
我不會阻止你買,一樣你也不要阻止我說
討論就是討論,信不信由人!

eastliu wrote:
我從頭到尾沒說要建商把錢吐出來啊
是您在"算建商的成本"
而我覺得您算的方式算出來的比較像是一個小小咖在蓋的成本
最後再得出一個我覺得不是很合理的毛利
如此而已

我不是在算建商的成本,而是算建物造價。
是大家一直把它導向建物造價就是建商的成本。
標準造價會是建商成本有相關性,但不等價。
我也一再說明,相等建物,不同建商建造的真正成本會有所出入(但不會太離譜)。
(就買房來說,你要去核算建商真正的成本很難,建商也不會理你)
建物造價的依據就是訪查建材物價和工資得出來的標準表,不是小小咖在蓋的成本。
那就是你貸款時銀行計算保險額的依據(也會根據房子的不同有所調整,但不會因建商的不同而調整)
你要認為,那個表訂得太高,可以自行調整(你的自由意志,但依據是什麼?憑感覺?)
回到最原始我提這個的目的:建物樓層數不一樣,造價就不一樣。任何一個建商來蓋都一樣。
同樣是RC結構,透天和超高樓造價可能相差一倍。
你要認為造價無關房價,那也OK,個人自由。
論壇就是各自論述,各人就各取所信,自由社會,勉強不得。
就醬了!

eastliu wrote:
要說花一樣的錢買成本高的產品就是比較精明
小弟不是很能認同啊

我所謂的精明,是指對建物的識貨程度(價值識別)。
我沒說過"買成本高的產品就是比較精明",也沒說我比較愛大樓喔!
有人愛住透天,有人愛住大樓,那是各買所愛,各取所需。
但同地段相同容積率,造價的關係,高樓就是會比低樓單價高。
在低房價地區,通常不會建高樓,就是因為造價會拉高房價而不好賣。
在高房價區,蓋高樓就有其市場接受度,高容積率也使得不得不蓋高樓(不然會浪費掉容積)。

咦,S大,
我打開始就說十里不錯啊
不就是閒聊嗎
不知道是那兒阻止您說了
我說十里一坪造價18.5似乎不符成本
您說很正常
那ok啊
我說樓高很好,樓低也有人愛
您說樓高是A貨樓低是B貨
(不精明的人好多....)
也ok啊
我說商品造價高,成功的話皆大歡喜
不成功的增加的成本不見得消費者一定會買單
您認為造價高的應該完全反應在房價上
那也ok啊,閒聊嘛
我們是各自論述
沒有人要勉強您哦

sunyearhuang wrote:
我們在教大家如何辦識寶石的A貨和B貨。
你要說,管它A或B,商人把B貨當A貨,只要有人買單。
那是商人的本領,管它A貨還是B貨。
你是這個意思嗎?
我不會阻止你買,一樣你也不要阻止我說
討論就是討論,信不信由人!

sunyearhuang wrote:
你要認為造價無關房價,那也OK,個人自由。
論壇就是各自論述,各人就各取所信,自由社會,勉強不得。

sunyearhuang wrote:
它還是消費者買房的...(恕刪)
eastliu wrote:
咦,S大,
我打開始就說十里不錯啊
不就是閒聊嗎
不知道是那兒阻止您說了


eastliu wrote:
S大,您多慮了
術業有專攻
只要有人買單
建商要賺多少都是他的本領...(恕刪)

就這一段話好像要我少管閒事
若我誤會,Sorry!!
另外,我也沒說十里好喔!
只是對這個很特別的建案,一直很有興趣(不是想買,純粹好奇...)
十里開賣時,我和老婆去看過,老婆有點中意。我對格局很有意見,阻止了老婆的衝動。
因為在這裡討論了這個案子,所以前幾天又帶著老婆再去看一次。
這次看C棟,格局有改善了,老婆又心動了。
但我看工作陽台,實在是太小了(連室外機都難擺,實品屋只擺一台,方向都有問題)。
再次阻止了老婆
開價30萬/坪(不是說開價降到24了嗎?什麼時候又浮到30萬了)。
我暗示對光埔行情還算熟悉,代銷就暗示,真的要買再來"好好"喬價錢。
(代銷很英明,看出我只是去了解了解而已,不過她沒看出可找我老婆催眠,算她失策,不不..算她手下留情)
看到你們的對話我眼都花了...講了那麼多不過就是討論建案嘛.....何不S大也把你住的是哪一棟關埔"豪宅"提供給大家討論一下....

畢竟十里這種"普通"大樓的居民需要您來幫大家長長見識.....

青菜蘿播各有人愛嘛....您不喜歡不代表別人不喜歡啊.....別人喜歡也不一定要有理由吧....何必一直問鑽牛角尖呢?

還是您把您的豪宅也PO一下看大家喜不喜歡....或是你來告訴大家為什麼你要買你現在住的地方....大家應該洗耳恭聽....

感覺這棟樓都歪了.....

sunyearhuang wrote:
就這一段話好像要我...(恕刪)
passat123 wrote:
看到你們的對話我眼都花了...

抱歉!你可選擇不看

passat123 wrote:
...講了那麼多不過就是討論建案嘛.....何不S大也把你住的是哪一棟關埔"豪宅"提供給大家討論一下....
::::::::::::::::::::::::::::::::
感覺這棟樓都歪了.....

在十里這棟樓討論十里叫歪樓,要討論特定人的住所才不會歪?
關埔那一個建案沒在01裡開樓討論?
找個你有興趣的去討論,沒有你有興趣的,就自己建個樓(01裡人人都可以當建商)。
如果要針對個人住所,亂槍打鳥,一定會打到

passat123 wrote:
青菜蘿播各有人愛嘛....您不喜歡不代表別人不喜歡啊.....別人喜歡也不一定要有理由吧....何必一直問鑽牛角尖呢?

沒有理由或不想分享就別回覆就好了,管人家討不討論。這不是很奇怪嗎?
我有說"我不喜歡代表別人不喜歡"嗎?或是那一句話讓你誤解?
(何況,十里我沒有全然不喜歡啊,就因它的奇特性,有特別好也有壞才讓人有興趣討論它)
都給你講就好了啊⋯阿不就好棒棒很會講⋯別人講你就兔回去⋯還不是就只看你在跟別人爭辯@@
就給你當chairman就好了啊⋯
你還是沒說你住哪棟「豪宅」啊?!
無言⋯自己講自己對⋯

看不看是我的權益,接下來應該也懶得看你高談闊論了⋯呵呵呵




sunyearhuang wrote:
抱歉!你可選擇不看...(恕刪)
passat123 wrote:
都給你講就好了啊⋯阿不就好棒棒很會講⋯別人講你就兔回去⋯還不是就只看你在跟別人爭辯@@

我只想討論,不想爭辯。你要爭辯就不要找我,呵呵...

passat123 wrote:
你還是沒說你住哪棟「豪宅」啊?!
無言⋯自己講自己對⋯

我為什麼要向你報告我住那?你是檢調!?
誰又跟你說我住豪宅?顯然你的線民很混。

passat123 wrote:
看不看是我的權益,接下來應該也懶得看你高談闊論了⋯呵呵呵

101%同意!
看不看也不必向我報告,我也不是檢調!OK?
到此為止吧
eastliu wrote:
咦,S大,我打開始...(恕刪)


其實蠻好玩的 很多人算的時候 建商賺營造費20~30% 我認為OK 大家也OK的樣子
建商等待土地價格上升的時候 賣上升後的價錢 又覺得建商怎可以賺營造又賺土地

卻沒想到 建商如果不蓋只接轉賣土地 本來就會賺到那條土地價格上升的利潤..
但現實面建商本來就是賺土地跟賺營造兩頭賺阿..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