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時代力量:竹科通勤族多數不會搭輕軌上班

都已經點出重點 .... 目前的公車接駁路網都不怎麼樣了,那只要搞個輕軌就好?
台北捷運為什麼可以?那是因為他們很快建置龐大的路網,加上本來都會區行車費用高,雙北可以坐擁相當高比率的大眾運輸人口,靠著成熟而密集的接駁路網,來讓捷運當骨幹,公車做接駁。結果就是搭車人根本不用管車子什麼時候會來,等就是了!而且,說不定走沒多遠就有公車站或捷運站,就算等公車,估計頂多15分鐘就有車了(更多地方會在10分鐘內,一個站牌至少兩條以上路線)!
而且,轉乘有優惠,這些都幫助降低利用大眾運輸系統的成本,增加大眾運輸的方便性。但是,就算做到這樣,北捷的本業是虧錢的,都靠業外收入在彌補。
再看高雄捷運為什麼慘 ... 那是因為它們一開始就沒完成一個龐大路網(只有單純的十字路網,環狀輕軌還在蓋),結果很多地方到不了,加上不怎樣的公車路網,真的只能寫個慘字!這狀況下,原本開車騎車的還是開車騎車,私人運具車潮根本沒轉移呀!
或許等環狀輕軌蓋好後可以小有改善,可是,根本的接駁公車路網沒搞定,沒什麼接駁到骨幹的軌道運輸系統,誰搭?
回頭看新竹輕軌計畫,只不過是個環狀路線,新竹縣部分根本只到竹北,新竹市區公車路網還不夠成熟,如果要靠一天沒幾班又貴的公路客運,還不如搭火車!可見這樣的公車路網,可能和高雄一樣,無法接駁到骨幹軌道運輸系統去。
更別提新竹縣喊沒錢 ... 如果連竹北段都沒有,單靠市區段可就更不方便了!
再看新竹縣市已經有的六家內灣線系統,配合縱貫線(湖口 - 香山)段來看,也面臨著接駁路網貧弱的問題 -- 整體而言,只有六家站靠著高鐵接駁車馬馬虎虎,新莊站一堆免費公車卻班次稀落,千甲站幾乎和新莊站一個樣還更慘,而竹中站根本只有藍1在撐 ... 但這台是往新竹,對新竹縣民意義不大 -- 加上內灣線一堆車竹中就把人「放鳥」給六家線,導致市區共線路段班次沒變多還被加重負擔。
如果輕軌接駁也是類似狀況,請問如何打平營運費用?如何加密班次?如何和現有的六家內灣線整合成一個路網?如何做到私人運具轉移?
所以搞輕軌前,為什麼不先把公車路網做好?還是之前那句話,目前的公車路網中,除了藍1(+ 5608往竹東下公館、藍線直通南寮)、藍15、5676+5300往中壢 班次密度還可以,有幾條線算方便的?誰願意太陽下曬超過30min去等車,可能遇到的還是搭乘成本較高的公路客運?然後還可能要一次以上的轉乘才能搭輕軌 .... 那住新竹市的可能都自己騎車,更別提新竹縣的怎麼可能想搭?
湖口新豐搭輕軌?對他們而言,要到市區可能火車還比較快和直覺,班次密度也夠,可快速進出新竹市區,甚至乾脆往台北跑!要到園區上班,還是只能開車騎車呀!
別鬧了,新竹縣一堆地方公路客運沒幾班的,你當每條線都像5608一樣嗎?更別說5608看在臺北人眼裡也不算方便!
單靠輕軌就想解決目前大眾運輸系統的問題,會不會太天真?還是那句話,新竹縣市目前各自為政的公車系統,什麼時候才能整合接駁好(包含六家內灣線的接駁),再來談輕軌吧!

labbat wrote:
輕軌系統或許不可以...(恕刪)

做為中華民國亡國前的最後一次大舉債建設,新竹當然也要爭取軌道運輸.
但我要挑戰歷任新竹市長的大新竹輕軌路線!

先談路線:
第一期軌道工程
紅線:
從新竹火車站為起點,終點則是設在竹北自強北路與118縣道
設站地點:新竹火車站,西大南大,寶山建華,清大南門,交大南門,科管局,光復路,公道五路,水利轉運站(與台鐵交會),
自強文興路,自強光明六路,自強勝利八街,自強與118縣道,未來還可延伸往新埔關西

藍線:
從竹中火車站出發,終點站為竹北火車站.這邊用兩種顏色來區分是可以分兩期施作
設站地點:竹中火車站,中興路,力行路,園區二路力行三路,園區二園區三路,園區二研發四路,交大南門(紅線共線)
清大光復(不開闢特二號改以輕軌通過),赤土崎,公道五路二段,千甲轉運站(與台鐵千甲站交會),縣政二科大一路,
新竹縣稅捐局,縣政二光明一路,縣政二中山路,竹北火車站.
其中公道五路二段之後也可列為二期軌道.

橘線:
這是二期軌道,算是紅線的延伸,終點站是到北新竹站.
之後補充敘述

綠線:
這也算是二期軌道.是從新竹火車站出發,沿著東大路一直到南寮.



xqpw21zk wrote:
都已經點出重點 .....(恕刪)



x大點出重點了
根本沒有良好的交通規畫
光靠輕軌就能解決交通問題?
不是花的錢多就有效 ....
Andrea Holmes wrote:
不曉得園區一天有沒...(恕刪)


正解 而且用未來輕軌票價 模擬類似路線走看看,看搭乘率....

現在有免費公車(除了上下學以外) 搭乘率都不高了還況要付費的...

小客5509 wrote:
竹縣的現有負債就是...(恕刪)


這個就是擺明強迫你中獎,300億裡的100億算你新竹縣的直接扣除 列帳算你的前瞻有給喔, 地方款你不出也就在你統籌分配款裡分年直接扣除,然後成立新竹市捷運局 老闆是新竹市長 因為他是最大股東 所有規劃建設一手掌握, 竹縣就等著出錢 賠錢一起賠 卻無應用資源可發揮
支持的人大概就是兩點...對工程進度的樂觀和維運成本的避重就輕

>>對工程進度的樂觀
支持的人都說要解決現在的需求,但我列表雙捷的近況,工程期少則十年,
軌道建設不只沒解決現在的需求,反而因施工佔據車道,加劇現有的困境。

名稱 北捷 高捷
利基 坐擁北北基600萬基礎人口 大高雄277萬人口挾機場聯絡軌道
初期路網進程 1988年開工六線齊發2000年完成雙十路網 1999年經甄選於2008年正式通車
票價 票價最低下限為20元,最高上限為65元 票價最低下限為20元,最高上限為60元
2016運輸本業近況 年虧三億 年虧五億
**以上 是GOOGLE來的,有錯再改**

>>維運成本的避重就輕

針對桃捷新聞稿:交通部可以考慮補貼首兩個月試乘優惠,但未來不會補貼機捷營運虧損,營運是地方政府負責。
已代表中央機關不補貼的態度

再加強大家對新竹縣市的財政映像..就要翻一下舊新聞
2015的新聞:〈北部〉靠中央紓困 新竹縣市政府年終都發了
2017的新聞::新竹財政缺口32億縮減非法定社福支出

這要如何樂觀期望靠地方政府維運,更甚把軌道拉到香山/新豐...??
新竹市如何能在竹縣不拉軌道下,自個建立有效益的軌道生態??



其實換個說法就好理解多了。

有個雙薪家庭,兩年前夫妻倆才求爺爺,告奶奶的弄到了全家的生活費,這兩年也過的左支右絀。
兩年過去後,家中的小孩居然要求要騎紅牌車...理由是為了同社區那個張三大家族有一台,另一做大生意的李四家也有一台,
所以我們家也要有,而且呀..最重要的是騎紅牌車是世界潮流..這也是為了滿足全家的交通需求...
至於問到保養和油資...唉呀...等有車以後再討論咩...

紅牌車才是優質的交通工具呀...
labbat wrote:
輕軌系統或許不可以...(恕刪)


這個問題那需要花300億來解決, 調整路線, 班次, 時間, 路權就能解決了, 不花錢.

若能規劃公車計程車化的大眾運輸系統, 就能解決新竹的交通需求. 發展多功能載具及共享運輸才是有效的方式

JasonStock wrote:
剛剛在另一個版面看...(恕刪)



新竹縣對這號輕軌也算是興趣缺缺, 只被逼上架, 這篇新聞下面回應也算是有些嗆跟嬉.....
=====
新竹市議員顏政德今天質詢說,無人車都出來了,而科技城還想「玩100年前的輕軌」,要用輕軌解決新竹科學園區的交通問題,「我無法接受」。

新竹市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新竹市20年來做過4本輕軌可行性報告,評估結果推動輕軌是可行的。大新竹環狀線線路不是在地圖上隨便畫個圈圈,都是經過研究、有數據參考的。

顏政德說「報告我也有」,他質問市府給媒體的數據「輕軌2022年通車,現在已2017了,通的了嗎?做不到的不要講嘛!」他另引用數據「高雄1公里造價4億多,基隆有山有海7億多,新竹市每公里12億是怎麼估的?」

「輕軌能帶動觀光?」顏政德質問有那一個城市是因輕軌而帶動觀光業的發展?他說,市府的數據顯示大新竹98萬人再加竹科15萬人,這樣的人口能支撐輕軌,「難道尖石、五峰山區的人也搭輕軌?」他說,竹科人口數已逐年遞減,如今只剩13萬人,「要用輕軌解決竹科交通問題,我不相信,新竹既然是科技城,無人車都出來了,為何仍要玩100年前的輕軌,我建議輕軌200億元經費用在教育才真能跟未來接軌」。

JasonStock wrote:
剛剛在另一個版面看...(恕刪)


剛才拜見了這個討論串的回應,搭捷運的多阿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